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晶△  龙莉  杨亚敏  殷珺妹  张富玉  田洁 《天津医药》2018,46(11):1201-1205
摘要: 目的 分析204株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 患者因素和耐药性, 为临床合理有效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2017年1月—12月我院分离的204株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 分析临床分布、 标本来源。比较患者不同因素对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的影响。比较呼吸道与非呼吸道分离株、 ICU与普通病房分离株的耐药性差异。结果 204株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分布于ICU 97株、 普通病房107株。标本来源以呼吸道为主, 共169株, 占82.84%; 非呼吸道35株,占17.16%。有基础疾病、 近90 d使用抗菌药物、 进行侵入性操作以及菌株检出时间距入院时间>48 h的患者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均分别高于无基础疾病、 近90 d未使用抗菌药物、 未进行侵入性操作以及菌株检出时间距入院时间≤48 h的患者 (P<0.01)。呼吸道标本组对头孢他啶、 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显著低于非呼吸道标本组 (P< 0.05), 余12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普通病房分离株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头孢哌酮/舒巴坦、 阿米卡星、 头孢吡肟、 庆大霉素耐药率显著低于ICU病房 (P<0.05), 余9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4株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多发生于院内, 在ICU、 普通病房, 呼吸道、 非呼吸道的耐药形势已同样严峻, 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王岚  李妍  孙子雯  胡竹林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11):1916-1919

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角膜炎之一,其起病急、发展迅速,并且治疗棘手。若未及时治疗,极易形成角膜溃疡,严重时可致盲。为增加有效治疗的手段,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与宿主的免疫反应在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的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其治疗的新思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的生物被膜(Biofilm,BF)形成与耐药性中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di-GMP、人杀菌肽LL-37的作用。 方法 选取铜绿假单胞菌野生型株(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ain,PAO1)展开研究,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绿原酸、c-di-GMP、人杀菌肽LL-37对PA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采用结晶紫定量法检测PA的BF形成中绿原酸、c-di-GMP、人杀菌肽LL-37的清除作用,采用PA运动试验检测绿原酸、c-di-GMP、人杀菌肽LL-37对PA运动能力的影响,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原酸、c-di-GMP、人杀菌肽LL-37对PA的BF结构及存活情况的影响。 结果 人杀菌肽LL-37MIC值为64 mg/L、绿原酸MIC值为256 mg/L、c-di-GMPMIC值为32 mg/L,相比于c-di-GMP组,人杀菌肽LL-37组、绿原酸组、空白组的OD590nm值明显降低,且人杀菌肽LL-37组、绿原酸组明显降低(P<0.05)。相比阴性对照组,人杀菌肽LL-37组、绿原酸组、c-di-GMP组的PA运动试验直径均明显降低,且相比于c-di-GMP组,人杀菌肽LL-37组、绿原酸组明显降低(P<0.05)。空白组、c-di-GMP组的PA存活情况优于人杀菌肽LL-37组、绿原酸组,空白组、c-di-GMP组主要为绿色荧光,人杀菌肽LL-37组、绿原酸组主要为红色荧光、橙色荧光。相比c-di-GMP组,人杀菌肽LL-37组、阴性对照组、绿原酸组的耐药率明显降低,且相比于阴性对照组,人杀菌肽LL-37组、绿原酸组明显降低(P<0.05)。 结论 绿原酸、人杀菌肽LL-37对PA的BF均可以发挥一定的清除作用,c-di-GMP可通过抑制细胞运动能力对PA的BF形成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绿原酸、人杀菌肽LL-37以及c-di-GMP均可作为后续防治PA的BF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观察安徽省近3年来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 P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情况。 PA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平均值为15.3%、17.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平均值为25.2%,对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头孢唑肟的耐药率为42.0%~55.0%;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和头孢唑肟的耐药水平有显著性提高(P<0.05)。 PA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呈增高趋势,需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绿脓杆菌注射液(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jection,PAI)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纳入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trail,RCT)。