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分析曲靖市2015-2018年重点职业病监测结果,为该市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重点职业病监测报表和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收集曲靖市2015-2018年接触煤尘(煤矽尘)、矽尘、石棉、苯、铅、噪声、布鲁氏菌、水泥尘、砷及其化合物、氟及其化合物10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在岗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2015-2018年曲靖市诊断的重点职业病分别为87、102、140和29例,2018年病例数出现了明显下降。2015-2018年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和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均呈下降趋势(P < 0.01)。2015-2018年报告的358例重点职业病中尘肺病350例(占97.77%)。职业健康检查检出疑似重点职业病830例,其中疑似尘肺病796例(占95.90%),疑似噪声聋34例(占4.10%);检出重点职业病职业禁忌证4 029例,其中粉尘作业禁忌证3 850例,占95.56%;噪声作业禁忌证161例,占4.00%。
结论 煤工尘肺、矽肺和噪声聋3种职业病是曲靖市重点关注的重点职业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6-2019年北京市某区重点职业病监测情况.方法 通过职业病危害申报系统、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及检测机构收集矽尘、煤尘、苯、铅、噪声5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及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用X2检验.结果 2016-2019年某区接触5种重点职业病危害人群分布以中小...  相似文献   

3.
依据《江苏省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分析泰州市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与鉴定、职业病患者工伤保险待遇落实及职业病报告信息。结果显示,2017年职业健康检查共16759人,检出职业病10例,疑似职业病23例,职业禁忌证22人。职业病患者均已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泰州市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电焊烟尘、矽尘和噪声,应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开展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分析四川省接触矽尘岗位危害现状,为矽尘危害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年8月至11月对四川省1 926家存在矽尘危害的企业进行现场矽尘检测,通过调查表收集防尘设施情况、防尘口罩使用情况及接触矽尘工人职业健康检查情况,采用SPSS 21.0软件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 1 926家企业以制造业、采矿业为主,检测矽尘岗位数5 622个,超标岗位数1 117个,超标率为19.87%;检测矽尘工作场所点数8 358个,超标工作场所点数1 269个,超标率为15.18%。89.77%的企业有防尘设施,10.23%的企业无防尘设施,94.16%的企业防尘设施有效。91.12%的企业发放防尘口罩,8.88%的企业未发放防尘口罩,96.52%企业的防尘口罩有效。应职业健康检查40 296人,实际职业健康检查31 922人,检查率为79.22%,职业健康检查异常人数476人,异常率为1.49%。结论 四川省矽尘危害形势不容乐观,应加强监测和监管,开展专项治理,重点加强对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行业的矽尘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四川省2021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为明确职业卫生工作重点提供依据和支撑。方法收集四川省2021年所有参加有毒有害作业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个案卡,对目标疾病和健康损害的分布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重点分析接触煤尘、矽尘、噪声、苯、铅等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2021年四川省共收集到628270名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疑似职业病检出率为0.30%,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9.014,P<0.001);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1.08%,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劳动者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115,P<0.001)。煤尘作业劳动者的疑似职业病检出率(3.42%)和职业禁忌证检出率(1.63%)均为最高,而噪声作业体检人数和专项指标异常人数最多。专项指标异常人员主要分布在煤炭开采、建筑材料制造、汽车制造、家具制造和建筑业等行业,企业规模以小型为主。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加,煤尘、矽尘和噪声作业劳动者的专项指标异常检出率有上升趋势。结论四川省应重点加强煤尘、噪声等职业危害的治理,以职业健康检查发现的关键指标异常数据作为开展风险评估的基础,预测和分析职业病发病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6.
