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儿复发性肠套叠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复习近 5年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 11例复发病例。 11例复发性肠套叠复发 17例次 ,首次套叠时肥胖患儿 9例 (81 9% ) ;1周内有腹泻病史者 5例 (45 5 % ) ,上呼吸道感染者 4例 (36 4 % )。结果 所有的复发性肠套叠均经灌肠复位成功。其中 1例套叠为美克尔憩室并溃疡出血 ,复位后行美克尔憩室切除术 ;另 1例为两次手术复位后复发并行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结论 小儿复发性肠套叠可能和病毒感染有关 ,并且通过灌肠复位的成功率高而没有并发症 ;手术治疗复发性肠套叠多因灌肠复位失败和套叠为器质性病变者。小儿急性肠套叠初次手术复位后很少有套叠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应行灌肠检查的临床效果以及必要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初诊CT检查疑似小儿肠套叠患儿,观察患儿行空气灌肠术病例的确诊与治疗情况,统计临床诊断率和治愈率,分析疑似小儿肠套叠应行空气灌肠的必要性以及临床价值和意义。结果:本组患儿经灌肠术后56例作出肠套叠确诊,56例患儿均行空气灌肠术,经过治疗,治愈40例,复位失败患者行手术复位16例,经空气灌肠或碘剂灌肠术后确诊4例、排除2例。结论:疑似小儿肠套叠应行灌肠检查,效果明显,诊断率高,安全性高,有治疗作用,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小儿原发性肠套叠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小儿原发性肠套叠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119例经彩超诊断,7例彩超未诊断但临床怀疑,经空气灌肠诊断。121例经空气灌肠整复治疗,其中11例中转手术,5例发病超过48h,直接手术治疗。结果 110例空气灌肠复位成功,16例经手术治疗,均顺利恢复。结论小儿原发性肠套叠,彩超是非常有价值的辅助检查,空气灌肠复位是最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不适合空气灌肠复位及复位失败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急性肠套叠患儿手术中发现肠套叠已经完全复位或大部分复位的病例并不少见。误施手术不仅对患儿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而且增加了发生意外的风险。我们统计了 2 0 0 0 - 2 0 0 2年我院收治的急性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入院病例总数 :10 3例 (均经首次空气灌肠未复位 ,没有并发肠穿孔的病例 ) ,其中男性 76例 ,女性2 7例。年龄最大者 9岁 ,最小者 10个月。手术治疗71例 ,非手术治疗 32例 (其中 2 6例经再次空气灌肠复位 ,6例观察期间自行复位 )。手术的病例中 ,发现已自行复位 9例 ;术中手法复位 5 7例 ,其中 2 4例已大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诊治方法,为提高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18例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8例患儿均经空气灌肠复位,复位成功113例,成功率为95.8%。灌肠复位过程中未发生肠穿孔等并发症,5例灌肠复位失败者改行手术治疗。在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的113例患儿中,有10例为肠套叠复发患儿,其中8例1年间复发2次,1例复发3次,1例复发5次。结论:空气灌肠复位是肠套叠治疗有效安全的方法;早期诊断、早期空气灌肠、适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肠套叠患儿的护理经验。结果42例急性肠套叠患儿中,36例行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其中30例复位成功;12例手术治疗,术后死亡2例。结论做好早期护理观察可为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提高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小儿乙肠套叠的X线表现,提高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186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及X线表现,并经灌肠诊断性治疗。结果186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率85%。肠套叠复位成功率随病程的延长而降低。结论及时发现小儿肠套叠有助于提高空气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复位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肠套叠患儿的护理经验。结果42例急性肠套叠患儿中,36例行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其中30例复位成功;12例手术治疗,术后死亡2例。结论做好早期护理观察可为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提高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温水压灌肠诊治小儿急性肠套叠复位的效果。方法对38例肠套叠患儿,采用超声诊断实时监测下温水灌肠复位。结果4例超声示套入肠管血运差转手术治疗,余34例患儿全部复位成功,其中2例24 h内复发行再次灌肠复位成功。结论在超声实时监测下温水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简便易行、疗效满意、无辐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透视下空气灌肠整复法对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优点。方法:利用空气灌肠复位器在非透视下空气灌肠,对445例小儿急性肠套叠进行治疗。结果:整复成功424例,成功率95.3%,灌肠过程中无肠穿孔发生。整复失败病例均采取手术治疗。结论:非透视下空气灌肠整复法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治疗效果与透视下空气灌肠无显著差异,并可以避免射线危害,减少人员浪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基层医院针对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治疗采取X线监视下空气生理盐水加压灌肠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4例小儿急性肠套叠行X线监视下空气、生理盐水加压灌肠治疗,记录本组患儿的复位成功率、治疗时间、排气时间、并发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本组44例患儿中1例转院,剩余43例患儿均复位成功,成功率为97.7%;治疗时间(20.36±3.46)min,肛门排气时间(21.32±2.51)h,无不良反应,家属满意度为100%。结论:小儿急性肠套叠采取X线监视下空气生理盐水加压灌肠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其肠套叠复位,安全性较高,在基层医院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儿肠套叠发病后超声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的成功率和手术治疗的时机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58例小儿肠套叠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过程。结果 58例患者全部首诊超声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首次治疗成功50例(86.2%),二次及二次以上超声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成功的5例(8.6%),手术治疗3例(5.2%)。结论小儿肠套叠发病时间越短(<4h)超声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成功率越高,发病时间越长(>48h)且小儿周身状态差建议首选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钱斌  鲍健  陈宏伟 《职业与健康》2011,27(2):235-236
