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彭氏胰胃吻合术-Ⅰ型与Ⅱ型的比较(兼论Ⅲ型和Ⅳ型)
引用本文:彭淑牖,王许安,刘颍斌,洪德飞,李江涛,陶峰,谭志健.彭氏胰胃吻合术-Ⅰ型与Ⅱ型的比较(兼论Ⅲ型和Ⅳ型)[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9,14(5):505-509.
作者姓名:彭淑牖  王许安  刘颍斌  洪德飞  李江涛  陶峰  谭志健
作者单位: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外科,杭州,31000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外科,杭州,310012
2.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院外科,杭州,310006
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外科,上海,200092
4.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外科,杭州,310012
5.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外科,杭州,310009
6. 绍兴市人民医院外科,绍兴,312071
7. 广东省中医院外科,广州,510210
摘    要:目的:介绍并比较4种类型捆绑式胰胃吻合术(binding pancreaticogastrostomy,BPG),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共施行Ⅰ型BPG21例,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施行Ⅱ型BPG26例.除2例胰腺颈部肿瘤行胰腺中段切除外,其余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两型在操作中均切开胃前壁或胃残端(该切口可用作胃肠吻合口),将胰腺残端拉入胃腔后进行捆绑吻合。在此期间,同时设计了Ⅲ型BPG和Ⅳ型BPG,两者均避免切开胃前壁或胃残端,在胃后壁处进行胰胃捆绑吻合。结果: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Ⅰ型BPG术后2例出现少量胸腔积液,1例胃排空障碍,2例胆漏;Ⅱ型BPG术后1例出现腹水,2例胃排空障碍,1例腹腔出血;上述病人均经保守治疗而痊愈;2组均未出现胰胃吻合口漏,无死亡病例。结论:BPG具有胆胰分道、胰腺吻合口处于胃液平面以上有利于愈合、无论胰腺残端大小均可实施等诸多特点;4种类型BPG各具优势,但均可有效避免胰漏的发生,显著提高了胰腺手术的安全性。

关 键 词:彭氏胰胃吻合术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  胰漏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