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317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07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86篇
中国医学   18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萘替芬酮康乳膏治疗小儿花斑糠疹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接诊的96例花斑糠疹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克霉唑乳膏外用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萘替芬酮康乳膏外用治疗。观察比较治疗结束后2周和4周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抗菌效果;分析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于治疗结束后6周对两组患儿进行随访,对比其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2周和4周后,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周和4周后,研究组患儿的真菌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的烧灼感、轻微红斑等症状均自行消退,且不影响治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6周,研究组患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萘替芬酮康乳膏治疗小儿花斑糠疹患儿的临床效果和抗菌效果满意,可提高患儿临床总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并降低治疗后复发情况,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正>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Pityriasis lichenoides et varioliformis acute,PLEVA)是1925年由Mucha命名,该病也称MuchaHabermann病。PLEVA病因不明,目前认为不属于副银屑病,可能为一种独立的疾病。病因有学者认为其摘自可能与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有关,是对某种感染原的超敏反应[1]。皮损主要为红斑、丘疹、丘疱疹、血疱、坏死、结痂等,愈后留有萎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B-UVB联合阿昔洛韦、氮卓斯汀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2例玫瑰糠疹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配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NB-UVB联合阿昔洛韦、氮卓斯汀治疗,B组采用口服阿昔洛韦和氮卓斯汀治疗,C组采用NB-UVB照射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A组、B组、C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0%、62.7%和66.0%。A组与B组、A组与C组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UVB联合阿昔洛韦、氮卓斯汀治疗玫瑰糠疹可提高疗效,且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1 病案介绍患者,女,16岁,主因"躯干、四肢皮疹反复发作近1个月,加重1天"于2015年10月27日以"血管炎、玫瑰糠疹"收入院。患者2015年9 月因感冒、睡眠不佳服用VC银翘片、阿莫西林、氨咖黄敏片、刺五加片、养血安神片等药物,双下肢出现瘀点、瘀斑,同时躯干出现大量红斑伴  相似文献   
5.
早期梅毒21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辉 《临床误诊误治》2003,16(5):374-375
早期梅毒皮疹表现多种多样 ,临床上极易误诊。我院 1999~ 2 0 0 2年间接诊了院外误诊的早期梅毒 2 1例 ,其中Ⅰ期梅毒 9例 ,Ⅱ期梅毒 12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1例均为院外首诊后又来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者。男 14例 ,女 7例 ;年龄 18~ 4 0岁 ,平均31.8岁。承认有非婚性接触史 15例 ,配偶感染性病 4例 ,性接触史不详 2例。1 2 临床表现1 2 1 Ⅰ期梅毒 :潜伏期 2~ 8周 ,平均 4 .5周 ,一般在硬下疳出现后 7天~ 6周就诊。表现为硬下疳 9例 ,单发 7例 ,多发 2例 ,数目 2~ 4个 ;溃疡型 5例 ,糜烂型 4例 ;皮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七参连软膏联合窄谱UVB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109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9例给予外用七参连软膏1次/d,同时配合窄谱UVB照射,隔日1次。对照组50例仅给予窄谱UVB照射,隔日1次。两组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情况均有好转。其中,治疗组59例患者痊愈46例,显效9例,病情好转2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93.22%远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32, P<0.01)。两组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外用七参连软膏联合窄谱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疗效好,可有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1岁5个月。躯干四肢丘疹、斑丘疹半年。组织病理特征符合慢性苔藓样糠疹,给予口服罗红霉素及外用他克莫司软膏后病情改善。  相似文献   
8.
李杰  李絮茹 《吉林医学》2015,(6):1111-1112
目的:探讨氟芬那酸丁酯乳膏治疗面部单纯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8例。治疗组采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涂抹在皮疹区,2次/d;对照组涂抹Vit B6软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8%,对照组有效率3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面部单纯糠疹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对玫瑰糠疹临床表现、病因、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该病表现为斑疹色红如玫瑰,脱屑如糠秕,有突发性、炎症性、自限性特点。病因病机为血分蕴热,外加感受邪气,湿毒蕴结肌肤,治疗有中医内治、外治及中西医结合方法。参考文献41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