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分离技术,对茜草科九节属植物黄脉九节Psychotria straminea枝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通过与文献对照,鉴定了从黄脉九节枝叶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的16个化合物,包括8个黄酮类化合物、3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和5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杨芽黄素(1)、芹菜素(2)、山柰酚(3)、木犀草素(4)、香叶木素(5)、槲皮素(6)、山柰酚-4''-O-甲醚(7)、鼠李素(8)、7-羟基香豆素(9)、7-甲氧基香豆素(10)、东莨菪内酯(11)、羽扇豆醇(12)、30-醛基羽扇豆醇(13)、羽扇豆醇乙酸酯(14)、α-香树脂醇(15)和熊果酸(16)。该研究首次对黄脉九节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除化合物69为首次从黄脉九节中分离得到以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九节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茜草科九节属植物蔓九节Psychotria serpens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通过与文献对照,鉴定了从蔓九节枝叶的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杨素(1)、刺槐素(2)、芫花素(3)、金圣草黄素(4)、鼠李柠檬素(5)、异鼠李素(6)、小麦黄素(7)、棕矢车菊素(8)、五桠果素(9)、华良姜素(10)、阿亚黄素(11)、异樱花素(12)、圣草酚(13)、高圣草素(14)、花旗松素(15)、坡模酮酸(16)、覆盆子酸(17)和蔷薇酸(18)。其中化合物1~15为黄酮类化合物,化合物16~18为三萜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九节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海南九节叶氯仿萃取部分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海南九节叶用95%乙醇提取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对氯仿萃取部分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采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九节叶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十八碳酸(2),槲皮素(3),芦丁(4),山奈酚-7-O-葡萄糖苷(5),山奈酚-3-O-芸香糖苷(6),β-胡萝卜苷(7)。结论:化合物3~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艾纳香属植物节节红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及ODS反相等柱色谱方法对节节红茎叶的乙酸乙酯萃提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谱学分析(质谱、核磁共振等)技术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节节红80%乙醇-水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芹菜素(2)、咖啡酸乙酯(3)、木犀草素(4)、α-羟基苯丙酸(5)、小麦黄素(6)、金圣草黄素(7)、羽扇豆醇(8)和32,33,34-三甲基-细菌藿烷-16-烯-3-O-β-D-吡喃葡萄糖苷(9)。结论:首次对节节红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通过文献调研这些化合物的活性作用机制,以期探寻节节红的活性化学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木贼属植物节节草Equisetum ramosissimum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及其他多种色谱手段对节节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用UV、IR、MS、1H-NMR、13C-NMR等技术及与对照品对照进行鉴定。结果从节节草石油醚、三氯甲烷、醋酸乙酯、乙醇萃取部位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二羟基肉桂酸(1)、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2)、α-香树脂醇(3)、β-谷甾醇(4)、β-胡萝卜苷(5)、无羁萜-3β-醇(6)、3,4′,5,7-四羟基黄酮(7)、芹菜素(8)、3,5,7,3′,4′-五羟基黄酮(9)、木犀草素(10)、3-甲氧基-4-羟基肉桂酸(11)、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12)、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13)。结论化合物1、2、6、7、9、11~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毛茎紫金牛(九节龙)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毛茎紫金牛(九节龙)茎和叶的醇提取物中分离到6种成分,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证明晶Ⅰ为没食子酸,晶Ⅱ为琥珀酸,晶Ⅲ为柚皮素-6-碳葡萄糖甙,晶Ⅳ为山萘酚-3-O-β-D-半乳糖甙,四者在紫金牛属植物中均系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
九牛造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九牛造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技术,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特征分离并鉴定化合物。结果:从九牛造根的丙酮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8个化合物,分别为大戟甾醇(eupholⅠ)、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aldehydeⅡ)、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Ⅲ)、β-胡萝卜苷(β-sitosterolglucosideⅣ)、3,3′,4-三甲基鞣花酸(3,3′,4-tri-o-methylellagic acidⅤ)、3,3′-二甲基鞣花酸(3,3′-di-methylellagicacidⅥ)、3,3′-二甲基鞣花酸-4′-β-D-木糖苷(3,3′-di-methylellagic acid-4′-o-β-dxylopyranosidⅦ)、没食子酸(gallicacidⅧ)。结论: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Ⅱ、Ⅵ、Ⅶ、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菊苣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分离鉴定菊苣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硅胶、大孔树脂、ODS等柱色谱分离纯化 ,核磁、质谱、紫外、红外光谱及物理常数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 12个化学成分。结论 :2,3,4,9 四氢-1H-吡啶并 (3,4b)吲哚 3-羧酸为首次从菊科中分离得到 ,壬二酸、胡萝卜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Zhang ZX  Liang YF 《中药材》2011,34(9):1371-1373
