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6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研究状况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rimean Congo hemorrhagic fever,CCHF)(在中国称新疆出血热)因感染CCHF病毒引起,是中国目前已经发现的4种虫媒病毒性传染病之一。CCHF病毒经蜱传播,是自然界中尚未引起人们注意的在蜱→非人类脊椎动物→蜱之间循环的地方性动物传染病。人被带病毒蜱叮咬、接触感染动物内脏和皮毛、密切接触患者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本病。临床表现除具有一般病毒性出血热的基本特点外,以消化道出血、鼻腔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点和出血斑为特征。有关CCHF病毒的传播和致病机理及其基因结构和遗传变异的研究,使本病的病原特点、传播和流行分布得到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分析四川省是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1984~1986年对该省西北部8个县的犬和喜马拉雅旱獭血清6226份应用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进行了鼠疫血清学检查,查出阳性39份,结合既往流行史和动物、昆虫等资料,初步认为石渠、色达县境内旱獭种群中存在鼠疫,在德格、甘孜、炉霍、若尔盖、阿坝的旱獭中可能也有存在。对壤塘的监测结果虽然全为阴性,但考虑监测样品少和该地有疑似鼠疫病史,故有待继续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我国动物源性传染病防制中部门间合作现状及问题,探索有效的多部门合作机制。方法定性定量研究相结合,通过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小组讨论、关键人物访谈等方法,对相关部门合作现状及问题进行调查。结果动物源性传染病防制主要参与部门是卫生、农业部门,各部门工作深度和介入程度不同,部门间信息尚未实现共享。政府对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基层部门防疫经费严重短缺。政府应利用权力和决策优势,加强对多部门合作的领导和监管,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结论动物源性传染病防制应以政府主导,卫生、农业部门为主,多部门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4.
成进,1956年2月出生于新疆和田,1982年毕业于新疆农业大学畜牧系兽医专业,1982年6月被分配到乌鲁木齐市兽医院从事动物检疫和畜禽疫病诊断工作。1984年6月调入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从事动物传染病防治研究工作。2002年晋升为研究员。任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重大疫病防控指挥部专家组组长、新疆畜牧科学院学术委员、兽医研究所传染病研究室主任、新疆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相似文献   
5.
尽管卫生专家早就郑重发出警告说。禽流感是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健康威胁之一。但是,许多国家、许多人,都只是把禽流感看做一种类似于“鸡瘟”的动物传染病,认为它距离人类甚远。直到最近以来,世界各国才开始意识到,禽流感在人群中大规模爆发,并非只是一种遥远的警告。而是“随时都可能实现”的梦魇。  相似文献   
6.
疫苗已有几百年历史了,在人们的既定印象中,疫苗是对控制人类和动物传染病起到预防作用的一类生物制品。它主要通过免疫健康机体激发其自身的主动免疫,从而产生中和抗体抵抗病原的侵染,因此,传统的疫苗对免疫低下的机体及己发病的个体无效。针对这些人群,如果能研制出一种可打破机体免疫耐受,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7.
人医与兽医:构架中国人兽共患病有效防控的桥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兽共患病是指脊椎动物和人类之间自然传播和感染的疾病,它是由微生物和寄生虫等可以在人兽问互相传播的病原体所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总称。人兽共患病分布广泛,可源于与人类密切接触的家畜、家禽和宠物,还可源于远离人类的野生动物。既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又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据统计,目前已知的人兽共患病共有250多种,中国已证实的人兽共患病有90多种;人类传染病的60%来源于动物,而50%的动物传染病可以传染给人类。加之近年出现的SARS、疯牛病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在全球暴发和蔓延,使得人兽共患病已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辽宁营口地区人兽共患的一种绦虫病病原形态及其分类研究结果。标本采自辽宁的人体和猪、褐家鼠。依据形态学研究结果,将该虫确认为柯洛氏伪裸头绦虫(Pseudanoplocephala crawfordi Baylis,1927)。褐家鼠作为该虫自然保虫宿主系首次记录。该虫在辽宁发现,是迄今最北界的新分布区记录。近60年来对该虫的分类众说不一,文中针对这一现状作了讨论,并修定了属征。  相似文献   
9.
10.
龚震宇 《疾病监测》2006,21(6):336-337
Orf病毒是多数国家的一种动物传染性类痘病毒地方病,主要与小型反刍动物(例如绵羊、山羊等)有关。与感染动物或污染物接触后,Orf感染者可出现皮肤溃疡。本文摘要了4个散发的人Orf病毒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调查,强调人损伤与皮肤外伤或新近动物使用活Orf病毒疫苗接种之间存在短暂的相关。该动物传染病感染的临床表现与其他接触的危险性、潜在威胁生命的动物传染病(例如皮肤炭疽),很可能缺乏临床怀疑和合适的诊断方法而识别不出来。预防人群Orf病毒感染,建议采用屏障预防和合适的手卫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