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征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介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雪威  南红梅 《新中医》2005,37(5):14-15
南征教授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是疾病迁延,气阴两伤,阴损及阳,渐致血脉瘀阻,积聚日久,毒随邪生,毒损肾络而成,毒损肾络为本病核心。以益肾解毒通络为治法,用药主张根据疾病的特点及不同阶段,灵活选方用药,为治疗糖尿病肾病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消渴肾病即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日久致肾小球弥漫性硬化的特异性肾损害,亦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吾师南征教授认为,消渴肾病的发生是消渴迁延,气阴两伤,阴损及阳,渐致血脉瘀阻,积累日久,毒随邪生。毒、虚并存,正邪(毒)交争是消渴肾病的基本病理,毒损肾络,肾元亏虚,肾之体用俱病是消渴肾病迁延难愈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南征应用辛味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南征运用辛味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经验。南征在临床实践中以解毒通络保肾汤为基础,通过辨证论治,加减灵活运用辛味药,对治疗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南征教授将糖尿病肾脏疾病归纳为中医的“消渴肾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南征教授总结消渴肾病的长期诊疗经验,结合中医理论,提出“玄府-毒邪-肾络”理论。认为其基本病机在于“玄府郁闭-浊毒内生-肾络损伤”,制定了开玄解毒,通络益肾法,治疗上自拟消渴肾安汤加减,结合外用灌肠,增强解毒祛瘀、泄浊导邪之功,疗效确切。文章将其多年临证经验梳理总结并佐以验案说明,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5.
南征教授从毒损肾络立论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导师南征教授系吉林省名老中医,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常委、消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吉林省中医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师古而不泥,创新不离宗,临证变通,学验俱丰.尤其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与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糖尿病肾病率先提出了"消渴.肾病"的中医病名,主张从"毒"论治而创立了"毒损肾络"的病机理论,制定了解毒通络保肾法治疗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的方法,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师从南征教授,受益匪浅.现将其从毒损肾络立论治疗消渴肾病的经验浅析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6.
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征教授对于糖尿病肾病的论治,首次以消渴肾病命名,并提出"毒损肾络"病机学说,认为毒邪从气街处侵入肾络,久而损伤肾间动气发为消渴肾病。  相似文献   
7.
8.
目前,我国糖尿病(消渴病)人数已经攀居世界首位,数量日益上升,现已增加到1.1亿人。消渴及并证等中医疑难危重证的管控、防治和教育工作已成为医学界的重要课题。在中医经典理论的指导下,依据《灵枢·师传篇》等多篇中医经典理论,并结合50余年的临床经验,创新性地提出治疗消渴及并证等中医疑难危重证的综合诊疗管控有效机制"一则八法"。临证中强调中医治病必求于本,做到"读经典,跟明师,多临床",谨守一则,活用八法,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因证立法,以法统方,按方遣药,治病治本,形成管控疾病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10.
正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糖尿病的并发症众多,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微血管疾病之一。糖尿病患者患病十年后,近50%并发糖尿病肾病,且比例逐年升高,已成为临床上多发、疑难重症。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南征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