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辣椒素对微波辐射所致小鼠血液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辐射组,用频率为2450 MHz、功率密度为65 mW/cm2的微波辐射,连续3 d,每天8 h;辣椒素组,在与辐射组相同的辐射下每天2次辣椒素灌胃,浓度为2.5 g/L,体积为0.2 mL。检测小鼠的红细胞(RBC)计数、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结果辐射组微核率升高,SOD,EPO降低,辣椒素组微核率下降至正常,EPO明显上升,RBC计数也明显上升,同时SOD也回升至正常。结论辣椒素对微波所致小鼠血液系统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辣椒素的抗氧化作用和促进EPO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2.
三七皂甙对辐射所致小鼠骨髓抑制的对抗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1,2 ] ,三七可提高外周血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 ,并能改善组织血液供应。我们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和脾落形成技术观察了三七的有效成分———三七皂甙对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 ,现将结果报道于下。  一、材料和方法1 药物 :三七皂甙 ,由四川省中药研究所提供 ,用药前配成相应浓度。2 动物 :C5 7小鼠 ,雌、雄各半 ,鼠龄 8~ 10周 ,体重 (2 0± 2 ) g ,由河南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3 照射条件 :60 Coγ射线 8Gy致死量照射 ,吸收剂量率0 78Gy/min ,用于造血干细胞集落测定 ;6Gy…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亚磁场(HMF)环境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50只成年雄性BALB/c小鼠(体重20±2g)随机分组后分别饲养在正常地磁场环境(~50 μT)和HMF环境(< 0.3 μT),于实验前、实验第7,14,21和28天分别提取动物全血进行血液细胞成分和骨髓涂片细胞检查.结果 HMF环境饲养7d白细胞数量及淋巴细...  相似文献   

4.
三羟异黄酮对照射小鼠造血系统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三羟异黄酮 (Genistein)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系统的防护作用。方法  6 0Gyγ射线全身照射BALB c雄性小鼠 ,分 4组 ,照射前 2 4h给予genistein灌胃 ,观察小鼠照射后 30d存活情况及不同时相点有关造血指标的变化 ,同时HE染色观察骨髓病理学改变。结果 Genistein处理组小鼠骨髓照后损伤较R组轻 ,外周血WBC、骨髓有核细胞数和CFU S下降幅度小且恢复较快(P <0 .0 5 ) ,同时genistein能明显延长辐射损伤小鼠的平均存活天数、提高小鼠 30d存活率 (P <0 0 5 ) ,以上结果均与已烯雌酚处理组相似 ,而且genistein对小鼠脾重系数的恢复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P <0 0 5 )。结论 Genistein能降低辐射对小鼠造血系统的损伤 ,具有一定的辐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切尔诺贝利事故后低剂量辐射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人血液系统发生了变化。受1Gy以内辐射的参加消除事故人员,1年以后出现白细胞数异常,事故后3年发生某些白细胞核的光密度改变。消除事故中有41.5%直升飞机驾驶员在照后一周被诊断为各种临床综合征,事故后5 ̄6年血液各类白细胞发生质和量的改变。6年后各类淋巴细胞比例和形态图像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在照射后不同时期,分别出现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质和量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人血液系统发生了变化。受1Gy以内辐射的参加消除事故人员,1年以后出现白细胞数异常,事故后3年发现某些白细胞核的光密度改变。消除事故中有41.5%直升飞机驾驶员在照后一周被诊断为各种临床综合征。事故后5~6年血液各类白细胞发生质和量的改变。6年后各类淋巴细胞比例和形态图像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在照射后不同时期,分别出现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质和量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对7 Gy γ射线照射后小鼠造血系统损伤的治疗作用。 方法 将15只C57BL/6小鼠按照区组随机法分为对照组、照射组、西格列汀+照射组,每组5只。照射组和西格列汀+照射组小鼠接受7 Gy 137Cs 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后者于照射后2 h开始灌胃西格列汀,给药剂量为10 mg/kg,连续给药7 d;对照组和照射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照射后第30天取外周血进行血象测定,颈椎脱位处死小鼠后取骨髓细胞测定有核细胞数、造血干细胞(HSC)和造血祖细胞(HPC)数量及其活性氧水平、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2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照射组小鼠的骨髓有核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水平均明显减少、下降(t=3.476~12.200,均P<0.05);HSC和HPC的数量及百分比均明显减少、降低(t=3.174~5.287,均P<0.05);HSC中活性氧水平明显升高(1980.6±309.3对3994.5±1119.0,t=3.904,P<0.05),骨髓细胞CFU-GM显著减少(66.2±5.3对30.8±3.9,t=13.240,P<0.05)。