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香与文明 国外有一种说法: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与它人均使用香精香料的数量成正比。这里说的“文明”自然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呢?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情感交流的心理需要也日益增加。作为人类健康的卫士,护士如何去满足患者的情感需求,从而促进其恢复就显得尤为必要。当然,这首先要求护士必须具备相当的情感能力.而护士情感能力的培养可从护生时代开始,这已逐渐被广大的护理教育者所认识。  相似文献   
3.
开展医德医风讲评的重要性。是贯彻上级指示精神,纠正行风时弊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地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整体上看是好的,但也出现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有的同志爱伤观念不强,敬业爱岗意识不浓,对待病人态度不好,诊断观察病情不细,主动服务不到位,摆不正医患关系,总认为病人有求于我,对待病人有一种恩赐思想。还有的收取病人“红  相似文献   
4.
建设和谐医院,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努力使医院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处于有序发展的状态,保持和谐的医疗秩序和医疗环境。这既是新形势下医院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医院发展的基本目标。近年来,我院以深化院务公开工作为抓手,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公正便民、文明服务、廉洁行医为基本要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和“以职工为主人”这两个重点,紧紧围绕医院重大决议、医院财务收支、医疗收费价格、患者费用明细、药品器械采购、干部任免调动、人员录用解聘、职称评聘考核、违规处罚结果、基建项目购材等“十公开”工作,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医院和谐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5.
《自我保健》2012,(10):1-1
老祖宗们靠打猎、采摘野果果腹,却少有疾病。瑚代人享受着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却在忙忙碌碌的工作和生活中透支着健康,以致颈椎病、腰椎病、内分泌紊乱、心悸、脱发、头痛、便秘等现代疾病追随左右;而食欲不佳、易疲劳、乏力、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烦躁、抑郁、嗜睡、失眠等“亚健康”症状,更是如影随形。  相似文献   
6.
王玉梅 《大众健康》2012,(11):98-99
遗憾的是随着物质文明的迅猛发展,不少人出门坐车,上班坐办公室,大大减少了晒太阳的机会,务必改弦更张才是,应保证每天半小时日光浴。  相似文献   
7.
我们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生活体验:衣柜里的衣服已经满满当当,但看到一件中意的新衣服时,仍然克制不住购买的冲动;面对数十套衣服,出门的时候,却依然找不到一件可穿的;家里的物品都快泛滥成灾了,但看到大减价信息时,还是忍不住买回一大堆东西……  相似文献   
8.
先进的生活方式和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创造了物质文明,改善了人们的工作环境,冬暖夏凉,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也给人体健康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机不但在办公楼、大饭店里广泛使用,而且已进入了千家万户。夏季人们普遍使用空调,但是  相似文献   
9.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护理教授袁剑云博士于1991年引入我国的新的护理模式。其主要思想是树立以病人为中心,创优质服务。这也是目前我国医院护理改革的方向。整体护理模式在医疗过程中占据着其它方法无法替代的位置;是提高治愈率与成功率的关键。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生命质量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这使护理工作的范围已扩展到对人的全部生命过程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健康问题的照顾,因而整体护理已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在日益增强.在口腔门诊患者中,保存和修复再利用残冠、残根的需求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