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时间负重训练对不同性别偏瘫后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引用本文:韩良,陈伟,张明,高晓盟,李书钢.不同时间负重训练对不同性别偏瘫后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杂志,2014(10):796-798.
作者姓名:韩良  陈伟  张明  高晓盟  李书钢
作者单位:221000徐州,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时间负重训练对不同性别偏瘫后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BMD)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29例,男性75例(男性组),女性54例(女性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男性组细分为n1组、n2组、n3组,每组25例,将女性组细分为n4组、n5组、n6组,每组18例。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直立床负重训练,n1、n4组每日训练30min,n2、n5组每日训练60min,n3、n6组每日训练90min。训练前、训练3个月后(训练后),采用美国产Norland XR-600型双能X线BMD仪对正位腰椎(L1-4)和患侧股骨颈进行BMD测定。 结果训练前,3组男性患者腰椎及患肢股骨颈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腰椎P=0.628,股骨颈P=0.715,P&rt;0.05),3组女性患者腰椎及患肢股骨颈BMD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腰椎P=0.823,股骨颈P=0.734,P&rt;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n2组、n3组患者训练后腰椎及患肢股骨颈BMD显著增加(P<0.05)。与n1组训练后比较,n2组、n3组患者训练后腰椎及患肢股骨颈BMD较高(P<0.05)。与n2组训练后比较,n3组患者训练后腰椎[(0.971±0.142)g/cm2]及患肢股骨颈[(0.851±0.122)g/cm2]BMD较高。与组内治疗前比较,n5组、n6组患者训练后腰椎及患肢股骨颈BMD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4组训练后比较,n5组、n6组患者训练后腰椎及患肢股骨颈BMD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5组训练后比较,n6组患者训练后腰椎[(0.805±0.11)g/cm2]及患肢股骨颈[(0.743±0.128)g/cm2]BMD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促进偏瘫后继发性骨质疏松男性患者患肢BMD增加的最低负重训练时间为每日60min,女性患者为每日90min。

关 键 词:脑卒中  偏瘫  骨质疏松  骨密度  负重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物理医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物理医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