目的:对陇东地区产的黄花菜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微波80%乙醇浸提法和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黄花菜的80%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出7个化合物,分别为:大黄酚(Ⅰ)、美决明子素甲醚(Ⅱ)、美决明子素(Ⅲ)、大黄酸(Ⅳ)、芦荟大黄素(Ⅴ)、萱草酮(Ⅵ)、萱草素(Ⅶ)。结论:其中,化合物Ⅳ、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枸杞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陈芳  郑新恒  王瑞  姚紫琳  周光雄 《中草药》2018,49(5):1007-1012
目的研究枸杞Lycium chinense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开放柱色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枸杞根部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海米菊酰胺K(1)、grossamide(2)、dihydrogrossamide(3)、大麻酰胺H(4)、1,2-dihydro-6,8-dimethoxy-7-hydroxy-1-(3,4-dihydroxyphenyl)-N1,N2-bis[2-(4-hydroxyphenyl)ethyl]-2,3-naphthalene dicarboxamide(5)、大麻酰胺D(6)、(1,2-trans)-N3-(4-acetamidobutyl)-1-(3,4-dihydroxyphenyl)-7-hydroxy-N2-(4-hydroxyphenethyl)-6,8-dimethoxy-1,2-dihydronaphthalene-2,3-dicarboxamide(7)、大麻酰胺F(8)、(E)-2-(4,5-dihydroxy-2-{3-[(4-hydroxyphenethyl)amino]-3-oxopropyl}phenyl)-3-(4-hydroxy-3-methoxyphenyl)-N-(4-acetamidobutyl)acrylamide(9)、(E)-2-(4,5-dihydroxy-2-{3-[(4-hydroxyphenethyl)amino]-3-oxopropyl}phenyl)-3-(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N-(4-hydroxyphenethyl)acrylamide(10)、(+)-南烛木树脂酚-3α-O-β-D-葡萄糖(11)、(-)-南烛木树脂酚-3α-O-β-D-葡萄糖(12)。结论化合物3为新天然产物,1、2、4~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雷公藤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研究。结果:从雷公藤根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α-豆甾烷-3,6-二酮(5α-stigmast-3,6-dione,1),6β-羟基-豆甾-4-烯-3-酮(6β-hydroxystigmast-4-en-3-one,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phthalic acid dibutyl ester,3),秦皮素(fraxetin,4),β-谷甾醇(β-sitosterol,5),胡萝卜苷(daucosterol,6)。结论:化合物1、3、4为首次从卫矛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九牛造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九牛造根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经化学鉴别及光谱分析,确定为3,3'4-三甲基鞣花酸、β-谷甾醇和蔗糖。其中3,3'4-三甲基鞣花酸在大戟属亦为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3.
乌饭树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小兰  麦曦  郭惠  赖小平 《中药材》2012,(6):917-919
目的:研究越桔属植物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方法(硅胶、Sephadex LH-20、RP-18柱色谱)进行成分分离和纯化,采用核磁、质谱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乌饭树根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绿原酸(1)、松脂素(2)、阿魏酸(3)、山柰酚(4)、咖啡酸(5)、β-谷甾醇(6)、槲皮素(7)、齐墩果酸(8)、芹菜素(9)、木犀草素(10)。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综合运用硅胶、ODS及HPLC等色谱方法对洋金花根70%乙醇回流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层进行分离纯化,得到21个化合物,采用NMR和MS方法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分别鉴定为柑橘苷A(1)、松柏苷(2)、芍药苷(3)、(6R,7E,9R)-9-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 9-O-[α-L-arabinopyranosyl-(l→6)-β-D-glucopy-ranoside](4)、(1R,7R,10R,11R)-12-hydroxyl anhuienosol(5),kaurane acid glycoside A(6)、ent-2-oxo-15,16-dihydroxypimar-8(14)-en-16-O-β-glucopyranoside(7)、人参皂苷Rg1(8)、人参皂苷Re(9)、三七皂苷R1(10)、正丁基-O-β-D-呋喃果糖(11)、salidroside(12)、hexylβ-sophoroside(13)、2,6-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14)、苄基-O-β-D-木吡喃糖苷-(1→6)-β-L-吡喃葡萄糖苷(15)、(Z)-3-己烯基-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1→6)-β-L-吡喃葡萄糖苷(16)、N-[2-(3,4-dihydroxyphenyl)-2-hydroxyethyl]-3-(4-methoxyphenyl)prop-2-enamide(17)、大麻酰胺D(18)、大麻酰胺E(19)、melongenamide B(20)、paprazine(21)。其中化合物2~17和20~21为首次从茄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蓖麻Ricinus communi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蓖麻根中分离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蓖麻三甘油酯(1)、3-乙酰氧基-油桐酸(2)、豆甾醇(3)、蓖麻碱(4)、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5)、没食子酸(6)、油桐酸(7)、短叶苏木酚酸乙酯(8)、9-hydroxytridecyl docosanoate(9)、羽扇豆醇(10)、木犀草素(11)、棕榈酸(12)、二十八烷醇(13)、正十八烷(14)。