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暴力犯罪对家庭、社会危害极大,探究其发生原因,除了要注意家庭、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与心理的内在因素及法律因素外,生物学机制也不容忽视。有学者指出反复暴力个体与特质因素关系密切,暴力行为的医学原理研究应与社会学、心理学研究并重,共同形成人类学暴力型群体研究的新领域。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实践中,发现暴力犯罪(包括杀人、纵火、抢劫、伤害、强奸等)案例中,被鉴定为无精神病并具有完全责任能力者体内激素水平与无暴力行为的健康男性相比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暴力犯罪案116例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116例暴力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结果表明,作案者以男性,青壮年,农民及小学以下文化者占绝大多数,案件类型以凶杀和伤害案居前二位;作案工具以刀类锐器为主;精神医学鉴定为精神分裂症者最多,其次为精神发育迟滞;作案时精神状态处于发病期者占,其中法律能力鉴定为无责任能力和限定责任能力者分别占56.90%和18.97%。  相似文献   
3.
医患纠纷各国都有,平和解决一直是业界为之努力的方向,但近年来国内医患纠纷的解决方式却并非朝着业界希望的方向发展,而是愈发向着非理性、甚至暴力犯罪的方向蔓延,近期发生的多起暴力伤医事件再一次引发了业界的愤怒。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正处于全面改革的转型时期,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但就研究生层面,这方面的探索相对而言落后于本科教育。既往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研究多集中于本科生和专科生,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群体案例一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少管所因暴力犯罪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进行问卷调查,按11设对照组.以社会-心理因素和生物-医学因素为指导,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式.探讨诸多因素对未成年人犯罪作用的大小.结果案例组118人,对照组129人.在单因素和多因素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中父亲年龄偏大;父亲吸烟;系非婚生儿;有新生儿窒息;有新生儿疾病家长在语言上侮辱孩子;家长不了解儿童教育方面知识;孩子不做家务;孩子间发生冲突时,家长处理方法不当;智商得分低;父母每月给零用钱多;经常旷课、逃学学校无法律知识教育;看暴力黑社会的录像、小说;看黄色电视、录像、小说等共15项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结论以上15项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有属于社会-心理方面的.也有属干生物-医学方面的.在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及提出预防和干预措施时,需要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暴力犯罪人员的冲动、攻击性人格特点,及其与童年期受虐待关系,为减少或预防暴力犯罪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冲动性和攻击性量表、童年期创伤史问卷(Childhood Tmuma Questionnaire.CTQ)及自行编制的在押服刑罪犯一般情况登记表,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00名犯人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然后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暴力犯组的运动冲动性、冲动总水平、躯体攻击性、言语攻击性、愤怒水平、敌意水平、自我攻击水平及攻击性总分等因子得分高于非暴力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暴力犯中无计划冲动性、认知冲动性、冲动总水平和童年期创伤各因子均呈正相关;敌意水平、自我攻击水平、攻击总水平与童年期创伤的五个因子均呈正相关,而躯体攻击性、言语攻击性、愤怒水平与情感虐待、躯体虐待和性虐待呈正相关.结论 暴力犯有明显的冲动及攻击性,更容易失去理智,产生暴力攻击行为;童年遭受虐待可增加个体的冲动、攻击性,从而增加暴力犯罪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暴力犯罪人员的三维人格特征和童年期创伤经历的特点及两者间的关系,为暴力犯罪的心理矫治及其犯罪行为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三维人格问卷、童年期创伤史问卷(CTQ)及自行编制的在押服刑罪犯一般情况登记表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00名对象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根据是否暴力犯罪者分为两组,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最后将TPQ与CTQ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暴力犯罪组寻求刺激维度及NS4因子高于非暴力犯罪组,奖赏依赖维度及RD1、RD3因子低于非暴力犯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余维度及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暴力犯罪组童年期创伤史中的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及躯体忽视等因子分均高于非暴力犯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三维人格量表寻求刺激维度和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躯体忽视均呈正相关(P〈0.05或0.01)),躲避伤害维度和躯体忽视、情感忽视因子呈正相关(P〈0.05或0.01),而奖赏依赖维度则和童年期创伤的五个因子均呈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暴力犯具有冲动、探索、易变、兴奋、脾气急躁、外向和不守陈规等人格特征。童年遭受虐待可增加个体的冲动、攻击性,从而增加暴力犯罪的几率,因而暴力犯心理矫治时要了解其人格特征,结合其童年期的经历才能更加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8.
王丽真  丁丽君  刘开成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3):2976-2977,2980
目的:探讨具有暴力犯罪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MMPI特征,作为精神分裂症暴力犯罪预防的参考依据。方法:对70例司法精神鉴定中为男性精神分裂症具有暴力行为者的MMPI测试结果统计,与140例住院中为男性精神分裂症非暴力者MMPI测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暴力犯罪组与非暴力犯罪对照组在F、Hy、Ma、Si因子得分上有显著差异(P〈0.05),在Hs、D因子分上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暴力组患者在人格上具有与人相处困难,癔病人格,常把注意指向自己,有疑病倾向,不善交际,乏有交往等特点,是发生凶杀案的高危人群,应列为精神疾病患者危险性预测和监控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9.
Mc  Clelland  GT  张永辉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1):951-952
在英国近20年来,快克可卡因的吸食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为此,政府制定了一项国家级计划,并与现行的毒品政策并行。所有A级毒品均有危害人身健康和社会稳定的可能。普遍认为快克南于高成瘾性更易导致暴力犯罪和社会动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成年男性暴力犯罪人员的三维人格特征及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某监狱服刑的400例成年男性罪犯的资料,根据犯罪类型分为暴力组(n=200)与非暴力组(n=200).所有入选者均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