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辅酶Q,是呼吸链中的一种酶,普遍存在下原核与真核生物中,在真菌中,共有9种可变换的辅酶Q类型,即Q-5,Q-6,Q-7,Q-8,Q-9,Q-10和Q-9(H2),Q-10(H2),Q-10(H4)。其中真菌菌丝体中分布最广的辅酶Q型是Q-9。而Q-5,Q-6,Q-7,Q-8存在于酵母样真菌中,个别子囊菌中可发挥氢化型的辅酶Q。应用辅酶Q系统作为真菌分类的化学指标可以避免由于菌细胞形态相近,胞壁的人  相似文献   

2.
HPLC法检测申克孢子丝菌的辅酶Q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种真菌化学分类的新方法,了解申克孢子丝菌不同临床株的辅酶Q系统。方法以YMB培养基获取菌体经高压灭菌、皂化、正己烷提取的等获取辅酶Q,采用HPLC分析其Q-6、Q-10的含量。结果 正己烷提取可获粗制的辅酶Q,方法简便。7株申克孢子丝菌临床分离株皆含有Q-10,仅2株菌含有少量Q-6。结论 正己烷提取真菌的辅酶Q方法简便,HPLC分析法灵敏度较高,申克孢子丝菌主要含有辅酶Q-10。  相似文献   

3.
致病真菌的分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何能够更好地反映自然的本质,是真菌学家们所努力求索的,本文通过回顾致病性地霉,毛孢子菌,掌黑癣致病菌和念珠菌等分类的新进展,对致病真菌分类的动态性进行初步分析。本文所述观点为部分学者提出有些尚未得到公认,请读者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4.
5.
浅析致病真菌分类的动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致病真菌的分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如何能够更好地反映自然的本质 ,是真菌学家们所努力求索的。本文通过回顾致病性地霉、毛孢子菌、掌黑癣致病菌和念珠菌等分类的新进展 ,对致病真菌分类的动态性进行初步分析。本文所述观点为部分学者提出 ,有些尚未得到公认 ,请读者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告1例疣状瓶霉致皮肤着色真菌病,并探讨其致病菌的实验室特征。方法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真菌学检查,分离株辅酶Q检测、DNA序列鉴定。结果该病表现为慢性疣状增殖性斑块,病程长,外伤后易发病。真皮层可见棕色厚壁孢子。菌落生长缓慢,需观察4周。小培养沙氏琼脂培养基无特殊结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见瓶梗多生长于短侧枝或气生菌丝顶端,玉米粉琼脂Ⅰ见瓶梗多侧生于菌丝,后两者其他结构相同。辅酶Q系统检测及LSUrDNA D1/D2区域碱基序列测定,与标准菌株比较完全相同。结论我国该病较少见,确诊需作真菌培养及组织病理,应同时采用沙氏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玉米粉琼脂Ⅰ3种培养基培养。辅酶Q检测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可排除表型不同的干扰,有利于进一步鉴定菌种。  相似文献   

