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骨钙素基因Hind Ⅲ多态性与福州地区汉族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相关性
引用本文:聂达荣,王和鸣,杨连梓,彭美玉,陈可.骨钙素基因Hind Ⅲ多态性与福州地区汉族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康复,2011(15):2825-2828.
作者姓名:聂达荣  王和鸣  杨连梓  彭美玉  陈可
作者单位:[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骨科,福建省福州市350003 [2]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福州市350108 [3]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福建省福州市350003
基金项目:2007年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JA07128) 骨钙素基因Hind Ⅲ多态性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影响
摘    要:背景: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骨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关系存在地域和人群的差异。目的:观察绝经后妇女骨钙素基因型频率分布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探讨福州地区汉族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遗传易感基因。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201例汉族绝经后妇女骨钙素基因型,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定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s三角4个部位骨密度值。结果与结论:福州地区汉族绝经后妇女骨钙素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χ^2=2.29,P〉0.05),基因多态性分布依次为HH5%、hh46%、Hh49%,与福州、北京、广州、台湾地区骨钙素基因HindⅢ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是与日本人、白种人差异明显(P〈0.05)。且HH基因型在大转子骨密度明显高于hh型(P〈0.05),但不同基因型在第2~4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绝经后妇女骨钙素基因型与大转子骨密度可能存在一定关联。

关 键 词:绝经后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钙素  多态现象  汉族  福州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