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蓖麻三甘油酯,化合物2、3、5~12和14为首次从蓖麻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高效制备液相等方法,对红药根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MS)、波谱数据分析(1H,13C-NMR)进行结构鉴定。从红药根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lantainoside A(1),plantainoside B(2),calcedarioside C(3),calcedarioside D(4),platyphylloside(5),hirsutanonol(6)和hirsutanonol-5-O-β-D-glucopyranoside(7)。化合物均5~7为首次从该科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木兰科植物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干燥根的化学成分及其苯丙素类化学成分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综合运用硅胶、MCI、ODS、Sephadex LH-20及HPLC等色谱方法对五味子根中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离纯化,利用MS、NMR等手段对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采用CCK8法评价分离得到化合物对H2O2诱导PC12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 从五味子根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37个化合物,包括22个苯丙素类:C-藜芦酰乙二醇(1)、baihuaqianhuaside(2)、methyl-4-O-comaroylquinate(3)、7R,8S-threo-4,7,9,9''-tetra-hydroxy-3,3''- dimethoxy-8-O-4''-neolignan(4)、二氢去氢双松柏醇(5)、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6)、(−)-secoisolariciresinol-9-O-β-D- xylopyranoside(7)、(+)-异落叶松树脂醇(8)、ent-isolariciresinol-9''-O-β-D-xylopyranoside(9)、schizandriside(10)、左旋马尾松树脂醇(11)、罗汉松脂素(12)、2-hydroxy-2-(3'',4''-dihydroxy-phenyl)methyl-3-(3'',4''-dimethoxy-phenyl) methyl-γ-butyrolactone(13)、去甲络石苷(14)、络石苷(15)、牛蒡子苷(16)、(+)-neo-olivil(17)、matairesinol 4''-O-β- D-glucopyranoside(18)、3,7-dihydroxy-1,2,13,14-tetramethoxydibenzo cyclooctadiene 12-O-β-D-glucopyranoside(19)、五味子酯D(20)、leptolepisol D(21)、xanthiumnolic C(22);7个单萜类:反式-索布瑞醇(23)、magnoliaterpenoid C(24)、(1S,2S,4R)-2-hydroxy-1,8-cineole-β-D-glucopyranoside(25)、(1S,4R,6R)-6-hydroxy-bornan-2-one 6-O-β-D-glucopyranoside(26)、(1R,4R,5S)-5-endo-hydroxycam-phor5-O-β-D-glucopyrao-side(27)、鸡矢藤苷(28)、paediatrics acid methyl ester(29);5个芳香族类:3-ethoxy-4-hydroxy-benzoic acid(30)、没食子酸乙酯(31)、benzyl β-D-glucopyranoside(32)、3,4- dimethoxyphenyl-β-D-glucopyranoside(33)、草夹竹桃苷(34);2个黄酮类:表儿茶素(35)、taxifolin-3-O-β-D-xylopyranoside(36),以及1个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rhoiptelol C(37)。结论 化合物1~36~713~172125~3137为首次从木兰科中分离出来,化合物4~59~1222~23323436为首次从五味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183335为首次从五味子中分离得到。体外神经保护活性研究表明,在6.25 μmol/L时苯丙素类化合物31017细胞存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19.
佟小静  陈重  李夏  李笑然  许琼明  杨世林 《中草药》2011,42(10):1936-1938
目的研究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油茶Camellia oleifer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中压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油茶根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22α-当归酰基-玉蕊醇A1(1)、21β,22α-二当归酰基-玉蕊醇R1(2)、21β,22α-二当归酰基-玉蕊皂苷元C(3)、正十五烷酸(4)、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间羟基苯甲酸(6)、原儿茶酸(7)、对羟基苯甲酸(8)、β-谷甾醇(9)、β-胡萝卜苷(10)。结论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单刀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豆科仪花属植物单刀根Lysidice rhodostegi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为(-)-5‘-methoxyisolariciresinol 3α-O—β-D—glucopyranoside(Ⅰ)、( )-5‘-methoxyisolariciresinol 3α-O-β-D—glucopyranoside(Ⅱ)、(-)-lyoniresinol 3α-O—β-D—glucopyranoside(Ⅲ)、白藜芦醇(resvemtrol,Ⅳ)、羽扇豆醇(1upeol,Ⅴ)、2-羟基羽扇豆醇(2-hydroxy-lupeol,Ⅵ)、白桦酸(betulinicacid,Ⅶ)、sitosteryl 3β-glucoside 6’-O-palmitate(Ⅷ)、二十一酸-3-谷甾醇酯(heneicosanic-3-O-β-sitostemlate,Ⅸ)、没食子酸(gallic acid,Ⅹ)、棕榈酸(palmiticacid,Ⅺ)、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Ⅻ)、β-谷甾醇(β-sitosteml,Ⅷ)。结论:1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单刀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