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在64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选择28例口服拉米夫定6周,比较两组患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和HBV DNA的变化。结果在观察结束时,治疗组患者TBIL明显下降,PTA明显提升,HBV DNA定量下降明显,而对照组各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可明显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显示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效 ,一般病人对拉米夫定均能很好耐受 ,而且该药安全谱也很好。本文作者报告 1例长期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再活化的病人。病例 白人男性 ,47岁 ,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活检示 :严重慢性肝炎相关性肝硬化 ,90 %肝细胞中有HBcAg。血清HBeAg阴性 ,HBVDNA 3 0 0pg/mL ;ALT超过 3倍正常上限值。病人于 1 997年曾应用标准化疗程重组干扰素 α(IFN α)治疗。于 1 998年 1月 ,开始应用拉米夫定 ,剂量为 1 0 0mg/d。尽管应用此药治疗 ,但病人ALT和HBVD…  相似文献   

3.
崔爱玲 《山东医药》2004,44(13):39-39
1999年12月至2002年12月,我院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8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病情严重 ,预后凶险 ,其治疗长期以来无明显突破 ,是临床上急待解决的难题。我们试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40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为我院 1998年1月~ 2 0 0 0年 4月住院患者 ,其中男 37例 ,女 3例 ,年龄 2 0~ 6 5岁。治疗前 40例患者均有重度黄疸 (血清胆红素 >171μmol/L) ;凝血酶原时间 (PT)明显延长 ,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均 <40 %。 40例患者血清HBsAg与HBVDNA(聚合酶链反应 )均阳性。甲、丙、丁和戊型肝炎病毒标…  相似文献   

5.
赵利斌 《肝脏》2002,7(3):212-213
拉米夫定对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DNA阴转、HBeAg血清转换 ,以及肝功能恢复均显示了一定的效果。但是 ,其对少年儿童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仅国外有少量报道[1] ,本文选择 16例 8~ 15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拉米夫定 ,同时设对照组进行疗效和安全性的对比观  相似文献   

6.
拉米夫定治疗肝衰竭8年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应用拉米夫定联合血浆置换治疗的乙型肝炎肝衰竭26例,观察近期疗效及8年后随访结果。结果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组14例,近期治愈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26.1,P〈0.01。拉米夫定治疗组中持续用药者无肝硬化发生,与停止治疗及间断治疗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对照组近期治愈好转8例中,5例发病时HBVDNA阴性、抗-HBe阳性,选择不抗病毒治疗,后期发生肝硬化、肝癌比例明显高于HBV DNA阳性应用拉米夫定者,具统计学差异。持续用药组无肝硬化发生,与停止治疗及间断治疗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抗病毒治疗可提高乙型肝炎肝衰竭近期治愈好转率,并降低远期不良预后。发病期HBV DNA载量做为抗病毒治疗依椐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代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是一种很强的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抗病毒药物。 1999年 9月~ 2 0 0 0年 9月 ,我们用拉米夫定治疗 10 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诊断符合 1995年第 5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案。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一、病例A组 (拉米夫定组 ) 10 0例 ,按“拉米夫定临床应用指导意见”符合“适合治疗对象”者 82例 ,年龄均在 16岁以上 ,HBVDNA拷贝数 >1× 10 2 拷贝 /Ul(荧光法PCR) ,ALT高于正常 ,胆红素低于 5 0 μmol/L (3mg/dl)。其中 72例HBeAg阳性 ;10例HBeAg阴性 ,抗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药后发生肝衰竭的预后因素并建立预测肝衰竭的ROC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76例采用拉米夫定治疗后停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停药后是否发生肝衰竭将患者分为肝衰竭组与未衰竭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情况、服药前病程、拉米夫定疗程、停药时应答情况、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服药前与停药时的生化学指标(ALT、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免疫学指标(HBsAg、HBeAg、抗-HBe)、病毒学指标(HBV DNA)。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停药后肝衰竭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建立肝衰竭预测模型。结果 76例患者中,共33例(43.42%)出现肝衰竭。肝衰竭组中年龄40岁、服药前诊断为失代偿期肝硬化(DLC)、服药前TBil高于正常水平、服药前凝血酶原活动度40%、停药时抗-HBe未转阳、停药时HBV DNA1108拷贝/mL的患者占比分别为63.64%、21.21%、27.27%、60.61%、84.85%、45.45%,显著高于未衰竭组的32.56%、2.33%、6.98%、34.88%、62.79%、20.9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服药前诊断为DLC、服药前TBil偏高、停药时抗-HBe未转阳、停药时HBV DNA1108拷贝/mL为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衰竭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预测肝衰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68与0.89(曲线下面积0.790),服药前DLC为0.82与0.76(曲线下面积0.750),TBil为0.86与0.83(曲线下面积0.840),停药时抗-HBe为0.81与0.75(曲线下面积0.80),停药时HBV DNA为0.98与0.94(曲线下面积0.970)。结论年龄40岁、服药前诊断为DLC、服药前TBil偏高为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衰竭的危险因素,该类患者应慎用拉米夫定。对于已经采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的患者,在抗-HBe转阳、HBV DNA≤1108拷贝/mL之前不可轻易停药。  相似文献   

