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全市范围内设置的1000个重点危害因素监测点、5000名监测人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健康监护资料进行调查分析。80家企业的5种重点监测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超标严重的依次为矽尘(47.14%)、噪声(31.99%)和电焊烟尘(15.38%)。健康监护资料显示,苯作业人员血常规异常率最高(92.67%),其次噪声作业人员纯音听阈异常率(50.82%)。本次监测工作初步掌握了重点人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现状和接触人群的健康状况,为制定本地区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7年青岛市重点职业病监测情况,为政府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辖区企业重点职业病危害申报信息、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及职业病病人工伤保险待遇落实情况等信息,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青岛市重点职业病危害接触工人以噪声作业和苯作业为主,分别占全部职业人群的75.64%和14.43%.职业健...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天津市重点职业病监测工作完成情况、监测结果和存在问题,为持续开展监测,提高质量,促进相关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年和2016年天津市重点职业病监测情况,包括资料的收集、监测结果和监测质量等进行描述与对比分析。结果天津市2016年收集存在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数2 572家,较2015年增加1.09倍,87.21%的企业存在噪声危害,其次为苯和矽尘;矽尘作业岗位超标率最高,达35.29%;2016年重点职业病职业健康检查个案资料收集率为84.89%,较2015年提高18.43%,两年间关键指标异常检出率7.39%和7.14%,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均低于1.00%;2016年劳动者个案信息收集率较2015年显著增加(P0.05),但接触工龄和肺功能指标收集率仍较低。结论 2016年天津市重点职业病监测工作得到加强,初步掌握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现状和接触人群的健康状况,应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加快信息化建设,发挥风险评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蚌埠市重点职业病监测结果,为持续开展监测工作和改进监测方法提供参考。
方法 按照《2017年安徽省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筛查蚌埠市2017年辖区内存在煤(矽)尘、矽尘、石棉、苯、铅、噪声、布鲁氏菌、电焊烟尘、水泥尘、高温等10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收集在岗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7年蚌埠市存在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共405家,以制造业为主,多为职业病危害严重或较重企业,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为9 047人。136家企业的7 375人接受职业健康检查,企业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健康体检覆盖率仅为33.58%,体检发现1名疑似职业病病人和64名职业禁忌证者。2017年确诊并报告重点职业病4例,均为布鲁氏菌病。
结论 蚌埠市2017年重点职业病发病以布鲁氏菌病为主,疑似职业病病人、职业禁忌证者主要为接触高温、噪声的劳动者。接触矽尘、苯、布鲁氏菌、电焊烟尘、噪声和高温等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为重点防控人群。
  相似文献   

5.
对荆州市2017年重点职业病监测结果的分析显示,荆州市2017年职业病发病以尘肺病为主,重点防控的职业病危害为粉尘和噪声;煤矿行业私营和小型企业是职业病防控的重点,职业健康体检率低,应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切实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 分析2018年天津市河东区重点职业病监测数据,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1-12月31日,通过收集河东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供的《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和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导出的工作报表,以及本区重点职业病监测数据,并依据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信息、劳动者在岗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病发病情况等进行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天津市武清区2016年重点职业病监测结果,为职业病防治和健康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多部门多途径收集、整理重点职业病相关信息,按照统一要求录入资料,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武清区存在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372家,以小型、制造业为主;风险分类为"严重"的企业占17.2%。共检测矽尘岗位13个,超标9个,超标率69.2%;检测噪声岗位978个,超标118个,超标率12.1%。6 660名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在岗期间检查资料显示,高血压检出率12.4%,心电图异常检出率12.0%,专项指标异常检出率9.0%,均为苯和噪声的专项指标异常,检出噪声作业职业禁忌证劳动者11人(0.17%),检出苯作业疑似职业病1人。收集新发职业病1例(矽肺)。结论武清区重点职业病危害的防治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噪声、矽尘、苯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工作应提高技术措施,同时还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兰州市2015-2017年重点职业病监测结果.方法 对2015-2017年兰州市重点职业病监测情况进行描述与对比分析.结果 2015-2017年报告的重点职业病人数占总职业病人数89.92%.2017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岗位数高于2015年和2016年,煤尘(煤矽尘)、矽尘和噪声岗位超标率下降,苯岗位超标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北京市重点职业病监测结果,为制定重点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职业病危害申报系统、国家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等收集2016-2020年北京市重点职业病监测数据,对北京市重点监测职业病危害分布情况、企业现场危害因素检测情况、劳动者体检情况、职业病报告情况进行描述与分析.结果 2...  相似文献   