与照射组相比,西格列汀+照射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8.0±1.0)×106个对(11.0±0.4)×106个,t=4.593,P<0.05]、白细胞数量[(3.0±0.2)×109个/L对(3.9±0.3)×109个/L,t=7.020,P<0.05]均增多;HPC数量[(33 724.4±10 594.9)个对(101 637.6±17 240.5)个,t=5.951,P<0.05]及百分比[(5.6±1.0)%对(11.5±3.0)%,t=4.163,P<0.05]均上升,HSC中活性氧水平降低(3994.5±1119.0对2415.7±122.9,t=2.375,P<0.05),骨髓细胞CFU-GM增加(30.8±3.9对38.2±4.4,t=2.964,P<0.05)。 结论 西格列汀对7 Gy γ射线照射后小鼠造血系统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蔓荆子提取物对小鼠造血系统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 方法 (1)体外细胞实验:提取小鼠骨髓细胞,将骨髓细胞分为对照组、蔓荆子组、照射组和蔓荆子+照射组,蔓荆子组的给药浓度为0.01 mg/ml和0.001 mg/ml,蔓荆子+照射组的给药浓度为0.001 mg/mL,照射组和蔓荆子+照射组细胞经1 Gy照射。使用酶标仪检测细胞活力,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通道检测细胞的活性氧(ROS)水平,FITC和藻红蛋白(PE)通道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2)体内实验: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15只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n=5)、照射组(n=5)和蔓荆子+照射组(n=5)。对照组小鼠进行假照射(0 Gy),照射组和蔓荆子+照射组小鼠进行一次性2 Gy全身照射。将蔓荆子提取物用二甲基亚砜(DMSO)配制为 500 mg/ml 的蔓荆子溶液,灌胃前用生理盐水稀释,蔓荆子+照射组小鼠于照射前给予蔓荆子提取物(400 mg/kg)0.2 ml,连续给药7 d,照射后10 d处死小鼠。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别对外周血血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BMNC)计数,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造血干/祖细胞的数量和百分比,检测骨髓造血细胞内ROS水平、人磷酸化组蛋白H2A变异体(γH2AX)和磷酸化的p38(pp38)的表达。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齐)。 结果 (1)体外细胞实验:与照射组比较,0.001 mg/mL蔓荆子+照射组的骨髓细胞活力明显提高(585 485.00±37 335.80对460 384.55±53 786.37),ROS水平降低(12 260.67±232.34对17 969.67±467.24),凋亡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28.97±0.32)% 对 (35.33±0.35)%],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45、18.950、23.161,均P<0.01)。(2)体内实验:与照射组相比,蔓荆子+照射组小鼠的BMNC数量[(23.34±3.01)×106个/只对(16.73±2.57)×106个/只]、白细胞数量[(2.80±0.35)×109个/L对(2.21±0.24)×109个/L]、红细胞数量[(10.54±0.51)×1012个/L对(9.68±0.26)×1012个/L]、血小板数量[(339.80±49.42)×109个/L对(289.40±54.08)×109个/L]和血红蛋白含量[(139.20±3.66) g/L对(129.20±3.87) g/L]均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82、2.824、2.999、1.376、9.739,均P<0.01)。与照射组比校,蔓荆子+照射组小鼠造血祖细胞的数量[(34916.03±697.36)个/只对(26388.04±241.78)个/只]和百分比[(29.83±4.32)%对(22.76±2.20)%]升高,造血干细胞的数量[(2 074.00±23.12)个/只对(929.40±166.52)个/只]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23、9.171、3.175,均P<0.01);造血干/祖细胞中的ROS水平下降[(7 750.20±589.05)对(8 515.20±1 036.46),(9 360.20±831.97)对(10 291.40±767.5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35、1.839,P=0.189、0.103);造血干/祖细胞中γH2AX的表达降低(693.20±4.82对751.60±32.72),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4,P<0.01);造血干/祖细胞中pp38表达降低(1 181.20±11.28对1 183.60±49.70,1 411.20±50.25对1 424.40±80.9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05、0.765, P=0.014、0.310)。 结论 蔓荆子提取物通过降低造血细胞的氧化应激和抑制造血干细胞内的DNA损伤来达到辐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硫代葡萄糖苷对X射线辐射所致小鼠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辐射能引起机体组织和器官的损伤,甚至能诱发细胞发生突变、癌变或死亡。芸芥(Eruca Sativa Mull)是十字花科芝麻菜属的一种油料作物,含有一种叫硫代葡萄糖苷(glucosinolate,简称硫苷)的次生代谢物,据报道,该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保护功能。