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5篇
  免费   466篇
  国内免费   245篇
耳鼻咽喉   78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195篇
基础医学   378篇
口腔科学   139篇
临床医学   898篇
内科学   585篇
皮肤病学   172篇
神经病学   77篇
特种医学   3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786篇
综合类   2340篇
预防医学   311篇
眼科学   87篇
药学   734篇
  11篇
中国医学   252篇
肿瘤学   994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30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307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400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753篇
  2007年   598篇
  2006年   420篇
  2005年   572篇
  2004年   416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肿瘤突变负荷(TMB)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MIBC测序数据,结合临床数据分析TMB在MIBC中的临床意义,从TMB分组中识别出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进行预后分析;另外采用非负矩阵分解CIBERSORT算法确定免疫细胞与TMB亚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纳入的375例MIBC患者样品中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C > T是最常见的错义突变;TP53、TTN、KMT2D、MUC16、ARID1A基因的突变率较高;与低TMB组MIBC患者相比,高TMB组的患者预后较好(P < 0.01);以KIR2DL4、IL1RL1、SSTR5构建的COX回归模型中低风险组MIBC患者较高风险组预后更佳,曲线下面积(ROC)为0.71;与正常膀胱组织相比,高TMB组的CD8+ T细胞、活化的CD4+ T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表达较高,而在低TMB组中记忆B细胞及未活化的肥大细胞表达比例较高(P < 0.05)。结论:TMB较高的MIBC患者可能在免疫治疗中获得较好的预后,TMB具有预测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的潜在应用价值;还发现了不同组分的免疫细胞在TMB分组的MIBC肿瘤微环境中存在表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CT和MRI对浸润性宫颈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间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浸润性宫颈癌患者。观察浸润性宫颈癌患者术前CT和MRI与浸润性宫颈癌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比较情况,以及两种诊断方式对患者术前分期的符合率。结果 CT在诊断子宫体侵犯和盆腔淋巴结转移与病理学结果的一致性高,Kappa值分别为0. 871和0. 850,在诊断阴道浸润的效果与病理学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值为0. 258; MRI在诊断阴道浸润、子宫体侵犯与病理学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为0. 796和0. 654,在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效果与病理学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值为0. 308。术前MRI在阴道浸润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均高于CT诊断,CT诊断子宫体侵犯的特异度和准确度,及CT诊断盆腔淋巴转移的特异度和转移准确度方面均高于术前MRI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CT在宫颈癌A期的诊断符合率为52. 4%,低于MRI的90.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两者术前诊断方式在宫颈癌B期和C期的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对于浸润性宫颈癌患者的术前诊断的准确度上,MRI要优于CT,且在病理分期上MRI诊断符合度要高于CT诊断,因此,MRI诊断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但是在对浸润性宫颈癌患者进行术前分期的时候,不建议只采用一种诊断技术,建议MRI结合其他影像学诊断技术的术前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水平、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对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行手术治疗的496例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术前病理分级、绝经与否、术前血清CA125水平、有无LVSI、外周血NLR、子宫病变部位特殊与否、术中测量的病灶直径、腹水细胞学检查结果等),统计术后淋巴结转移情况并筛选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随访24~32个月,分析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496例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42例(8.47%)。无淋巴结转移者无瘤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有淋巴结转移者(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CA125水平≥35 U/L、有LVSI、外周血NLR>3.40均为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术前血清CA125水平≥35 U/L、有LVSI、外周血NLR>3.40的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危险性更高,监测上述指标有利于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因宫颈病变行冷刀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及病变残留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09月至2021年04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科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HSIL及MIC的4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绝经状态、孕次、产次、同房出血、不规则出血、家族肿瘤史、HR-HPV感染种类、HPV16/18感染、TCT检测结果、转化区类型、宫颈管搔刮术(endocervical curettage,ECC)结果、病变级别、是否累及腺体与宫颈冷刀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是否相关。同时,对79例进一步行子宫切除术者分析切缘阳性及上述相关因素与术后病变残留的关系。结果:术后切缘阳性与TCT检测结果、转化区类型、病变级别、是否累及腺体、ECC结果有关(P<0.05),其中MIC、累及腺体、3型转化区及ECC阳性是宫颈冷刀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此外,宫颈病变残留与切缘状态及病变级别有关(P=0.001;P=0.038),切缘阳性是子宫切除术后病变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2)。结论:重视宫颈冷刀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个体化干预,是降低切缘阳性和病变残留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腺癌的病理学特点与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住院的133名肺腺癌患者,根据病理诊断分为原位癌28例,微浸润癌45例和浸润癌60例,分析各组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结果浸润癌组患者平均年龄及结节直径大于其他两组;微浸润癌组的平均年龄、结节直径大于原位癌组,三组结节边界、分叶征、毛刺征及胸膜凹陷征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结节直径较大、结节边界不清、分叶征、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提示恶性可能大。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为探究吉西他滨(GEM)膀胱灌注治疗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血清VEGF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2019年6月在玉溪市人民医院接受TURBt治疗的132例NMIBC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GEM组和吡柔比星组(THP组),每组均为66例。两组均行TURBt治疗,GEM组术后立即采取GEM膀胱灌注,THP组术后立即采取THP膀胱灌注。通过对比两组术后灌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并随访1年,监测两组术后0.5年、1年的复发情形;分别在灌注前、灌注后0.5年及1年抽取4 mL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VEGF的水平。结果 GEM组灌注后0.5年、1年复发率低于THP组,复发时间长于THP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灌注后0.5年、1年血清VEGF水平均低于灌注前,两组灌注后1年血清VEGF水平与灌注后0.5年水平相比,处于一个降低的趋势,但GEM组患者灌注后0.5年、1年血清VEGF均明显低于THP组,下降的趋势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M膀胱灌注治疗在NMIBC病人行TURBt后取得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改变了包括肺癌、黑色素瘤等许多肿瘤的治疗情况,并且在一些难治性肿瘤中表现出持久的应答率,然而在部分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表现出无反应及严重免疫相关副作用。为了优化免疫疗法的使用,可能需要多种临床应答的预测性标志物。本研究回顾了几种潜在有效生物标志物的可用数据,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中PD-L1的表达,提示其是一种临床疗效的良好预测标志物;且PD-L1表达阴性者经免疫治疗后仍可获益。PD-L1表达在肿瘤内是动态和异质性的:在原发性灶和转移灶之间或在穿刺标本和大体标本之间表达不一致。肿瘤突变负荷与新抗原的高比率可获得持久获益。外周血标志物也可作为潜在标志物,增加的绝对淋巴细胞计数(ALC)与疾病控制和生存显著相关。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旨在讨论抗PD-(L)1与抗CTLA-4 免疫治疗相关标志物研究现状,为临床运用提供指导,以便能够准确筛选出从这些治疗中获益更多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神经浸润(perineural invasion,PNI)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 00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病理标本中有无PNI将所有患者分为PNI阴性组和PNI阳性组,分析PNI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结果  1 007例胃癌患者中PNI阳性120例,阳性率为11.9%。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脉管癌栓是PNI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肿瘤大小、根治度、TNM分期、术式、癌结节、脉管癌栓、PNI、术前CA19-9及CEA水平与胃癌患者预后相关。PNI阴性和PNI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6.6%和3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orrmannⅣ型、TNM分期、根治度、癌结节和PNI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分层分析显示,PNI仅对Ⅰ、Ⅱ和Ⅲa期胃癌预后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PNI是胃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可作为Ⅰ、Ⅱ和Ⅲa期患者预后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