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8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6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47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3篇
  1970年   1篇
  1968年   5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Recent focus on the neonatal intestinal microbiome has advanced our knowledge of the complex interplay between the intestinal barrier, the developing immune system, and commensal and pathogenic organisms. Despite the parallel role of the infant skin in serving as both a barrier and an interface for priming the immune system, large gaps exist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fantile cutaneous microbiome. The skin microbiome changes and matures throughout infancy, becoming more diverse and developing the site specificity known to exist in adults. Delivery method initially determin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utaneous microbiome, though this impact appears transient. Cutaneous microbes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immune system development,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neonatal period, and microbes and immune cells have closely intertwined, reciprocal effects. The unique structure of newborn skin influences cutaneous microbial colon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ermatologic path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antile skin barrier and cutaneous microbiome contributes to future skin pathology. Atopic dermatitis flares and seborrheic dermatitis have been linked to dysbiosis, while erythema toxicum neonatorum is an immune respons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normal bacterial skin flora. Physicians who care for infants should be aware of the impact of the infantile skin microbiome and its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athology.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skin microbiome will lead to mor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ediatric skin disease.  相似文献   
2.
1962~1986年25年间,经尸检病理确诊的29例新生儿肺出血,以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为主,生后一周内发病者27例。本组20例有窒息史,口鼻有血性分泌物流出者17例。本文描述了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以及对新生儿肺出血的病因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甲状腺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 将63例随机分为甲状腺素治疗组(简称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甲状腺素片每天4~6mg/kg口服,疗程1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61.3%,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复温时间分别为7.0±3.7h、16.5±11.2h,硬肿消退时间分别为4.1±1.9天、6.9±3.1天,住院时间分别为6.9±3.1天、9.8±4.6天,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缩短,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新生儿硬肿症使用甲状腺素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且使用方便,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胎儿宫内窘迫对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宫内窘迫的新生儿神经行为,以探讨宫内窘迫与新生儿神经行为表现、预后的关系。方法:用NBNA神经行为20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宫内窘迫新生儿60例与正常新生儿60例比较,测定总分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窘迫组中41例无窒息者与正常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1),窘迫组中19例有窒息者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更为显著,急性窘迫38例与慢性窘迫22例之间也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胎儿宫内窘迫影响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5.
围产期窒息新生儿脐血中血气分析及电解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围产期窒息新生儿脐血中血气分析及电解质的变化。方法:根据诊断标准将新生儿分为围产期窒息组和对照组。在新生儿娩出后,胎盘未娩出前从近胎盘侧抽取脐动脉血约0.5ml,采用美国I-STAT公司生产的血气分析仪,在抽取脐血3min之内检测血气及电解质。结果:围产期窒息组与对照组相比pH值、PO2明显降低,而PCO2则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此同时两组相比K、Na、Ca^2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结合Apgar是判断胎儿新生儿缺氧缺血的敏感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头位难产的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窒息风险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头位难产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风险关系。方法 :应用头位分娩评分法对 135例足月单胎头位难产初产妇进行评分 ,按评分分组处理。结果 : ≤ 8分 ,剖宫产率 10 0 % ,新生儿窒息率 16 7%。 9分 ,10分 ,11分3组分娩方式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3组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评分≤ 9分者应放宽剖宫产指标 ,评分 10分者应作短期试产。评分 >10分者大胆试产 ,阴道分娩不因评分低而增加新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臀位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477例单胎初产臀位新生儿Apgar评分与孕周、体重、先露类型、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 臀位早产儿、过期儿、体重〈2kg及阴道分娩的臀位新生儿容易发生窒息(P〈0.005,P〈0.01)。体重≥2000g4组间Apgar评分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臀位选择 在37~41^+6孕周,估计新生儿体重≥2000g时分娩较合适;及早发现足先露、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与季节的关系,寻找不同季节的主要致病因素。方法 按春夏秋冬四季进行统计,找出各季节主要的致病因素。结果 总体上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冬春季多于夏秋季,其比为3:2。早产为主要致病因素,在一年四季中均占有较高比例(65.23%),感染和窒息是夏秋季新生儿硬肿症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夏秋季硬肿症患儿合并感染或窒息的比例明显高于冬春季(P>0.05)。结论 寒冷损伤是新生儿硬肿症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异血光量子疗法治疗新生儿硬肿病的效果。②方法对硬肿病病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异血光量子疗法治疗。③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2%,病死率8.8%;对照组总有效率52.9%,病死率为32.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0.2,4.4,P<0.05,0.01);治疗组自由基代谢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3~3.32,P<0.05,0.01)。④结论异血光量子疗法治疗新生儿硬肿病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率上升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剖宫产率上升对新生儿窒息率、窒息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1994年~ 1999年剖宫产数按剖宫产率分成三个阶段 ,新生儿窒息率同步分组 ,对各阶段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逐阶段上升 (分别为 10 .5 3 %、2 5 .60 %、3 9.71% ) ,各阶段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新生儿窒息率逐步上升 ( 6.88%、7.61%、9.0 6% ) ( P>0 .0 5 ) ;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逐步上升 ( 4 .0 0 %、8.11%、12 .2 2 % ) ( P<0 .0 5 ) ;剖宫产窒息儿病死率逐渐上升 ( 0、1.67%、3 .3 3 % ) ( P<0 .0 5 ) ,新生儿窒息程度无明显改善 ( P>0 .0 5 )。结论 :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 ,加强孕产期监护 ,提高产科医生技术水平 ,才能做到低剖宫产率、低新生儿窒息率、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