9.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啦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拉米夫啶100mg,1次/d,服1年,苦参素胶囊200mg,3次/d,服3个月作为观察组。选择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拉米夫定100mg,1次/d,服1年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 疗程结束时,两组肝功能复常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97.2%对91.67%,P>0.05);HBVDNA阴转率无显著性差异(97.2%对80.6%,P>0.1);HgeAg阴转率有显著性差异(69.23%对28%,P<0.005)。治疗6个月时,HBVDNA阴转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91.67%对52.78%,P<0.005)。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显著提高HBeAg阳转率,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32岁,农民。因反复乏力、纳差4年伴尿黄眼黄恶心呕吐1周于2004年5月30日入院。缘于2000年1月出现乏力、纳差、尿黄,肝功能异常及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应用甘利欣等保肝降酶药物治疗,症状时轻时重。2004年4月27日检查ALT316U/L,AST258U/L,TBIL11.4μmol/L,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HBV DNA2.59×106copies/ml;血常规WBC5.6×109/L,N0.65,L0.35,RBC4.6×1012/L,Hb140g/L,PLC230×109/L,腹部B超示肝脏弥漫性改变,脾稍肿大,胆囊未见异常。于2004年4月30日起服拉米夫定0.1g/d,5月25日开始出现尿黄,并迅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防止乙型肝炎肝衰竭生存患者肝纤维化进展的方法.方法 在多中心选择亚急性或慢加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生存者(A组)100例随机分为3组,在度过肝衰竭后分别给予干扰素α、拉米夫定和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6个月,选择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生存者(B组)10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拉米夫定和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6个月.全部患者均随访6个月,观察血生物化学、血清学、病毒学和肝组织学应答情况.根据资料不同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全部A组患者生存,B组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死亡3例(6.1%),接受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的患者死亡4例(7.8%,P>0.05);B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未降至正常,拉米夫定治疗使超过90%患者血清HBV DNA阴转,A组接受干扰素α或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的患者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52.9%(9/17)和31.3%(5/16),均高于拉米夫定治疗者(1/17,5.9%);在A组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在随访结束时肝组织Knodell HAI计分(7.2±0.8)低于干扰素α治疗者(8.2±1.3),P<0.05;联合苦参碱治疗可使HAI计分进一步降低(6.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拉米夫定或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对B组患者能抑制肝内炎症病变,但对已形成的肝纤维化无明显的逆转作用. 结论 乙型肝炎肝衰竭生存患者长期口服核苷类抗病毒药对阻断肝硬化的形成有重要作用,适时联合苦参碱可提高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和抑制肝内纤维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12.
拉米夫定阻断慢性乙型肝炎进展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探讨对重型肝炎发生的阻断作用.方法将164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82例)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治疗组(治疗组,82例).结果在治疗组中,23.2%(19/82)的患者发展至慢性重型肝炎,显著低于对照组46.3%(38/82),P<0.01.对照组52.6%(20/38)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死亡,而在治疗组,仅26.3%(5/19)的患者死亡,P<0.01.两组患者肝性脑病、感染、出血、肾病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乙型肝炎e抗原阴转率、乙型肝炎e抗原/抗-HBe转换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乙型肝炎病毒DNA持续保持阴性水平.结论在基础治疗的支持下,及时应用拉米夫定能阻断部分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发展至重型肝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对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拉米夫定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水平,并与39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4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下降(P均<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有明显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4.
