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2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BackgroundIschemia reperfusion (I/R) play an imperative role in the expans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inomenine (SM) has been exhibited to possess antioxidant, anticancer, anti-inflammatory, antiviral and anticarcinogenic properties.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scrutinized the cardioprotective effect of SM against I/R injury in rat.MethodsRa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control (NC), I/R control and I/R + SM (5, 10 and 20 mg/kg), respectively.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body weight and heart weight were estimated. Antioxidant,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flammatory mediators and plasmin system indicator were accessed.ResultsPre-treated SM group rats exhibited the reduction in the duration and incidence of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entricular ectopic beat (VEB) and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along with suppression of arrhythmia score during the ischemia (30 and 120 min). SM treated rats significantly (P < 0.001) altered the level of antioxidant parameters. SM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P < 0.001) repressed the level of creatine kinase MB (CK-MB), creatine kinase (CK) and troponin I (Tnl). SM treated rats significantly (P < 0.001) repressed the tissue factor (TF), thromboxane B2 (TXB2),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 (PAI-1) and plasma fibrinogen (Fbg) and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inflammatory mediators.ConclusionOur result clearly indicated that SM plays anti-arrhythmia effect in I/R injury in the rats via alteration of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ory reaction.  相似文献   
2.
青滕碱对豚鼠心肌动作电位和收缩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藤碱2.7μmol/L以上,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豚鼠乳头肌收缩力,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小剂量时,青藤碱能降低动作电位0相上升最大速率;较大剂量时,动作电位幅度也降低。用TTX处理豚鼠乳头肌所致的慢反应电位,青藤碱能够抑制。此外,青藤碱能对抗乙酰胆碱缩短豚鼠左房肌动作电位时程的作用。结果提示:青藤碱对Na+,Ca2+和K+的跨膜转运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四种祛风类中药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口服火把花根、祖师麻、清风藤碱和雷公藤多甙单独与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 6 5 6例经单味或两味祛风类中药治疗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观察不同治疗患者的临床表现、尿蛋白定量、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 :单味药治疗肾炎的缓解率为 2 4.0 %~ 44 .5 % ,两味药联合治疗肾炎的缓解率为 5 1.9%~ 5 9.2 % ;清风藤碱治疗的各种临床表现的肾炎缓解率均低于其他治疗组 ,单味药火把花根、祖师麻和雷公藤多甙对单纯性蛋白尿的缓解率为 5 0 .0 %~ 6 9.7% ,对单纯性血尿的缓解率为 36 .0 %~ 5 0 .0 % ,对蛋白尿合并血尿的缓解率为 19.5 %~ 2 2 .7% ,联合用药对各种表现的缓解率均高于单味药组 ,对单味药未缓解的部分病例两味药治疗仍有一定效果 ,复发率低于单味药组 ;联合用药组消化道反应、肾功能损害、停经和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与单味药组均无明显差别 ,转氨酶增高发生率增加 ,但谷丙转氨酶 >10 0 U /L者少见。结论 :四种祛风类单味药对肾小球肾炎均有一定疗效 ,联合治疗能够显著增加对肾小球肾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不同实验皮肤对青藤碱透过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青藤碱透过不同实验皮肤的行为。方法:以改进型Franz扩散池为透皮吸收研究实验装置,pH6.8磷酸缓冲液为接收液,采用HPLC法测定试液中青藤碱透过不同实验皮肤的含量。结果:裸鼠的透皮速率常数与人皮较为接近,且重复性较好,其中贮存时间为0、3、7d的裸鼠皮肤的释药速率方程分别为Q=40.34t~(1/2) 19.6、Q=38.01t~(1/2) 25.3、Q=41.55t~(1/2) 24.7。结论:青藤碱透皮吸收研究宜选择裸鼠皮肤,且裸鼠皮肤在-20℃冰箱内贮存7天,对青藤碱的透皮吸收行为不会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痹痛软膏中青藤碱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 Phenomenex-Luna C18柱(250×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值至9.0)(41∶59);检测波长265nm;流速为1.0mL? min -1;柱温为30℃。