2006—2017年无锡市粉尘作业人员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共累计发现职业禁忌证515人,疑似职业病296人,总检出率0.31%。2011年后检出率0.13%,检出率最高的地区为锡山区。中、小型企业人员检出率最高,占总检出人数的88.41%,其中小型企业疑似职业病人数检出最多(占68.24%)。私有经济和外商经济企业占总检出人数的92.23%。矽尘的危害最大,检出率达1.05%,检出人数占比21.82%;依次是电焊烟尘和铸造尘,三者检出人数共占49.32%。疑似职业病人数最多的是矽尘、电焊烟尘、煤尘、铸造尘、水泥尘,占51.69%。2011年后检出率前三的由原石棉尘、矽尘、铸造尘变化为矽尘、铝尘、陶瓷尘。  相似文献   

7.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21,47(3):243-245
了解青海省矽尘作业工人肺部损伤情况,为制定矽肺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依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通过"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收集和导出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 807例矽尘作业工人中有50例检出尘肺样改变,检出率为0.6%;地区分布以海东市检出率最高,占1.9%;企业规模以中型企业检出率最高,占1.0%;经济类型以私有经济检出率最高,占0.9%;行业方面以采矿业检出率最高,占1.2%;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50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占1.9%。地区分布之间、企业规模之间、经济类型之间、行业之间、性别之间及年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海东市是青海省矽尘危害的重点区域,且以中型企业、采矿业为主,应对以上地区和行业用人单位的矽尘作业工人进行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加强个人防护,预防矽肺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20—2022年常州市武进区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的基本情况,为本区的职业健康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2020—2022年武进区各类涉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140家企业开展职业卫生调查和相关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武进区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的企业以小、微型企业为主,占86.43%,且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检查覆盖率不足100.00%。本次调查中不同职业危害因素的超标工作场所点数和超标企业数占比最多的依次为粉尘因素中以矽尘为主,占23.81%和42.86%;化学因素中以二甲苯为主,占5.45%和5.41%;物理因素中以噪声为主,占17.02%和45.28%。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粉尘因素中接触矽尘职工职业健康检查异常率最高为1.64%,化学因素中接触苯职工职业健康检查异常率最高为0.75%,物理因素中接触噪声职工职业健康检查异常率最高为0.86%。结论 需重点关注小、微型企业的职业健康监管,加强矽尘、苯及其化合物和噪声等接害因素的职业风险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石加工行业工作场所生产性粉尘及危害状况,进一步达到控制和消除宝石加工行业粉尘危害的目的.方法 对本市50家宝石加工企业进行粉尘危害的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同时对273名宝石行业接尘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采集74个粉尘危害作业点共226份样品,43.36%的粉尘为矽尘,矽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百分含量中位数为38.78%;25个矽尘采样点中64.00%(16个)矽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440名粉尘作业人员接尘工龄中位数为2.50(0.17 ~19.00)年,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为62.05%,粉尘危害知晓率为74.32%,防护用品正确佩戴率为79.77%,医疗保险参保率为72.50%.抽查的273名宝石行业接尘人员中未检出尘肺病或者疑似尘肺病患者.结论 应加强对深圳市宝石加工行业粉尘危害的源头治理工作,防范尘肺病发生.  相似文献   

10.
根据各地区上报的职业病监测信息,对5 145家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企业的重点职业病危害相关信息、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及职业病报告情况进行描述与分析。结果显示,2017年共报告重点职业病424例,主要为煤工尘肺和矽肺。5 145家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数占辖区全部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的45. 4%,主要行业分布在制造业和采矿业,企业规模以小型和微型为主,经济类型以私有和国有企业为主。收集在岗期间个案卡43 655份,其中接触噪声最多,其次为矽尘。检出职业禁忌证514人,以接触噪声人数最多、检出率最高;检出疑似职业病417人,接触煤尘人数最多;专项指标异常检出3 175人,以噪声接触者最多。提示辖区主要职业病危害接触以煤尘、矽尘和噪声为主,应加强对采矿和制造行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重点职业病分布及职业健康情况,更好的预防控制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 在全市5个县区设置监测机构,收集辖区内的重点职业病危害相关信息、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情况、职业病病人工伤保险待遇落实情况及职业病报告情况,并进行分析评估。