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究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凌源市中心医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应用蓝光照射+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治疗前TBIL、DBIL、IBIL水平并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TBIL、DBIL、IBIL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性对比,P<0.05。结论: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特别是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病理性黄疸效果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胆红素水平。  相似文献   

2.
陈洪艳 《现代保健》2012,(30):19-20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0月-2012年2月收住入院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00例,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随机分为间歇蓝光照射组和持续蓝光照射组。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对新生儿黄疸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4.
马光银  张英 《现代保健》2010,(12):75-76
目的探讨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持续蓝光照射和间歇蓝光照射,比较两组的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不同的蓝光照射方法对两组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间歇性蓝光照射阻优于持续蓝光照射组。结论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与持续蓝光照射比较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间断蓝光照射和连续蓝光照射的效果。方法选取102例新生儿黄疸的住院病例,随机分为间断蓝光照射组(n=54)和连续蓝光照射组(n=48)。间断蓝光照射组采用蓝光照射10~12h,待用经皮胆红素测量仪测量后再决定是否继续光疗;连续蓝光照射组采用连续24h蓝光照射,直至采用经皮胆红素测量仪测量正常后抽血查血清胆红素值,使其值低于180mmol/L。结果两组的胆红素值降低程度和住院天数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间断蓝光照射操作简单,疗效肯定,且能增加母婴接触机会,并可减少治疗费用,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白蛋白静脉滴注复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在该院就诊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治疗,观察组给予白蛋白静脉滴注复合蓝光照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相关血清指标: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红素(TBI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总胆汁酸(TBA)、游离脂肪酸(FFA)、碱性磷酸酶(AKP)。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IBIL、TBIL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BIL、TBIL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TBA、AKP、γ-GT、FFA、HS-CR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BA、AKP、γ-GT、FFA、HS-CRP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新生儿黄疸患儿白蛋白静脉滴注复合蓝光照射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血清胆红素及其他相关指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间隙蓝光照射以及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间隙组采用间隙蓝光照射治疗,持续组采用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直接胆红素)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间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总结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和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新生儿科80例新生儿,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的患儿采用间歇蓝光照射的方法,蓝光照射8h,间歇5h,照射时间为72h;对照组的患儿采用持续蓝光照射的方法,持续照射72h。观察并记录患儿的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2.5%,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无显著的差异;实验组、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分别有12例、21例,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的数量有显著的差异,且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持续蓝光照射和多次间歇蓝光照射两种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相当,没有差异,但是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日间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日间蓝光照射,对照组采用连续蓝光照射,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与对照组的9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0%(P<0.05)。结论日间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显著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早期新生儿,由于其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黄疸指数过高会对新生儿大脑造成损伤,若引起胆红素脑病,则可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造成脑瘫等后遗症,从而影响患儿健康,故对新生儿黄疸应引起足够重视,应积极治疗,精心护理.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用方法,但精心护理是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成功的重要保证.现将我院儿科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98例应用蓝光照射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精细的护理,并对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和探讨。结果:有2例患儿出现发热症状,1例患儿出现腹泻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其余患儿均治愈后出院,黄疸平均消退时间为(38.5±9.8)h。5例患儿在治疗后4-8h出现黄疸轻度反弹,2d后逐渐消退。结论: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安全有效的方法,全程不间断的精心护理有利于确保护理质量,保证新生儿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蓝光治疗152例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问题及采取相应措施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52例新生儿因高胆红素血症需要进行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除作常规的新生儿护理外,还针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对照组仅按新生儿光疗常规护理。结果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护理问题发生率较对照组下降29.1%。结论对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7年5月-2019年6月间纳入研究范围的新生儿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比较新生儿治疗效果,寻找不同治疗效果的两组患儿之间的因素有何种区别。先将患儿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佳组,比较两组新生儿之间有哪些因素具有统计学差异,此阶段适用单因素分析,为了解有显著差异的因素是否为影响因素,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儿是否为体质量不足2.5 kg、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浓度、不同方式蓝光照射、血清胆汁酸浓度之间都有显著差异。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儿低体质量、黄疸指数高、血清胆红素浓度高、血清胆汁酸浓度高都是治疗效果不佳的危险因素。结论注意孕期营养,防止母婴血型不合溶血,都有利于提高蓝光照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刘娴 《临床医学工程》2012,19(5):813-814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101例新生儿黄疸光疗前准备、光疗中、光疗后护理的过程并总结经验。结果 101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通过持续48~72小时蓝光照射均痊愈出院,其中发热<38℃2例,腹泻6例,皮疹9例。结论通过光疗前准备,光疗中护理,光疗后护理可保证蓝光照射治疗的顺利、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5.
张双华 《临床医学工程》2014,(11):1493-1494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实施后的231例行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作为研究组,实施前的219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调查问卷,随机抽取100名新生儿家属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并比较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实施后新生儿溢奶、皮肤损伤、眼罩脱落、睾丸受损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实施后100名新生儿家属对基础护理、护士态度、专科护理和卫生状况四各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作用明显,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高玉胜 《现代保健》2013,(13):112-114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的蓝光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疗效差异的原因。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4例新生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持续性蓝光照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间继性蓝光照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黄疸消退时间、血清生化指标变化,并判断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为(7.6±2.1)d,TBIL血清含量为(32.3±3.2)μmol/L,临床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为(12.8±2.5)d,TBIL血清含量为(89.4±12.3)μmol/L,临床总有效率为70.0%,两组不同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继性蓝光照射能显著缩短黄疸消退时间,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郭兆俭 《现代保健》2014,(26):61-63
目的:探讨多次短时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3月-2012年4月住院的150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75例采用8 h/次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法进行治疗,对照组75例采用连续≥16 h的传统蓝光照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3%,对照组为9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6 h后的血清胆红素浓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连续蓝光照射法与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法的治疗效果均较显著,采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血清胆红素浓度。  相似文献   

18.
光照疗法是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推荐方法。本文从应用光源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各种黄疸光疗仪的结构和功能,讨论了其优缺点及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中重点分析了一种新型冷光源——发光二极管,同时对其应用黄疸光疗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