7.
线粒体DNA分析技术应用于真菌分类学,受到人们普遍重视,该文介绍其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并重点复习近来应用这一技术在真菌分类方面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线粒体DNA分析技术应用于真菌分类学,受到人们普遍重视,该文介绍其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并重点复习近来应用这一技术在真菌分类方面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E、维生素C、辅酶Q10的光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光损害是由于光照后皮肤中产生大量活性氧簇,消耗皮肤中的抗氧化系统包括抗氧化酶和低分子抗氧化剂,进而使脂质、蛋白质氧化,DNA破坏,金属酶激活等,使皮肤产生一系列变化。维生素C、维生素E、辅酶Q10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通过消除活性氧簇,在保护皮肤免于光损害,阻止光老化的进展方面显示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然界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孢子和菌丝细节的微小真菌大约有10万种,但迄今已报告可引起人类致病的不过400种;其中所谓常见致病真菌仅有20-30种左右,可即便是如此少量的医学真菌却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甚至越来越严重的医学问题。人群中浅部真菌病的发病如此广泛,深部真菌感染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真正掌握医学真菌又能熟练驾驭诊治难题的临床医生极为匮乏。笔者以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现有的医学真菌分类体系和教学方案的复杂和纷乱,让临床医生们望而却步,以真菌太难太复杂为由而不愿从事其相关研究甚至不喜欢学习真菌相关的基础知识,结果导致临床上出现太多由于医生诊治水平低下而造成的误诊误治。近期,笔者经深入思考,提出一个将所有医学真菌按与人类关系的远近分为三大类的新分类方法,希望引起有关方面特别是临床医生的关注,以期为推动临床真菌病学的进一步发展做点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测试非皮肤癣菌性霉菌在人体角质层内的生长状况 ,测试伊曲康唑抗病原性非皮肤癣菌性霉菌的活性 ,取健康志愿者和正在接受伊曲康唑 2 0 0mg/d治疗至少 2周的患者的皮肤角质层 ,选黄曲霉菌、尖孢镰刀菌、短帚霉菌和暗色柱顶孢霉菌作为试验菌种 ,用角质层真菌计量分析法进行研究。发现在 1周内 ,健康者的角质层样本中均有真菌菌丝体生长 ,但受试的不同霉菌其生长状态和发育程度有很大的差异。在含有伊曲康唑的角质层样本中真菌生长受到抑制 ,伊曲康唑的抗真菌活性的水平比常规的最小抑菌浓度所示的抗真菌活性要高。结论 :一些重要的病原性非皮肤癣菌性霉菌能通过形成菌丝的方式在人体角质层中生长 ;但其生长过程有部分被角质层自身的一些不明机制所抑制 ,而且被口服的伊曲康唑进一步抑制。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测定葡聚糖含量的方法及其基本原理,讨论(1→3)-β-D-葡聚糖的一些理化性质对测定的影响及它的某些生理活性,此外,评价了此方法在深部真菌感染模型和临床患者中的实际应用,就其灵敏度和特异度与其他诊断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测定葡聚糖含量的方法及基本原理;讨论(1→3)-β-D-葡聚糖的一些理化性质对测定的影响及它的某些生物活性。此外,评价了此方法在深部真菌感染模型和临床患者中的实际应用,就其灵敏度和特异度与其他诊断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Q开关YAG激光及化学脱色法对豚鼠皮肤黑素细胞的影响,从而构建色素脱失动物模型。方法分别应用Q开关YAG激光照射及5%H2O2化学脱色处理豚鼠黑色皮肤,肉眼观察皮肤颜色变化,HE染色和HMB45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皮肤黑素细胞的变化。结果 Q开关YAG激光照射3次后,豚鼠黑色皮肤变为白色,同时长出白色毛发,HE及HMB45染色后基底层未见黑素细胞。2个月后,照射区域皮肤及毛发仍呈白色,镜下基底层亦未见黑素细胞。而化学脱色法可使皮肤略变白,毛发仍呈黑色,HE及HMB45染色镜下基底层仍可见大量黑素细胞。结论 Q开关YAG激光可以构建短期稳定色素脱失动物模型,为色素减少性皮肤病的研究提供了可依据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常见真菌的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RAPD)指纹图谱。方法 以标准株真菌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AC)_(10),(GTG)_5,AP_3和M_(13)等4种RAPD引物扩增产物条带组合,建立特征性指纹图谱,并与常规真菌培养结果进行验证比较。结果 单独一种引物往往不能够产生特征性的基因指纹,但是4种产物的组合,却可以形成肉眼直观的、足以区分常见真菌型别的指纹图谱。此图谱与门诊真菌培养结果比较,一致率达95%。结论 皮肤科真菌RAPD指纹图谱的建立和不断扩大将有望成为传统真菌检测的一个快速、可靠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为了测试非皮肤癣菌性霉菌在人体角质层内的生长状况,测试伊曲康唑抗病原性非皮肤癣菌性霉菌的活性,取健康志愿者和正在接受伊曲康唑200mg/d治疗至少2周的患者的皮肤角质层,选黄曲霉菌、类孢镰刀菌、短帚霉菌和暗色柱顶孢霉菌作为试验菌种,用角质层真菌计量分析法进行研究。发现在1周内,健康者的角质样本中均有真菌菌丝体生长,但受试的不同霉菌其生长状态和发育程度有很大的差异。在含有伊曲康唑的角质层样本中真菌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判断临床和实验室标本中是否存在病原性真菌。方法 设计了一个以热启动聚合酶链反应 (PCR)为基础的实验方法 ,以一段真菌特异性DNA序列作为通用引物进行检测。引物序列为 :①AACTTAAAGGAATTGACGGAAG ;②GCATCACAGACCTGTTATTGCCTC。结果 该法能在 3小时之内对所用的全部 2 3种共 42株重要病原性真菌及经培养证实有真菌的 2 2份临床标本成功地扩增出一条310bp的DNA片段 ,但对其它微生物和人体细胞均未扩增出类似片段。该法敏感性高 ,特异性强。结论 采用通用性强的引物系统配合特异性高的热启动PCR技术检测临床和实验室标本中是否存在病原性真菌的方法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我国8种重要病原真菌DNA条形码数据库,评价rDNA-ITS区在系统发育学中的价值.方法:进行8种病原真菌的ITS区序列测定和序列分析,使用NJ法和BI法构建种系发育树.结果:ITS序列在2株须癣毛癣菌和2株红色毛癣菌之间完全一致;而在不同物种的真菌间,该序列存在数十到数百个核苷酸替代差异.依据ITS区构建的医学真菌系统发育树与传统分类学一致.结论:ITS区适合作为我国重要医学真菌物种鉴别的DNA条形码.  相似文献   

19.
紫外线对几种常见深部真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紫外线对几种常见深部真菌生长的影响,观察紫外线在0.1~0.3m不同距离照射几种着色真菌、外瓶霉、孢子丝菌、假阿利什菌和链格孢15~30分钟后对其生长的影响。经上述条件下紫外线照射后各实验菌种生长均未见影响。紫外线不能作为皮肤着色真菌病及其它几种常见深部真菌病治疗及其致病菌常规消毒手段。  相似文献   

20.
群体性突发化学中毒的院内救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群体性突发化学中毒事件有别于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毒人员存在毒物沾染需要立即洗消,同时常合并外伤和(或)心脑血管急诊,伤员伤情复杂,如处置不当易造成毒物二次污染、救治秩序混乱、大批中毒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治。但由于化学中毒本身无相应的分类、诊断标准及专业性技术处置方案,普通综合性医院缺乏处置此类事件的经验,专业资源短缺等原因,化学中毒的院内救治尚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