结果 鹤壁市共收集到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426家,其中含有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296家,占69.48%,其中危害严重的134家,一般的162家。存在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煤尘的企业31家,存在矽尘的98家,存在苯的54家,存在噪声的240家,未收集到存在石棉、铅及布鲁氏菌等的企业。2016年全市共对5家危害严重企业进行了检测,测定岗位数66个,超标22个,超标率33.33%,测定工作场所51个,超标18个,超标率35.29%。共进行职业健康体检6 781人,检出职业病25人,均为煤工尘肺,其中13人符合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待遇落实率为100%。结论 鹤壁市危害最为严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煤尘、矽尘及噪声,煤工尘肺是需要重点防控的职业病,矽尘、噪声危害防控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摸清青岛市职业危害现状,找出职业危害的重点行业与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以便进行重点监督。[方法]2005年对青岛市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1863家企业进行调查。[结果]调查1863家企业,其中建材业230家,电子业205家,皮革加工业178家,制鞋业168家,玩具制造业147家,家具制造业113家;调查企业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309888人中。接触粉尘的83993人。接触毒物的50653人,接触有害物理因素的175242人;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率为60.8%,在岗期间定期职业健康检查率为82.4%,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率为14.5%。2003~2005年合计发生职业病128例,其中尘肺65例,职业中毒40例,噪声聋5例,其他职业病18例。[结论]青岛市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行业是建材业、电子业、皮革加工业、制鞋业、玩具制造业和家具制造业,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粉尘以矽尘、石棉尘、电焊尘为主,毒物以苯、甲苯和正己烷为主,物理因素以噪声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1995-2012年汉中市职业病发病情况,为有效预防职业病和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方法对1995--2012年汉中市职业病档案资料进行分析,重点对尘肺病进行分析。结果1995--2012年汉中市累计在档职业病447例,其中尘肺病412例,职业性慢性中毒22例,职业性皮肤病9例,职业性噪声聋3例,职业性肿瘤1例;尘肺病中煤工尘肺190例,矽肺162例,石棉尘肺46例,水泥尘肺10例、电焊工尘肺4例;分布在煤矿行业153例,石棉行业46例,建材行业37例,非煤矿山39例,钢铁行业28例,机械行业28例,石英砂314例,化工3例,其他64例。其中农民工215例,国有用人单位165例,集体用工单位32例。结论汉中市职业病主要为尘肺病,尘肺病病种主要为煤工尘肺,其次为矽肺,主要分布在煤矿行业,以农民工为主。尘肺病应做为职业病预防的重点,煤矿行业为预防职业病的重点单位,农民工为重点预防人群。卫生部门、安监部门及用人单位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加强防护措施,有针对性地对接触有毒有害作业工人进行防护及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淄博市2019—2021年重点职业病监测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为制定和调整本市重点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技术参考。方法 通过相关监测信息系统收集淄博市2019—2021年重点职业病监测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数据,用率、构成比和χ2检验进行描述性分析重点监测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体检情况、企业现场危害因素检测情况、职业病报告情况。结果 2019—2021年淄博市存在重点监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24 384家,监测接害劳动者457 899人次,接受职业健康检查331 706人次,实检率为72.44%(331 706/457 899),其中疑似职业病检出率为0.03%(92/331 706),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危害=271.400,P危害<0.001),但年度变化趋势不显著(趋势χ2年度=0.000,P年度=0.991);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2.20%(7 308/331 706),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劳动者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国2007—2012年职业病发病现状,分析职业病疾病谱等特征以及发病趋势。方法汇总卫生部通报的2007—2012年间我国职业病数据,以确诊职业病病例作为分析对象。结果 2007—2012年全国共报告职业病病例数130 707例,其中新发尘肺病110 706例,占职业病发病总数的84.70%。尘肺病最主要的类型为矽肺和煤工尘肺。造成急性中毒的首要物质是一氧化碳,造成慢性职业中毒的物质主要是铅及其化合物和苯。2007—2012年全国共报告职业性肿瘤417例,职业性肿瘤分类主要以焦炉工人肺癌和苯所致白血病为主。结论我国职业病发病人数逐年上升,导致其逐年上升的主要疾病是尘肺病,每年职业中毒人数保持稳定的较高水平,职业性肿瘤人数逐年上升。我国职业病总体发病情况仍比较严重,职业病防控工作任重道远,须加紧采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晓宏  贾玉珠  付清青 《职业与健康》2011,27(17):1929-1932
