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胸腰椎前路内固定技术临床应用及技术要点
引用本文:曾志远,潘文誉,卢天祥,施建辉,曾荣东,汤海峰.胸腰椎前路内固定技术临床应用及技术要点[J].颈腰痛杂志,2007,28(4):303-305.
作者姓名:曾志远  潘文誉  卢天祥  施建辉  曾荣东  汤海峰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骨科,福建,泉州,362000
摘    要:目的 探讨胸腰椎前路内固定技术在胸腰椎病变的临床应用及其技术要点.方法 分析从2000年5月-2005年7月采用胸腰椎前路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病变41例(21例采用Z-PLATE-Ⅱ钢板、17例采用TSRH单棒、3例采用施泰保前路K钢板)其中胸腰椎骨折29例,结核6例,脊柱原发肿瘤及转移癌各2例,椎间盘损伤椎体脱位2例.其适应证包括:椎体肿瘤、椎体爆裂骨折骨块突入椎管超过1/2者、高位椎间盘病变、后纵韧带骨化、椎体其它病变如结核、炎症病灶清除需植骨内固定者.技术要点:缩短手术时间,采用有效椎管减压,应用合适引流,可减少出血,解除脊髓压迫,防止脊髓损伤,减少感染及窦道形成.结果 41例植骨均融合、内固定牢固,脊椎后凸畸形大部份得到矫正.32例有不全性脊髓损伤,神经功能均得到改善.结论 胸腰椎前路内固定手术暴露清楚,病灶清除彻底,有效解除脊髓前方压迫,内固定节段短,植骨成活率高,采用钛质内固定物,不影响术后MRI检查,采用合适技术可减少出血,防止脊髓损伤,降低感染率,大部分病例免第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

关 键 词:胸腰椎前路  内固定  胸腰椎  前路  内固定技术  二次手术  病例  降低感染率  合适技术  检查  术后  影响  内固定物  成活率  压迫  性脊髓损伤  有效解  暴露  内固定手术  改善  神经功能  矫正
文章编号:1005-7234(2007)04-0303-03
收稿时间:2006-11-18
修稿时间:2006-11-182007-02-06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