目的比较空气灌肠和钡剂灌肠在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X线透视下,使用自动控制压力的肠套叠复位机,对238例肠套叠患儿分别进行空气灌肠及钡剂灌肠诊断及整复治疗,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行空气灌肠组确诊率98%、复位率97%,平均耗时20 min;行钡剂灌肠组确诊率98%,复位率93%,1例肠穿孔,平均耗时50 min。结论两者的确诊率均较高,但空气灌肠复位率稍高于钡剂灌肠,同时更方便、快捷、安全。空气灌肠是诊治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也是最佳无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方法及影响复位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54例急性肠套叠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该组患儿均经B超或手术确诊,其中41例在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将该组患儿按性别、年龄、入院时有无轮状病毒感染史、入院时一般情况、发病时间、白细胞总数、B超影像学上的套叠包块血流信号多少探讨与复位成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41例患儿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复位成功率为95.1%(39/41),无1例发生穿孔,经分析与复位成功率相关的因素有:年龄、发病时间、肠套叠类型及套叠处肠管血运。[结论]B超对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率较高,有手术指征的患儿要尽早采取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小儿重症急性肠套叠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重症急性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均合并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行手术治疗,其中肠切除肠吻合22例,单纯套叠复位4例.25例预后良好,1例死亡.结论 及时规范的围手术期处理,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救治重症急性肠套叠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在整复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总结经验及技巧,提高整复率。方法应用GB-201型自动遥控灌肠机对338例肠套叠患儿进行空气灌肠整复。结果整复成功316例,整复失败22例,整复成功率93.49%,整复失败者均经手术复位。结论空气灌肠是小儿肠套叠可靠的治疗手段,具有简单方便、安全有效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与X射线下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2011年我院行X射线下空气灌肠治疗的肠套叠患儿230例及2012-2013年行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的肠套叠患儿352例,比较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间、穿孔率。结果 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成功复位347例,失败5例,成功率98.6%;X射线下空气灌肠成功复位225例,失败5例,成功率97.8%。结论 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时间短,无辐射,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小儿肠套叠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研究小儿肠套叠的各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小儿肠套叠的X线腹平片、B超和B超水压灌肠、空气灌肠造影的诊断及其治疗的资料。结果:B超和B超水压灌肠、空气灌肠造影检查的诊断价值远远大于腹平片;对早中期的肠套叠首选超声下水压灌肠复位,对中晚期的肠套叠可行充气灌肠复位,对重度晚期的肠套叠首选手术。结论:根据病情合理诊治小儿肠套叠。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肠套叠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急腹症,需早期确诊、及时治疗,误诊及不正确的治疗将危及患儿生命。本文收集我院1987年~1998年10月收治的小儿肠套叠187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87例中男性129例,女性58例,男女比例2.2:1。发病月龄以出生后第4~8月为最高峰(142例)占76%,平均发病年龄为9.2个月。主要临床表现,哭吵186例占99.5%,呕吐187例占100.0%,血便181例占96.8%,腹部触及包块1.33例占71.1%。就诊时间在48小时内157例,超过48小时30例,平均就诊时间为24.6小时。空气灌肠复位成功148例,整复率达79%,其中超过48小时空气灌肠复位成功17例,手术39例,死亡2例,穿孔3例,复发肠套叠14例。误诊19例占10%,其中菌痢6例,肠炎9例,上感4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病因及手术治疗措施。方法:2006年8月~2009年1月选择住院治疗的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84例,其中男57例,女27例;年龄5个月~4岁,平均(1.8±0.6)岁,所有患儿均手术治疗。结果:血清GLU水平与性别有关,女性高于男性;GAS和MTL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的GAS、GLU和MT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急性期GAS和MTL水平显著升高,GLU水平显著下降;恢复期时GAS已下降至正常水平,GLU也上升到正常水平,但MTL变化不明显,仍维持较高水平。观察组84例患儿均治愈,随访1~5年,其中6例6个月后又出现肠套叠,经空气灌肠复位成功;3例因阑尾浆肌层损伤严重行阑尾切除术,8例切除回盲部的患者术后1年内大便次数较多较稀,伴轻度营养不良;余病例术后1个月内都有不同程度的大便次数增多,6个月后排便正常,发育营养接近同龄儿或较好。结论:胃肠激素紊乱在小儿急性肠套叠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病情选择适合的手术治疗方法,并在术后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是成功治疗急性肠套叠患儿、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