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原发病灶及腋窝阳性淋巴结对新辅助化疗的反应与乳腺癌患者生存的相关性
引用本文:汪星,何英剑,李金锋,解云涛,王天峰,范照青,范铁,欧阳涛.原发病灶及腋窝阳性淋巴结对新辅助化疗的反应与乳腺癌患者生存的相关性[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4).
作者姓名:汪星  何英剑  李金锋  解云涛  王天峰  范照青  范铁  欧阳涛
作者单位: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乳腺中心,100142
摘    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乳腺癌原发病灶、阳性腋窝淋巴结对新辅助化疗的反应与患者生存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北京肿瘤医院乳腺癌预防治疗中心数据库中自2002年1月至201 1年12月穿刺组织病理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其中678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腋窝淋巴结阳性原发性乳腺癌病例的临床资料,分4组A组:原发病灶无浸润性癌残留且淋巴结无癌残留(ypT0/is ypN0)、B组:原发病灶无浸润性癌残留但淋巴结有癌残留(ypT0/is ypN+)、C组:原发病灶有浸润性癌残留但淋巴结无癌残留(ypT≥1mi ypN0)、D组:原发病灶有浸润性癌残留且淋巴结有癌残留(ypT≥1miypN+)]分析原发病灶及阳性淋巴结对化疗的反应与生存的相关性.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45(6~143)个月,A、B、C、D4个组的4年无远位转移生存(DDFS)率分别为96.4%、85.7%、86.7%、80.2%,与A组相比,B、C、D组的相对风险分别为2.32、2.09、4.07,P=0.006.原发病灶未见浸润性癌的病例中,淋巴结有无癌残留病例的DD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与B比较,P=0.045);淋巴结未见癌残留的病例中,原发病灶有无浸润性癌残留病例的DDFS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A与C,P=0.040).结论 原发病灶与阳性腋窝淋巴结对新辅助化疗的反应都是重要的预后因素,评价新辅助化疗疗效时应结合原发病灶与阳性腋窝淋巴结的反应.

关 键 词: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原发病灶  淋巴结

Impact of response of primary tumor and positive axillary lymph node to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n breast cancer survival
Abstract:
Keywords:Breast neoplasms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Primary tumors  Lymph node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