采用Jadad评分评价文献质量,使用Revman 5.3进行数据合并和分析。结果 纳入14项RCT,合计1 036例患者,其中PAI组526例,对照组510例。PAI组在疾病完全缓解率[RR=1.64,95%CI(1.34,2.00),P<0.000 1]、疾病部分缓解率[RR=1.31,95%CI(1.12,1.53),P=0.000 6]、疾病稳定率[RR=0.35,95%CI (0.26,0.48),P<0.000 1]和疾病进展(PD)率[RR=0.45,95%CI (0.27,0.74),P<0.000 1]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在不良反应方面,PAI显著增加了发热和皮肤局部反应的发生率,而2组在胸痛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常规手术和放化疗的基础上加用绿脓杆菌注射液辅助治疗恶性肿瘤时,虽然其增加了发热和皮肤局部反应的风险,但并无严重不良反应存在,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临床相关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国内医院对眼科诊断用接触镜的消毒现状,评估其消毒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10所医院进行调查,发现氯霉素滴眼液冲洗、75%乙醇搽拭和0.05%的二氯异氰尿酸钠( NaDCC)浸泡是目前我国临床最常用的眼科诊断用接触镜消毒方法。将被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眼科检查用接触镜,用上述三种消毒剂按照以下方式进行消毒:1)擦拭;2)浸泡消毒5min;3)浸泡消毒10min,n=9.然后镜面采样,对细菌群落培养并计数以评估细菌量,观察消毒效果。同时评估消毒后镜头的清晰度。结果:细菌负荷量为1×108/mL×50μL/镜头等于5×106/镜头。 NaDCC或乙醇消毒显著降低了细菌量;擦拭消毒时,75%的乙醇和NaDCC的消毒效果与氯霉素滴眼液比较差异显著(P≤0.01),但不能达到临床消毒要求,仍然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浸泡消毒效果与时间正相关,75%的乙醇和NaDCC浸泡10 min最有效,能完全达到临床消毒要求,氯霉素滴眼液浸泡10 min仍然不能达到临床要求。但乙醇会影响镜头的清晰度。结论:NaDCC浸泡消毒10 min 或更长时间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眼科诊断用接触镜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7.
黄芪多糖抗呼吸道绿脓杆菌感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拮抗绿脓杆菌在呼吸道黏附,阻断感染作用及机制,从而证明黄芪多糖是补益类中药黄芪中起以上作用的主要成分。方法:复制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感染绿脓杆菌小鼠模型。从120只模型小鼠中随机选择20只进行细菌定量培养,观察感染后35 d内小鼠气管带菌情况。另100只小鼠随机再均分为5组。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分别以0.26、0.78和1.56 mg黄芪多糖灌胃,阳性对照组以慢支固本冲剂1 ml灌胃,阴性对照组以1 ml蒸馏水灌胃,各组均连用10 d。从各组随机取10只小鼠,先取其气管组织作细菌定量培养,观察小鼠气管带菌数;再取其气管标本进行病理切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气管黏膜上皮的病理变化。将各组另10只小鼠进行活体气管和支气管原位固定,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及绿脓杆菌黏附数。结果:1各治疗组细菌培养菌落形成单位数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均<0.01),高剂量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光镜观察:各治疗组气管黏膜的病理变化轻于阴性对照组;高剂量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病变基本消失。3电镜观察:治疗组纤毛损伤、黏附的绿脓杆菌数明显少于阴性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似。结论:黄芪多糖对慢支病变小鼠气管黏膜上皮有修复作用,能阻断绿脓杆菌在呼吸道的黏附,从而起到抗绿脓杆菌感染的作用;黄芪多糖是补益类中药黄芪中抗细菌黏附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8.
<正>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一旦感染,治疗困难。巨噬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防御细胞,细菌侵袭机体组织,首先要避免被巨噬细胞等机体免疫细胞的吞噬、清除。因此激发巨噬细胞凋亡对细菌而言很重要。近来研究显示,PA以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U937巨噬细胞凋亡,且与线粒体途径有关[1]。本研究采用J774细胞作为巨噬细胞的模型[2],通过观察PA上清液诱导J774细胞凋亡过程中Fas蛋白的表达,进一步探讨PA上清液诱导J774细胞凋亡的致病机制,为开发新型抗感染药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绿脓杆菌感染情况及药敏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痰培养,获得绿脓杆菌79例,进行药敏实验,依照药敏选用抗生素治疗.结果 对绿脓杆菌有效的抗生素有3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氟喹诺酮类;79例患者92.4%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获得满意临床疗效,但部分痰菌培养反复阳性.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绿脓杆菌感染的治疗以2种抗生素联用效果好,不应强求痰菌转阴.  相似文献   
10.
绿假单胞菌注射液(PA-MSHA)是一类用于免疫治疗的生物制剂,在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中均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包括调节免疫、提高化疗药物敏感性和逆转耐药等方面。本文对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抗肿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