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物修复骨缺损实验研究的影像学评价
引用本文:肖智博,吕富荣,蒋电明,欧阳羽,吕发金,李杰.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物修复骨缺损实验研究的影像学评价[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6).
作者姓名:肖智博  吕富荣  蒋电明  欧阳羽  吕发金  李杰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重庆,400016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子课题 
摘    要: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与X线方法检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n-HA/PA66)复合材料应用于修复骨缺损实验研究,综合评价其成骨能力,为骨缺损修复后全面、准确的影像学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行一侧胫骨髁钻孔,并植入n-HA/PA66复合材料.术后2、4、6、8、12周各时相点摄DR片、MRI及动态增强MRI检查,并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1)MRI显示n-HA/PA66复合材料与骨组织易于区分,术后第4周开始从材料内部逐步强化,周围软组织水肿逐步吸收,术后12周修复区强化明显,周围水肿基本吸收.(2)X线显示术后第8周开始,缺损填修复区内的骨质增生开始,术后12周缺损区呈高密度骨质修复表现.(3)组织学显示术后4~12周,n-HA/PA66复合材料被界膜分隔成小岛,界膜内可见大量间充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小血管,后形成破骨及成骨细胞,修复区内骨小梁逐步形成.结论:MRI联合X线能够清楚显示n-HA/PA66复合材料修复过程,对早期骨移植的成功有很好预测作用,并兼顾术区周围关节及软组织的恢复显示,具有临床可操作性.

关 键 词:骨移植  MRI  骨缺损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物

The study of radiology in the experiment of repairing bone defects with nano-hydroxyapatite and polyamide-66 composite
Abstract:
Keywords:MRI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