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调任通督针法对中风后抑郁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的影响
引用本文:缑燕华,皮敏,康萍,杨卓欣.调任通督针法对中风后抑郁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4,33(7):18-19,21.
作者姓名:缑燕华  皮敏  康萍  杨卓欣
作者单位:缑燕华 (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广东深圳,518033); 皮敏 (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广东深圳,518033); 康萍 (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广东深圳,518033); 杨卓欣 (深圳市妇儿医院中医科,广东深圳,518033);
基金项目:深圳市卫人委课题(项目编号:201303090)
摘    要:目的探讨中风后抑郁患者针刺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检测结果的变化,讨论调任通督针法对中风后抑郁患者大脑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入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并设立40例正常对照组。中风两组均重用任督脉腧穴,以通阳扶正为法;在治疗前后进行P3检测结果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观察中风两组治疗前后P3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抑郁组与非抑郁组,抑郁组与正常对照组,非抑郁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波幅、潜伏期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中风两组的P3潜伏期测定均较治疗前缩短,波幅均增大(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抑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P3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波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风后抑郁患者的P3检测结果异常,调任通督针法的干预能改善中风后抑郁患者脑功能受损状态。

关 键 词:调任通督  针法  中风后抑郁  P3检测  临床研究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