为了研究硫苷对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本实验利用从芸芥发状根中提取的硫苷粗提物,对小鼠进行灌胃两周后再用X射线全身辐照,然后分析该物质对小鼠脑、肝、肺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影响,为进一步证实硫苷的保护作用以及临床上放疗时减轻辐射损伤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药对大鼠辐射损伤防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中药当归、川芎、黄芪、丹参提取液对大鼠放射性骨髓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6只,在相同条件下饲养2周,模型组和中药组大鼠给予6.0 Gy 60Co 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继续饲养1周处死全部动物并取材.用骨髓细胞计数法计数骨髓有核细胞数,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t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的蛋白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骨髓有核细胞数、VEGF、PDGF蛋白含量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的骨髓有核细胞数、VEGF、PDGF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1或P<0.05).结论中药当归、黄芪、川芎、丹参对大鼠放射性骨髓损伤有一定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氡暴露致小鼠骨髓细胞的DNA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氡暴露致小鼠骨髓细胞的DNA损伤。方法 采用雄性BALB/C小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处理组小鼠整体暴露于多功能生态氡室,吸入氡及其子体的累积剂量分别为27(低剂量组)、52(中剂量组)和105(高剂量组)工作水平月(WLM)。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微核(MN)实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检测小鼠骨髓细胞的DNA链断裂、微核细胞率及凋亡率,观察氡暴露致小鼠骨髓细胞的DNA损伤。结果 高剂量氡暴露可造成小鼠骨髓细胞DNA断裂,尾长和尾DNA百分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1.9,40.78,P<0.05);微核率和凋亡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28,41.62,P<0.05)。而中、低剂量组则无明显改变。结论 高剂量氡暴露引起DNA损伤,从而对小鼠骨髓细胞产生毒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中子辐射致骨髓损伤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子相对生物效应较高,能对机体产生十分严重的损伤.骨髓是中子辐射高度敏感的器官,低剂量中子照射即可对骨髓造成严重的辐射损伤,产生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出现外周血血象改变、造血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损伤等一系列改变.中子辐射致骨髓损伤治疗的难度大,以综合对症治疗为基础,细胞因子的适时应用及对极重度中子骨髓型放射病则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急性放射性肝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雌性SD大鼠12只,肝右叶接受单次6MVX射线20Gy照射,建立急性放射性肝损伤模型;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注射雄性大鼠BMSCs悬液,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观察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肝脏中性别决定基因Y(SRY)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ɑ-平滑肌肌动蛋白(ɑ-SMA)的阳性表达。结果 两组大鼠肝右叶组织中均可见汇管区炎性反应及肝实质细胞的损伤,但干预组的损伤程度比对照组轻。干预组大鼠肝右叶中检测到的SRY阳性细胞多于肝左叶(t=3.77,P<0.05),ɑ-SMA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t=2.25,P<0.05)。结论 单次20Gy照射可以造成大鼠肝右叶急性放射性损伤;SRY阳性细胞可以被征募到大鼠的放射性肝损伤部位,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减轻放射性肝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放射损伤对小鼠骨髓组织中bFGF、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 ,检测昆明小鼠经 6 0Gy6 0 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均匀照射后不同时间骨髓组织中bFGF、VEGF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放射损伤后 ,小鼠骨髓组织中bFGF、VEGF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 (P <0 0 1) ,随时间延长 ,骨髓组织中bFGF、VEGF表达有所恢复 ,但 14d时仍未恢复正常 ;骨髓组织中bFGF表达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 (r=0 82 4 ,P <0 0 1)。