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特点的临床调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特点。方法临床系统采集223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和相关实验室指标,运用SAS6.1l软件进行系统聚类、主成分分析、逐步判别和方差分析等多元统计。结果多元分析提示3类证候特点:第1类为湿热内蕴、血瘀阻络、肝脾气虚的134例;第2类为气阴两虚,气虚重于阴虚,湿热内蕴,湿重于热,兼有血瘀的62例;第3类为气阴两虚,阴虚重于气虚、瘀热内蕴,兼有湿邪内停的27例。分析相关实验室指标在3类证候间的变化显示,邪实为主、兼有正虚的的第1类,其血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丙氨酸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活性显著高于正虚为主、兼有邪实的其它两类;阴虚为重的第3类,其血纤维结合蛋白(FN)、血浆凝血因子V(FV)、血浆凝血因子Ⅶ(FⅦ)、自蛋白(Alb)、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值均显著低于气虚重于阴虚的第2类及邪实为主的第1类。结论多元统计方法在较大程度上能体现出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的特点及规律性,3类中医证候特点基本符合临床。证候分类与实验室指标结果提示,肝组织炎症是湿热内蕴的病理基础,肝功能障碍、肝实质损害程度是肝炎后肝硬化肝肾阴虚的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