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研究结果表明附子煎剂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部炎症,甲醛所致大鼠脚跖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切除双侧肾上腺的大鼠,附子煎剂对甲醛所致的足跖肿胀仍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附子具有抗炎症作用,且附子的抗炎症作用与肾上腺系统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梅笠草提取物的抗炎及镇痛作用 .[方法 ]采用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壳肿胀的方法 ,测定耳片的肿胀度 ;用冰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 ,测定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 .[结果 ]梅笠草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壳肿胀有抑制作用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同时能减少冰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梅笠草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急性炎症和抗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广痛消泡沫气雾剂对大鼠肛门水肿模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56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广痛消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每组8只.SD大鼠用0.16ml巴豆油混合液致肛门水肿,6h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直接处死,广痛消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给予大、中、小剂量广痛消泡沫气雾剂,阳性对照组给予消炎痛栓,阴性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间隔6h再次给药后处死,取肛周组织,用ELISA法测定TNF-α和IL-6的含量.[结果]广痛消大、中、小剂量组TNF-α和IL-6的含量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消痛大、中、小剂量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痛消泡沫气雾剂对大鼠肛门水肿具有明显抗炎、消肿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癀片的临床新用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新癀片近年来的一些临床新用途. 1 主要成分与制剂 肿节风、三七、人工牛黄、猪胆汁膏、肖梵天花、珍珠层粉、水牛角浓缩粉、红曲等.片剂:每片0.32 g. 2 药理作用 新癀片口服给药,在57.5~460.0 mg/kg剂量范围内,对实验动物的急性和慢性炎症(巴豆油鼠耳水肿、角叉菜胶足肿、佐剂关节炎)都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实验动物的化学刺激和物理刺激引起的痛反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实验动物的非感染性发热有明显的退热作用,其最小剂量为57.5mg/kg,显示起效快,有效作用时间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结果表明附子煎剂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部炎症、甲醛所致大鼠脚跖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切除双侧肾上腺的大鼠,附子煎剂对甲醛所致的无跖肿胀有明显抑制.提示附予具有抗炎症作用,且附子的抗炎症作用与肾上腺系统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6.
龙脑和异龙脑抗炎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巴豆油中游离型和结合型亚油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巴豆油的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条件:Kromasil 100-5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甲酸(80:20),等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10 nm。结果巴豆油中亚油酸在0.04~0.68 mg m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6.000×106X+6.916×104,r=0.999 7,n=7),平均回收率为98.0%(游离型)和98.5%(结合型)(n=6)。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为巴豆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巴豆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徐乃焕 《中药材》1995,18(6):308-310
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了巴豆油-β-环糊清包合物(下称包合物),以正交试验考察了影响包合效果的因素。包合物中巴豆油含量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经紫外吸收光谱、薄层层析、粉末X射线衍射法鉴定,巴豆油与β-环糊精(下称β-CD)确已形成包合物。  相似文献   
9.
佩兰挥发油药理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ig给药实验证明:干、鲜佩兰挥发油对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廓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随剂量增加而增强;在等毒性剂量下,鲜佩兰挥发油的抗炎作用比干佩兰挥发油强。体外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干、鲜佩兰挥发油对人的唾液淀粉酶活性均有增强作用;在等体积药物作用下,鲜佩兰挥发油的作用大于干佩兰挥发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巴豆油诱发大鼠肉芽囊渗出液无细胞上清和炎性白细胞中PGE_2和PGF_2α含量,并探讨了电针刺激对PGE_2和PGF_2α含量及其比值变化的影响,证明电针刺激的抗渗出作用至少与电针刺激降低FGE_2/PGF_2α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