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95篇
妇产科学   96篇
基础医学   48篇
临床医学   297篇
内科学   6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664篇
预防医学   299篇
药学   452篇
  5篇
中国医学   8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 孕产妇尿失禁(UI)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了女性生活质量。研究表明,盆底肌训练是UI有效的防治手段,本研究前期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RCT),结果发现相比于常规宣教,基于移动医疗APP的盆底肌训练并未显现出预防优势,其原因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目的 本研究拟对一项基于APP的妊娠期盆底肌训练的干预研究的阴性结果进行探索性分析,旨在探讨产后UI预防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获益的亚组人群。 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前期开展的一项RCT,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0年6—10月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产科门诊招募了126例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有爱屋"APP进行尿失禁自我管理,干预周期为2个月。产后42 d随访时收集两组产后相关资料,包括产后42 d UI发生情况。以产后是否发生UI为结局指标,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混杂因素及其与干预方式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产后UI发生的影响。针对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进行分层分析,探讨是否存在能从APP干预中获益的亚组人群。 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阴道分娩史、入组时存在UI、Broome盆底肌自我效能量表(BPMSES)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组时存在UI是产后发生UI的危险因素〔OR=15.897,95%CI(4.724,53.495),P<0.001〕;BPMSES得分与干预方式的交互作用可影响产后UI的发生〔OR=1.034,95%CI(1.017,1.051),P<0.001〕。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入组时存在UI症状的孕妇,干预组产后U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18,P=0.041);入组时不存在UI症状的孕妇,两组产后UI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9,P=0.284)。 结论 推荐有UI症状的孕妇使用"有爱屋"APP或许可预防产后UI的发生。而对于妊娠期没有UI症状的人群使用"有爱屋"APP预防产后UI发生的证据尚不充分。另外,不管有无UI症状,盆底肌训练自我效能高的孕妇有望从APP干预中获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降低围生期抑郁的发生率,提高孕产妇的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早孕妇女,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以期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减轻心理负担和躯体症状,对具有抑郁倾向的孕产妇实施孕产期干预,以期降低围生期抑郁的发生率。结果N量表分值〉60分或〈40分者,围生期抑郁症发病率明显,较N量表分值在40—60分之间者高;E量表分值〉60分或〈40分者围生期抑郁症发病率明显较E量表分值在40一60分之间者高;P量表分值〉50分者围生期抑郁症发病率明显较P量表分值在〈50分者高。及时根据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结果中各分最表分值进行干预,可明显降低围生期抑郁症的发病率。结论通过对早孕妇女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后进行大约为期1年的跟踪随访,结果表明,根据艾森克个性问卷中各量表值,针对不同心理状态的孕妇在产前教育、孕期产检、住院分娩、产后护理时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可以降低围生期抑郁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杨晓红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4):F003-F003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妇幼保键的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为了解郑州市市区围生期保键现状,根据郑州市卫生局下发的《郑州市地段医院围生期保健门诊标准》,于2003年11月组织有关专家,对市区地段医院围保门诊进行了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指征变化与剖宫产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剖宫产1229例进行指征变化分析,明确影响剖宫产率的主要因素。结果:剖宫产率达44.68%。影响剖宫产率的主要指征;胎儿窘迫516例(41.98%)。脐带绕颈157例(12.77%)。巨大儿97例(7.89%)。社会因素76例(6.18%)。新生儿窒息71例(5.81%)。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做好围产期的宣教,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
安福成 《北京医学》2005,27(8):487-487
患者女,24岁,剖宫产术后10d,因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低热,咳嗽1周,于2005年4月7日入院。查体:T38℃BP120/70m m H g;口唇发绀;右下肺呼吸音低,少许湿口罗音;心率116次/m in,律齐;二尖瓣区Ⅲ级收缩期杂音,心脏向左扩大;双下肢凹陷性浮肿。胸部X线示右下肺炎,心脏扩大。心电图示ST  相似文献   
6.
围生期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明昌 《中国医刊》2004,39(10):5-7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及出生缺陷中,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已跃居首位,目前国内外均已重视并开展了先心病的宫内筛查和出生后的早期诊治,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基层医院发生于围生期的产妇大出血,经各种保守方法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急诊子宫切除是抢救病人生命的一种有效方式。我院从1995年1月~2006年1月施此术47例,现将这些病例做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葡萄糖对围生期脑缺氧缺血损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葡萄糖不仅是人类(包括动物)在生理条件下维持脑代谢活动的极其重要和唯一的有机能量物质,也是提供胎儿和新生儿脑发育和脑代谢活动的重要物质。研究显示,因缺氧缺血(HI)引起葡萄糖供应中断,是导致不可逆脑损伤的关键原因,因而葡萄糖在围生期脑缺氧缺血损伤(HIBD)中的作用已日益受到关注。全面深刻了解葡萄糖在围生期HIBD中的作用,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该病的认识,也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院2002~2006年共收治双胎或多胎妊娠围生期合并脑梗死患者4例,均为因不孕不育而采用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即试管婴儿技术而怀孕。本研究对辅助生育技术后双胎或多胎妊娠围生期合并脑梗死,包括血栓形成、血栓栓塞及动脉痉挛(不包括羊水栓塞、空气栓塞和产科感染性栓塞所致的脑组织局部缺血)进行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围生期心肌病的监测及处理。减少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围生期心肌病的产科临床资料。就围生期心肌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作了阐述。结果 9例围生期心肌病占同期产妇13846的0.065%,初产妇7例,经产妇2例,3例发生于产前,6例发生于产后。结论 对于高危人群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加强孕期及产后监测及处理,适时终止妊娠,以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