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脑膜瘤端粒酶的活性在判断复发和恶变中的价值
引用本文:谭平国,丁之明.脑膜瘤端粒酶的活性在判断复发和恶变中的价值[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2,23(2):148-150.
作者姓名:谭平国  丁之明
作者单位: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外科,广东,广州,510120
摘    要:【目的】探讨端粒酶作为脑膜瘤标志物 ,在肿瘤良恶性鉴别、恶性程度评估以及预后预测等方面的意义。【方法】利用TRAP ELISA方法定量检测 6 1例 (份 )肿瘤标本端粒酶的活性 (以ΔA =A4 50 -A690 表示 ) ,结合肿瘤的分类和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端粒酶活性作为肿瘤良恶性及判断预后的标记物的可行性。另取正常脑组织标本 2 0例作为对照。【结果】 30例脑膜瘤中 ,2 9例脑膜瘤均未测到端粒酶活性 ;1例端粒酶阳性 (阳性率 3 3%) ,ΔA =0 2 37;全组ΔA平均值 =0 0 49。 15例恶性脑膜瘤中 14例呈端粒酶阳性 (93%) ,ΔA =1 2 37~ 2 5 16 ;1例端粒酶阴性 ,ΔA =0 0 76 ,全组ΔA平均值 =1 6 30。 16例复发性脑膜瘤端粒酶均阳性 (10 0 %) ,ΔA =1 0 34~ 1 4 78,平均 1 2 5 5。脑膜瘤和复发性脑膜瘤、脑膜瘤和恶性脑膜瘤的端粒酶的阳性率和酶活性表达强度方面差异明显 (P分别为 <0 0 0 1、<0 0 1和 <0 0 0 0 5、<0 0 1)。 2 0例正常脑组织中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结论】端粒酶活性的激活在恶性脑膜瘤和复发性脑膜瘤中是较常见的现象。端粒酶作为肿瘤标志物 ,在脑膜瘤的良恶性鉴别、恶性程度评估、预后预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脑膜瘤/诊断  端粒酶  预后
文章编号:1000-257X(2002)02-0148-03
修稿时间:2001年2月19日

Value of Telomerase Activity of Meningiomas on Identifying Recurrence and Malignancy
TAN Ping-guo,DING Zhi-ming..Value of Telomerase Activity of Meningiomas on Identifying Recurrence and Malignancy[J].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2002,23(2):148-150.
Authors:TAN Ping-guo  DING Zhi-ming
Abstract:
Keywords:meningioma/diagnosis  telomerase  prognosi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