目的了解厦门市粉尘作业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和尘肺病发病特点。方法对2006—2010年职业卫生统计年报表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资料以及2006年以前尘肺病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010年厦门市197家接尘企业接尘人数的总接触率为10.42%,总实检率88.79%,不同规模接尘企业实检率构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6—2010年粉尘作业人员实检率均大于80%,检出率在0.99%~2.54%之间。尘肺病是该市主要的职业病,发病平均工龄和年龄明显缩短,病种主要是矽肺和电焊工尘肺。结论该市已建立了较规范的粉尘作业职业健康监护体系。尘肺病仍是该市主要的职业病,中、小型企业尘肺病发病形势严峻,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发病工龄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闽西矿区主要污染源及引发的职业病种类,为有效治理作业环境和防治职业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不同规模、经济类型、行业的企业分布情况,并对工作场所职业卫生检测、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报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闽西矿区158家企业中,规模大、中、小型分别为15、26、117家,其中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港澳台商及外商投资的企业分别为24、123、11家,分布在24个行业。158家企业中存在生产性粉尘6种、生产性毒物19种、物理因素2种;2013年共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点2 897个,合格率81.36%。体检接害工人9 984名,发现职业禁忌证185人,检出率1.85%,疑似职业病387人,检出率3.88%;共诊断尘肺病374例,诊断职业性慢性铅中毒26例。结论闽西矿区的主要污染源是煤尘、矽尘和铅,引发的主要职业病种类是煤工尘肺、矽肺和职业性慢性铅中毒。应加强小型、私营企业和煤炭行业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为制定职工健康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及《职业健康监护规范》(GBZ 188-2007)规定和要求进行调查。结果在检职工4 329人中,共查出各类疾病及单项指标异常1 552人次,总检出率为35.8%。检出疑似煤工尘肺48例、疑似职业性噪声聋101例(接尘工龄、接噪工龄均在10年以上,年龄均在30岁以上),检出率分别为1.1%、2.3%;粉尘作业职业禁忌证6例,噪声作业职业禁忌证16例,其他胸片异常97例,血压异常365例,心电图异常381例,转氨酶升高168例,血、尿常规异常370例。各种疾病及单项功能指标异常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随着工龄的增加各种疾病及功能指标异常的检出率也随之增加。结论该市煤矿工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用人单位及广大职工应提高职业卫生法制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卫生习惯,做好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掌握2010-2012年某市化学原料及化工制造业职业卫生状况.方法 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某市近三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健康监护及职业病数据导出并汇总分析.结果 某市近三年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覆盖率为67.95%,大中型企业监测率较小型企业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监测点总体合格率为94.40%,苯、甲苯、二甲苯、铅及其化合物、二氧化氮、锰及其化合物、氨为主要的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偏低的为三氯乙烯、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粉尘以石棉尘、矽尘和滑石尘的合格率偏低,分别为18.75%、52.10%和55.56%;物理有害因素主要监测项目为高温和噪声,合格率分别为63.25%和70.08%;职业健康监护覆盖73.36%的企业及98.79%的应检劳动者,职业病患者检出率为0.01%,患有职业禁忌证及调离工作岗位的劳动者占近三年全行业总人数的40.67%及38.39%;报告各类职业病8例,病种为急(慢)性职业中毒、尘肺及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结论 化学原料及化工制造业具有潜在职业病患病风险,需有效落实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劳动者健康监护等制度.  相似文献   

20.
张兰  陈敏  蔡文娟  陈长会  李晓宏 《职业与健康》2010,26(20):2281-2285
目的分析厦门市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和职业病发病的特点,为厦门市职业病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市2006—2009年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发病状况进行描述性研究。①分析厦门市不同行业、规模、危害因素的健康监护资料。②分析2006—2009年受检率变化和职业病构成,同时分析尘肺的发病状况。结果①2009年厦门总接触率14.08%;受检率88.88%。不同规模企业受检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粉尘是主要危害因素,职业病以尘肺为主。②4年职业健康监护年平均受检率达到75%以上。2006—2007年为第1组,2008—2009年为第2组。第2组化学重点监护、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和物理疑似职业病检出率明显高于第1组(P0.01、P0.05、P0.01),粉尘和物理重点监护检出率明显低于第1组(P0.05)。尘肺诊断年龄趋于年轻,主要工种为电焊工。结论厦门市初步建立了较规范的职业健康监护体系。粉尘是主要危害因素,职业病以尘肺为主,今后工作重点应针对粉尘作业工人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同时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管理机制,卫生部门应加大对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