结论 辐射所致骨髓微环境损伤与骨髓组织中bFGF、VEGF表达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基质细胞放射损伤后Notch信号的表达。方法应用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放射损伤模型,采用RT-PCR检测了小鼠骨髓基质细胞Notch1、Jagged1、Hes1基因的表达。结果正常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中未见Notch1受体、Notch1配体Jagged1、Notch通路活化的下游基因Hes1mRNA的表达,给予^60Coγ射线照射后2h即可见上述基因的表达,照射后4h达高峰,8~12h恢复正常。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γ射线作用于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后有Notch通路的活化。Notch通路参与了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的放射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辐射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凋亡率变化。方法 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初步检测了昆明小鼠经6.0Gy^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后小同时间骨髓基质细胞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相应时间的骨髓基质细胞凋亡率。结果 辐射损伤后,小鼠骨髓基质细胞VEGF表达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骨髓基质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随时间延长,骨髓基质细胞VEGF表达有所恢复,凋亡率也逐渐降低,但14d时仍未恢复正常。结论 6.0Gy^60Coγ射线可抑制骨髓基质细胞VFGF表达,引起细胞凋亡。说明辐射所致骨髓微环境损伤与基质细胞中VEGF表达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阿魏酸对小鼠外周血象和骨髓造血功能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初步探讨阿魏酸的抗辐射作用机制。方法 6~8周ICR小鼠96只,随机数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照射模型组、阳性药(408片)治疗组和阿魏酸10、30、90 mg ·kg-1·d-1治疗组,每组16只。小鼠初次给药后24 h接受3.5 Gy 60Co γ单次全身照射,之后连续7 d给药。其中,每组10只用于观察照射前2 d及照射后3、7、10、15、22 d的外周血象;其余6只用于照射后7 d检测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细胞率、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能力、以及Thbd和HMGB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照射模型组比较,90 mg ·kg-1 ·d-1的阿魏酸可有效提高小鼠3.5 Gy照射后3、10、15、22 d的外周血白细胞数(t=2.267、2.399、1.945、2.828,P<0.05),显著降低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细胞率(t=4.013,P<0.05),明显提高造血祖细胞红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E)、红细胞爆裂型集落生成单位(BFU-E)和粒-单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GM)的集落形成能力(t=2.366、2.953、3.115,P<0.05),并提高骨髓细胞中Thbd和核内HMGB1蛋白表达水平(t=17.75、23.39,P<0.01)。结论 阿魏酸可通过调节Thbd和HMGB1蛋白表达,促进小鼠骨髓造血功能辐射损伤修复,加速外周血象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放烧复合伤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集落形成能力(CFUF)的影响。方法采用Dexter型方法,检测经50Gyγ射线放射损伤、15%Ⅲ度体表面积烧伤和放烧复合伤小鼠于伤后不同时间骨髓基质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结果单放组和复合伤组于伤后各时相点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和单烧组;单烧组除伤后第3天低于正常组外(P<0.05),至伤后第14天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单放组骨髓基质细胞在伤后3天和7天经21天培养时呈小团片状生长,至培养第28天时仍未长满培养皿底。结论单放组和复合伤组骨髓基质细胞受损后恢复缓慢;放烧复合伤对骨髓基质细胞的损伤具有放射损伤为主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探讨放烧复合伤条件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MN率(fMPCE)用于估算辐射剂量的可能性。方法以fMPCE为指标,实验分为单纯烧伤组(10%,20%),单纯放射组(1,3,5Gy),放烧复合伤组(10%+1,3,5Gy,20%+1,3,5Gy),研究fMPCE在24小时的量效关系。结果单纯烧伤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fMPCE均无明显增加,放烧复合伤各剂量组明显低于单放组,烧伤面积20%放烧复合伤组又明显低于10%放烧复合伤组。结论小鼠放射损伤复合烧伤后其骨髓fMPCE呈降低趋势,研究还发现烧伤后小鼠骨髓新生红细胞(PCE)比例有一定升高,这可能是造成放烧复合伤时fMPCE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