12.
陈献文  冯鸿义  张捷 《职业与健康》2020,(15):2021-2024
目的对江阴市重点职业病危害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江阴市内重点职业病防治问题与需求,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9年江苏省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江阴市重点职业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9年监测存在职业病重点危害因素的企业多以制造业为主,内资企业占92.9%,中小微企业占89.3%。开展了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的企业仅为7.1%,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率为89.3%。接受职业卫生培训的单位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及劳动者的培训率分别为85.7%、89.3%及92.4%。规模大、中、小微劳动者危害因素接触率分别为28.7%、54.7%、34.2%及35.0%。不同规模企业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率、危害因素接触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护工作落实方面,设置的防尘、防毒及防噪声设施的有效率分别为87.5%、100.0%及82.4%,配备防尘、防毒及防噪声用品的防护有效率分别为100.0%、89.5%及82.6%。2019年监测了472个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超标率为9.7%;噪声岗位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河北省重点职业病的发病特点、变化趋势和规律,为预防控制职业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河北省企业职业危害、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7年河北省共报告重点职业病950例,主要为矽肺和煤工尘肺,行业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和制造业,以中、小型国有和私有经济企业为主;2017年河北省共申请重点职业病鉴定27例,其中有24例鉴定结果与诊断结论相符;共收集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个案222 780人(262 204人次),收集率为95.91%(262 204/273 393);2017年河北省进行职业病危害申报的企业共23 539家,其中存在重点职业病危害的企业14 499家,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328 547人次,应检281 045人次,实检273 393人次,检查率为97.28%。结论 2017年河北省需重点防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煤尘和噪声,需重点防控的职业病为尘肺病,需重点防控的行业为采矿业和制造业,噪声对劳动者听力的损害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2017年安徽省重点职业病监测结果的分析,了解安徽省重点职业病的发病特点、变化趋势和规律,为制定安徽省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技术依据。
方法 在安徽省16市中选取接触10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的13种职业病为监测的重点职业病,通过收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情况、劳动者在岗期间健康检查指标、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情况等信息资料,并对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分析,对安徽省重点职业病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结果 2017年安徽省共有12 452家企业申报了职业病危害情况,其中存在重点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共5 591家;2017年安徽省开展职业健康检查企业有4 484家,开展率为80.2%;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有283 584人,体检率为95.1%;共收集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个案卡168 936例,其中包含10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信息183 891条;2017年安徽省共诊断重点职业病206人,主要为煤工尘肺、矽肺,行业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和制造业;2017年安徽省共申请鉴定16人,其结果均与原诊断结论相符。
结论 2017年安徽省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尘肺病是安徽省需要重点防控的职业病,采矿业和制造业是需要重点防控的行业,化学及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处于散发态势,但仍须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15—2018年桂林市重点职业病监测现状,为制定重点职业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国家职业病危害申报系统、国家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和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表等收集2015—2018年桂林市重点职业病监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8年桂林市存在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分别为687、506、648和604家,以小型和私有企业为主。2015—2018年风险分类严重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46.29%、44.66%、53.55%和51.59%;2015—2018年职业健康检查共计14 911人,共检出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及职业病人数分别为97、74和13人,检出率分别占0.65%、0.49%和0.09%。不同年份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和职业病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份职业禁忌证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2018年网络报告病种以尘肺病为主,共计13例。结论 2015—2018年桂林市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噪声和矽尘,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控和接触人群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按...  相似文献   

16.
通过“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分析石景山区职业健康检查个案、职业病报告及尘肺病随访等信息。结果显示,石景山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噪声、苯系物;噪声作业工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升高者血压异常检出率升高(P<0.05);建筑业工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升高率高于其他行业(P<0.05);制造业接触矽尘作业人员肺功能异常率高于采矿业及建筑业(P<0.05);尘肺合并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均较2021年有所升高。提示应加强对石景山区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及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2016年大连市重点职业病职业健康监测情况,为大连市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针对2016年大连市1 603家企业中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中接受职业健康检查人数为36 359人,疑似职业病或职业禁忌证检出率较高的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高气压(18.10%),其次为噪声(0.91%)、粉尘(0.23%)和苯(0.14%);2016年诊断重点职业病23例,长海县渔业的减压病发病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私有企业发病率高于其他企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高气压、粉尘、苯和噪声是大连市劳动者职业健康中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尤其应预防职业性减压病的发生,加大长海县渔业的职业卫生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分析2018年吉林市重点职业病监测结果,为吉林市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必要参考.方法 通过吉林市7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职业病报告系统个案导出数据、职业健康检查系统导出数据,收集2018年接触煤尘(煤矽尘)、矽尘、苯、铅、噪声、石棉等6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评估职业健康风险.结...  相似文献   

19.
对2019年葫芦岛市重点职业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在接触噪声、矽尘、煤尘、苯、铅及其化合物等18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33499人次中,以噪声接触人次最多(11649人次,占34.8%);制造业为职业病危害重点行业,应加强防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022年枣庄市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的健康状况,为职业卫生监管部门制定相关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依托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上报数据,建立数据库,对重点职业病监测结果异常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 在岗劳动者矽尘疑似职业病检出率为0.11%,煤尘疑似职业病检出率为0.04%,噪声疑似职业病检出率为0.003%,矽尘岗前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0.70%,噪声岗前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1.07%,苯在岗期间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0.08%。矽尘作业人员尘肺样改变异常率为0.08%,均为男性,均来自建筑用石加工行业。煤尘作业人员胸片异常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其中2例尘肺样改变均出自烟煤和无烟煤开采洗选业,其他异常783例,异常率11.74%,男性异常率(12.11%)高于女性(4.62%)。接触粉尘劳动者肺功能检查指标异常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异常(17.44%)、1秒用力呼出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0%)异常(5.98%)、FEV1.0/FVC%异常(0.78%)。苯接触工人专项指标其中以白细胞(5.91%)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异常居多(5.58%)。女性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异常率均高于男性。男性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异常率(7.32%)高于女性(1.61%),不同年龄段、工龄段噪声作业工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异常率有随年龄、工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结论 2022年枣庄市职业健康风险最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其次为粉尘,枣庄市的职业病治理应以尘肺的防治为主,结合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及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行动,对超标的石英石板材加工企业进行定点帮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