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02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19篇
综合类   163篇
预防医学   218篇
药学   43篇
  3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输卵管妊娠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妇科急腹症。输卵管妊娠如能在包块尚未破裂前早期诊断,其相关的病死率大大降低。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方式有很多,无论哪种治疗方式,都会导致患者生育功能的下降。临床中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选择哪种治疗方式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生育功能并减少并发症仍是有争议的话题。近年有学者做了大量研究比较输卵管妊娠不同治疗方式的并发症及其对患者未来生育前景的影响,甚至提出更新的治疗方式以弥补传统治疗方式的不足。现就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方式、并发症及对未来生育的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40岁以上高龄女性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妊娠结局,旨在为高龄女性提供生育咨询以及为改善高龄女性个体化辅助生殖治疗结局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我院生殖中心2015年1月—2017年12月女方年龄≥40岁且使用自身卵子行体外受精的共2 467个治疗周期资料,对各项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岁及以上行辅助生殖治疗的患者,随着女性年龄增加获卵数明显减少(40~48岁女性平均获卵数分别为2.97、 2.69、2.17、2.01、1.77、1.61、1.68、1.29和1.00,44~48岁与40~43岁依次组间比较均P<0.05),尤其是44岁以上女性胚胎发育潜能明显降低(40~48岁囊胚形成率分别为48.90%、43.72%、33.67%、34.29%、24.39%、21.14%、26.32%、16.67%和0%,44~48岁与40~43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共有518个周期行新鲜胚胎移植,结果显示,随女性年龄增加,临床妊娠率(40~48岁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6.92%、21.15%、20.79%、10.96%、18.87%、11.11%、5.88%、0%和0%,43~48岁与40~42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种植率(40~48岁种植率分别为23.65%、19.51%、17.70%、8.54%、7.49%、10.81%、5.56%、0%和0%,43~48岁与40~42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和活产率均显著降低(40~46岁活产率分别为18.46%、10.58%、9.90%、5.48%、5.66%、2.78%和5.88%,43~46岁与40~42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43岁以上者结局更差。44岁以上女性自然流产率明显增高(40~45岁流产率分别为31.43%、50.00%、52.38%、50.00%、70.00%和75.00%,44~45岁与40~43岁组间依次比较均P<0.05)。46岁女性仅1例妊娠并分娩,47岁和48岁女性均无成功妊娠。与抗苗勒管激素(AMH)>1.0 ng/mL组相比,AMH≤1.0 ng/mL组妊娠率、种植率及活产率均显著下降(27.04% vs. 14.74%,22.99% vs. 13.50%,15.88% vs. 7.37%;均P<0.05),流产率明显升高(41.27% vs. 50.00%,P<0.05)。结论:≥40岁高龄女性随年龄增长生育力逐渐降低。40~43岁年龄段女性助孕仍有一定的价值,尤其是卵巢仍有一定储备者(AMH>1.0 ng/mL),但44岁以上女性原则上不再建议ART助孕,对于46岁以上卵巢功能衰竭的女性强烈建议卵子捐赠或收养。  相似文献   
3.
精索静脉曲张症不育患者结扎术前后精液质量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志强 《广西医学》2002,24(6):791-792
目的:了解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对精索静脉曲张症不育患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对近三年我院诊治精索静脉曲张症不育患35例,术前、术后精液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患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及正常形态精子均明显改善。结论: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能提高精索静脉曲张症不育患的生育力。  相似文献   
4.
新的研究提示,男性精子计数较低不一定是妇女不孕的原因。根据这些发现,研究者建议将长期用作男性生育或不育分类的实验室标准做一些改变。 目前,许多实验室确定男性是否有生育能力,都是参照50年前由WHO制定的指导原则。这些原则指出“正常”的精子样本应为每毫升精液中至少含有2000万个精子,并且至少有50%的精子是活动的。  相似文献   
5.
补肾调肝方治疗特发性少精症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补肾调肝方治疗特发性少精症30例,同时设单纯补肾方20例做对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子数及生育力改变情况。结果:30例补肾调肝方组总有效率为73.3%,单纯补肾方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精子密度和生育力指数分别为:13.97±4.49,43.81±11.25;12.41±7.02,32.88±9.84。4.21±3.61,10.72.81±9.46;4.62±3.78,5.67±4.18。结论:补肾调肝方和补肾(五子衍宗丸)方对提高特发性少精症患者精子数皆有明显疗效,但补肾调肝方在提高特发性少精症患者生育力方面明显优于补肾(五子衍宗丸)方。  相似文献   
6.
几种精子检测方法综合分析评估男性生育力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种精子检测方法综合分析评估男性生育力的意义岳利民何亚平张金虎陈涛本研究通过对精子功能多项检测指标的综合分析,评价这些指标用于判断男性生育力的意义。一、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两组实验对象分别为生育组与不育组。生育组为27例健康已有生育历史的青壮年男...  相似文献   
7.
8.
9.
脾虚和肾虚雌性大鼠生育能力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为系统观察脾虚和肾虚雌性SD大鼠的生育能力,将大鼠随机分为:脾虚组、脾虚复健组、肾虚组、肾虚复健组、正常组。脾虚组和肾虚组分别按常规方法用利血平和羟基脲制成脾虚模型和肾虚模型。虚证动物模型出现与人类相似的症状:动情周期紊乱,甚至消失;生殖器官萎缩;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下降;子宫腺体数目减少,卵巢次级和成熟卵泡数减少,生育能力下降。而肾虚大鼠上述变化更显著。用四群子喂饲脾虚模  相似文献   
10.
多普勒超声测定精索蔓状静脉管径与生育力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群  燕山 《男性学杂志》1994,8(4):216-218,2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