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缺血性眩晕的主要原因之一,多与颈椎退行性病变压迫血管或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临床主要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等缓解症状。丹红注射液与敏使朗是临床常用药物,笔者观察两药联用治疗眩晕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16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6例采用盐酸培他啶川芎嗪注射液为主的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9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眩晕宁方加减,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两组均以14d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观察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73.6%,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观测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TCD观测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具有良好疗效,且有起效快、疗程短、安全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7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7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葛根素治疗,对照组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观察两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TCD对比,并进行X^2检验及t检验。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后TCD结果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葛根素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眩晕宁具有健脾利湿祛痰,补益肝肾的功效。临床用于痰湿中阻,肝肾不足之眩晕。本文对其作用机理及其与不同药物联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进行总结,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5.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成勋  王敬 《华夏医学》2007,20(6):1279-128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其病因与多种原因造成该系统缺血有关。2004年以来,笔者采用葛根素治疗42例患者,并设对照组进行了临床对比,现将观察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选择以眩晕为主诉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45~78岁,平均56岁;病程2周至6年,平均3.4年。对照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46~77岁,平均55岁;病程1周至8年,平均3.8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1.2诊断标准眩晕的诊断标准:①年…  相似文献   

6.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在临床上很常见,由于发病突然,转运不便,往往就近医院治疗。笔者自2002年始,共收集40例患者采用刺五加注射液进行分组治疗观察,其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剂量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彩色多普勒血流诊断仪确诊的VBIV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给予川芎嗪200mg静脉滴注,对照组20例采用血管扩张剂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静脉滴注,每日1次,2wk为1疗程,两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6.36%和5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剂量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89例VBI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清开灵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天,共10d。10d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开灵治疗VBI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们运用中药结合电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89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樊杰 《四川医学》2012,33(5):873-874
目的评估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给予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35例与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20mg/次,3次/d口服)34例,通过1个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眩晕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症状得到缓解程度不同,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2.
椎-基底动脉系统是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的总称.左右椎动脉自锁骨下动脉发出后,经第六颈椎进入横突孔上行,再经枕骨大孔入颅,在延髓-桥脑交界处汇合成单一的基底动脉.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液主要供应脑干、小脑、内耳、间脑、枕叶及颞叶底面,任何原因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都可导致眩晕.  相似文献   

13.
罗春芬  张卫星 《实用医技》2007,14(34):4716-4717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多发于中老年人,所表现的临床征象常在几分钟内消失,不遗留任何征象,故临床上不易观察到阳性体征,其病因也不尽相同,脑CT和脑MRI也多无阳性发现,多数患者往往在间歇期就诊,所以诊断较困难。本文就临床确诊的5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进行了,TCD和CDFI检查,现报告女11下。  相似文献   

14.
15.
芦悦林 《中外医疗》2013,32(6):107-107,109
目的探讨甲磺酸倍他司汀(敏使朗)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方法 10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以良好的控制原发病为基础,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以敏使朗12mg3次/d口服,对照组予以尼莫地平片40mg3次/d口服。14d/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起效较快。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起效较慢。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应用敏使朗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近期疗效,方法:将46例VBI性眩晕患随机分成治疗组24例,对照组22例,通过分别使用利多卡因及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显效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利多卡因治疗VBI性眩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性眩晕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 46例VBI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2 4例 ,对照组 2 2例 ,通过分别使用利多卡因及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显效率有明显差异 (P <0 0 1 )。结论 :利多卡因治疗VBI性眩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3月——2013年3月入住我院的6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性的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西药尼莫地平20mg,2次/d,阿司匹林75mg,1次/d,辛伐他汀10mg,1次/d,四周为一疗程,治疗组34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自拟定眩汤加减,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4%,两组呈现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曾冬梅  胡湘 《广西医学》2000,22(2):318-319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 Vertebrobasilarinsuffciency,VBI)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症状多 ,体征少 ,在诊断上缺乏简便准确的客观指标。经颅超声多普勒 ( TCD)能直接获取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动力学资料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 ( BAEP)能客观反映VBI病人的听觉脑干通路上不同结构的生物电活动。我们对 51例 VBI病人进行了 TCD和 BAEP检查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51例 ,男 30例 ,女 2 1例 ,年龄 40~ 70岁 ,平均 57岁。临床诊断依据《实用神经病学》第二版眩晕篇为诊断标准(1) ,排除美尼尔氏综合征、中耳…  相似文献   

2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病症,本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临床表现以发作性眩晕、恶心欲呕、共济平衡失调等为主要症状。其病症特点为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易导致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生。因此,早期诊治是预防和降低急性脑血管病发生率的有效措施。近5年来,医学界对VBI性眩晕的研究日趋深入,特别是在治疗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将有关中医对此的临床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