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hild-Pugh A、B级乙型肝炎肝硬化70例,36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2~3年,另34例不规则口服护肝药物。结果治疗或随访至3年时,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HBeAg阴转、HBeAg/抗HBe血清转换和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50%、44.4%和77.3%,显著高于对照组;Child-Pugh计分为7.5±1.1,而对照组为9.1±1.3(P<0.05);两组ALT复常率和发生肝衰竭和肝细胞癌情况无显著性相差。2例HBV相关性肾病患者病情恢复、稳定。结论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肯定,可以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加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未曾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给予拉米夫定100mg,每日一次口服,同时乙肝疫苗10μg皮下注射,每两周一次,胸腺肽20mg肌肉注射,隔日一次,共计26周,随后继续使用拉米夫定和乙肝疫苗26周,总疗程52周;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100mg·d-1,疗程52周。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ALT下降、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HBVDNA下降差异无显著性(P<0·01),停药后随访6月、12月,治疗组ALT及HBVDNA下降、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的完全应答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加乙肝疫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及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及HBVDNA阴转率,且无明显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HBsAg,HBeAg,HBV DNA均阳性半年以上的患者84例,分为治疗组54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拉米夫定0.1g/d,治疗组加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22.5μg,深部肌肉注射,每周一次。共24周。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ALT,TBIL复常率无显著差异,但HBeAg,HBV DNA阴转率差异显著。联合治疗组无应答率29.6%,低于单用拉米夫定组。有效率达70.4%,显著高于单用拉米夫定组。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免疫调节剂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能提高抗HBV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31例患者给予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日一次,观察患者病死率、病毒量、血清病毒标志物及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病死率为32.2%,较对照组54.8%明显下降,病毒量明显减少,生化指标改善。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似有一定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联合贞芪扶正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诊治的HBeAg阳性CHB患者6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联合应用LAM和贞芪扶正胶囊治疗,对照组32例单用LAM。结果在治疗12 w,治疗组患者血TBIL、ALT、AST分别为(21.3±10.3)μmol/L、(32±24)U/L、(30±26)U/L,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29.8±13.6)μmol/L、(53±95)U/L、(57±68)U/L,P〈0.05];在治疗48 w,治疗组患者TBIL、ALT、AST复常率分别为94.3%、97.1%和91.4%,而对照组则分别为93.7%、93.7%和87.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HBV DNA阴转率和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91.4%和37.1%,与对照组71.9%和1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HBeAg阴转率为45.7%,也高于对照组的15.6%(P〈0.01)。结论 LAM联合贞芪扶正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肯定,在肝功能恢复速度、HBV DNA和HBeAg阴转率及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方面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并发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为降低临床发生率提供可行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10月期间入住我院的260例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生化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并发肝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在260例患者中,急性肝衰竭肝性脑病发生率(100%)明显高于另外三种类型(亚急性27.78%、慢加急性29.73%、慢性4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90例肝性脑病与170例无肝性脑病患者一般资料和血生化指标,发现除胆固醇、碱性磷酸酶和白细胞计数外,其余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白蛋白低、血红蛋白低、肝肾综合征、血小板计数低、腹膜炎、肺部感染、年龄偏大、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低钠血症、肌酐偏高、胆碱酯酶偏低、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增高和甲胎蛋白偏低均是肝衰竭患者并发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膜炎、PTA、胆碱酯酶、低钠血症和上消化道出血为肝衰竭患者并发肝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了解肝衰竭患者并发肝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早预防和早处理,进而对改善患者预后很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拉米夫定(LAM)治疗 LAM 耐药的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确诊为 LAM 耐药的 HBeAg 阳性 CHB 患者随机分为单药治疗组(ADV)和联合治疗组(ADV 联合 LAM),每组50例,观察治疗12个月;在治疗的3、6、9和12 m 末,观察比较两组患者 ALT 复常率、血清 HBV DNA 载量、HBeAg 血清学转换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治疗3、6、9和12 m 末,两组患者 HBV DNA 载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联合治疗患者在6、9和12 m 末 HBV DNA 载量较 ADV单药治疗患者下降更加明显[分别为(3.94±1.16)、(3.37±1.19)和(3.14±1.18) lg copies/ml 对(4.51±1.37)、(4.07±1.14)和(3.85±1.16)lg copies/ml,P<0.05];在治疗6、9和12 m 末,联合治疗患者 HBV DNA 转阴率分别为56.0%、64.0%和76.0%,显著高于 ADV 单药治疗患者(分别为32.0%、44.0%和56.0%,P<0.05);在治疗6、9和12 m 末,联合治疗患者 ALT 复常率分别为72.0%、80.0%和92.0%,显著高于单药治疗患者(52.0%、60.0%和76.0%,P<0.05);两组患者血清 HBeAg 阴转率及 HBeAg 血清学转换率无差异,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ADV 联合LAM 治疗 LAM 耐药的 HBeAg 阳性 CHB 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