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楼梦》第五回在贾元春的“判词”中提及了香橼,在第四十一回写有:“那大姐因抱着一个大柚子玩的,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便也要佛手。”第七十二回里,写到有种古玩叫“腊油冻的佛手”。“腊油冻”是一种名贵的石料,属于浙江青田石的一种,十分罕见名贵。曹雪芹在同一部书中前后提及了香橼和佛手两种水果。后人多将此两种水果混为一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枸橼、香橼和佛手柑视作同一种东西。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建立疏肝苦荞茶的最佳水提及制备工艺,同时建立HPLC法测定其芦丁含量,使得苦荞茶的开发有一定的基础依据。方法: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干膏得率作为指标进行正交实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疏肝苦荞茶提取工艺的影响,评价疏肝苦荞茶水提最优工艺。采用最佳水提工艺提取药液并吸附于苦荞上,考察疏肝苦荞茶最佳成型工艺。采用HPLC测定疏肝苦荞茶中芦丁含量。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8,提取时间1.5 h,提取次数为3次;制备工艺最佳吸附比为1∶1.5;疏肝苦荞茶所含芦丁含量为3.14 mg/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精密度RSD小于2%,疏肝苦荞茶供试品在10 h内稳定,建立的方法重复性良好。结论:实验得出的提取、制备工艺稳定,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为疏肝苦荞茶的制备与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佛手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swingle的干燥果实。香橼为芸香科植物枸橼Citrus medica L.或香圆Citrus wilsonii Tannaka的干燥成熟果实。二者均为芸香科植物果实,古代常将二者相混,《逢原》始将二者分列。二者均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尤其在肿瘤放化疗后引起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胃肠副反应的治疗中具有显著作用,但香橼的化痰止咳之力强于佛手。两药在临床使用中容易引起混淆,为能正确区别,现将2种药材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4.
5.
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不同时期,各个地方对佛手的称呼也不尽相同。佛手名称的由来佛手在中国宋朝时期就已有栽培,晏殊《佛手花》诗曰"丹葩羔漆细馨浮,苍叶轻排指样柔。香案净瓶安顺了,还能摩顶济人不。"适用于居室案头欣赏。相传为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安溪金榜骑虎岩的一位老和尚,用茶树枝条嫁接在香橼上而得(见庄灿彰《安溪茶  相似文献   
6.
张静生教授认为药对是处方用药之主干,排兵布阵之良将,组成虽简单,但具备中药配伍基本特点,是许多方剂隐含的规律性特征与辨证施治内涵体现,在药物配伍中占重要位置;准确辨证是合理选用药对基础,"对药作用即辨证法中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实践"。治疗冠心病张师常用远志-石菖蒲-心虚夹痰、心窍蒙闭;佛手-香橼-气滞心痛、胸闷短气;延胡索-川楝子-热厥心痛、或作或止、久不愈者;菊花-羌活-心气不足、心阴亏损、气滞血瘀;太子参-麦冬-气阴两虚。张师指出合理应用药对可减少盲目性,提高组方水平和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及有效性,使药力增强,或减轻、消除毒副作用,或纠正偏烈之性、抑其所短、专其所长,或相互作用产生与原药各不相同的特殊效果、扩大治疗范围,功用胜于单味药,也绝不是二味药物简单随机组合。  相似文献   
7.
佛手的传统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手作为传统的药食两用的中药,在我国栽培和应用历史悠久,不仅具有较高的药用、食疗价值,同时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有关佛手的提取工艺、化学成分、质量标准、生物活性等现代研究报道较多,但对其本草考证的叙述较少,且古代本草著作中对佛手的相关记载模糊、品种来源混淆,曾出现药材混用现象。该文通过系统查阅中国古代本草、医药典籍和现代著作,对佛手的名称、原植物形态、产地、性味归经、功效及用法进行本草考证,以期正本清源。研究发现佛手在历代本草著作中常以"香橼""枸橼""柑橼""香圆"和"佛手柑"等名称出现,明清之后逐渐明确"香橼"即"枸橼",与"佛手(柑)"为不同品种,故将二者分列陈述。从古至今佛手的产地相对稳定,主产于闽、广、赣等长江以南地区。古今对于佛手性味归经和功能主治的认识基本相同,认为本品性温无毒,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等功效。关于佛手的炮制方法仅见"新瓦焙为末"和"蒸露",同时偶见"入药以陈久者良"的记载。该文为中药佛手的深入研究、资源开发及综合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芸香科柑橘属植物香橼(Citrus medica L.)是一种常见的食药兼用植物,其从果实到叶、种子和花富含挥发油类、黄酮类、香豆素类、生物碱类等多种活性化学物质,具有抗氧化、抑菌、抗糖尿病、降血脂等多重功效。文章总结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香橼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旨在为云南香橼药用价值的充分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历代本草、医籍、方书、经史等各类古代文献,结合近现代相关研究资料,对古代经典名方中所用柑橘属皮用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变迁情况逐一进行考证,系统梳理了该类药材的历史发展过程,为不同历史时期含该类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历代橘皮主流基原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但各地根据地理气候条件差异而呈现品种不同的现象。宋代根据橘的采收时间不同而有了青皮、陈皮之分,前者因药性酷烈而常用醋制,又因青皮划成四瓣而称莲花青皮。南北朝起便有橘皮去白的加工方法,宋代称此加工品为橘红,直至明代始将橘红作为单独一味药材列出。橘皮的道地产区在南北朝时期为"东橘",到唐宋时期推崇浙江温州、闽南地区,明代则开始以广东为道地,清代集中在以广东新会一带为佳。化橘红始于清代,原特指化州所产的橘红,其药性强于普通陈皮,为柚的变种化州柚Citrus grandis var.tomentosa,产量不足时用柚皮代替,因此现化州柚和柚均作为化橘红基原。药材香橼原以"枸橼"为正名被附于《本草经集注》豆蔻条下,《本草图经》将其归于橘柚条下,主流基原均为枸橼Citrus medica,至明代《滇南本草》才将其以香橼之名列出,基原也增加香圆Citrus wilsonii。药材佛手首载于《滇南本草》,其基原Citrus medica var.digitata作为枸橼Citrus medica变种。经典名方中涉及柑橘属皮用药材可依据此考证结论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0.
药用佛手与其混淆品之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玉茵  孟江  焦丽萍 《中医研究》2002,15(5):F003-F003,F004
佛手为中药理气之常用药 ,此药材与佛手瓜片、香橼片在外观上极为相似 ,易于混淆。笔者在此简述三者之异同 ,以便大家将其鉴别开来。1 佛 手本名佛手柑 ,异名佛手香橼、五指柑。始载于滇南本草[1] 。基源 :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实 ,主要产区为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安徽等地[2 ] 。药材性状 :佛手柑片为类椭圆形或卵圆形的薄片 ,常皱缩或卷曲。长 6~ 10cm ,宽 3~ 7cm ,厚 0 2~0 4cm。因其果实先端呈于指状分裂 ,故名佛手。外皮黄、绿色或橙黄色 ,有皱纹及油点。果肉浅黄白色 ,散有凹凸不平的维管束。顶端稍宽 ,常有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