结果青碱藤进样量在0.1152~1.92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Y=91011X+28.368(r=1.0)。回收率平均值为101.72%,RSD为0.91%(n =6)。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准确高,可用于痹痛软膏中青藤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青藤碱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关节炎症,滑膜增生、凋亡及突变型p53的影响,揭示青藤碱抗类风湿关节炎(RA)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混合弗氏不完全佐剂于W istar大鼠尾根部注射,足肿后随机分为造模加生理盐水组、甲氨蝶呤(M TX)治疗组和青藤碱(SIN O)治疗组,采用容积法和计分法分别评价后肢肿胀度和四肢关节炎症程度;左前肢和右后肢近端第3足趾关节苏木素-伊红(H E)染色,评价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滑膜细胞增生和纤维组织增生的情况;对足肿胀和病理各项指标进行回归性分析。碱性磷酸酶标记法检测大鼠滑膜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突变型p53的表达。比较M TX和SINO灌胃治疗后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CIA大鼠造模后,炎症迅速发展,1周内即可达到肿胀高峰,然后逐渐消退,在第21~25天后又出现第2个炎症高峰。药物治疗17d后抑制CIA肢炎症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M TX和SIN O都可明显抑制第2个炎症高峰,后肢肿胀度和四肢肿胀积分在35d与造模加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结果中,CIA大鼠关节表现为单个核炎症细胞浸润(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滑膜细胞增生、纤维组织增生;足肿与淋巴细胞浸润,滑膜增生呈直线回归关系,其中以滑膜增生为主(P<0.01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青藤碱对切口痛模型大鼠疼痛敏感行为及其脑脊液、脊髓中P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氯诺昔康组(Lornoxicam,8mg·Kg-1)、青藤碱高剂量组(Sin-H,20mg·Kg-1)和青藤碱低剂量组(Sin-L,10mg·Kg-1)。采用机械痛敏和热痛敏测试,评价大鼠的疼痛行为。放免法检测大鼠脑脊液及脊髓L6-L8中P物质含量。结果切口痛模型大鼠的机械撤足阈值、热刺激痛感缩足时间明显改变。青藤碱高、低剂量和阳性药投与后均显示了明显的镇痛效果,其中青藤碱高剂量组镇痛效应指标优于阳性对照药氯诺昔康;给药各组大鼠脑脊液、脊髓中的P物质含量与模型组相比都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以青藤碱高剂量组的脑脊液P物质浓度抑制最为明显。结论青藤碱能够减轻切口痛模型大鼠疼痛敏感行为,减少P物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释放,后者可能是青藤碱产生镇痛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为研究对象,比较青风藤醇提物与青藤碱单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乙醇回流法提取青风藤干燥藤茎中包括青藤碱在内的成分,治疗Ⅱ型胶原酶诱导关节炎大鼠,以青藤碱治疗组为阳性对照组,并设立模型组与对照组,进行关节评分/体重记录,以及实验结束后各组大鼠血清中白介素-17、NF-κB配位体受体活化剂以及可溶性蛋白骨保护素水平测定。结果:青藤碱与青风藤醇提物均能有效缓解胶原诱导的关节肿胀,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关节评分(P<0.05);与模型组相比,青风藤醇提物能够显著降低白介素-17的水平(P<0.05),然而青藤碱组白介素-17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青风藤醇提物与青藤碱均能有效提高骨保护素水平(P<0.05);与模型组相比,青藤碱不能有效降低血清中NF-κB配位体受体活化剂水平(P>0.05),然而青风藤醇提物却能显著抑制NF-κB配位体受体活化剂的分泌(P<0.05)。结论:青藤碱能够提高骨保护素水平,而青风藤对NF-κB配位体受体活化剂、白介素-17分泌的抑制作用优于青藤碱,提示青风藤醇提物中可能存在其他青藤碱类似物,亦能发挥抗炎抗骨破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青藤碱对大鼠心脏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抑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PVG大鼠作为供体、DA大鼠作为受体,所有大鼠在移植后的10 d给予环孢素A,受体大鼠被分为单用青藤碱组、单用环孢素A组和两药联合治疗组.移植物经形态学测定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评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素-1的表达.结果 与未治疗组和环孢素A组受体大鼠相比,青藤碱组大鼠心脏移植物的血管病较轻(血管分数分别为2.63±0.41、2.21±0.45、2.21±0.45).两药联合治疗组比单用任何一种药的移植物血管病都轻(1.65±0.55).单用青藤碱不影响bFGF、VEGF和ET-1的表达.青藤碱和环孢素A联合用药明显地减少bFGF、VEGF和ET-1的表达.单用青藤碱不能抑制抗供体抗体的形成物.结论 青藤碱在慢性心脏移植物排斥模型中有治疗价值.青藤碱联合环孢素A能有效抑制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移植物内血管的发生、血管紧张度和组织重构的介质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盐酸青藤碱水溶液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鹏  宋金春  雷嘉川 《中国药房》2008,19(27):2093-2095
目的:研究盐酸青藤碱水溶液的降解动力学特征。方法:应用比色法确定盐酸青藤碱在不同pH值、不同离子强度、不同介电常数水溶液中经80℃恒温加速试验所得的降解动力学参数。结果:经过线性拟合对比分析,盐酸青藤碱水溶液的降解反应级数为n=1。降解速率常数(k)值随pH值的上升而增高,在pH<3的低pH值区域降解十分缓慢;而进入pH3.9~5的区域趋于稳定,出现一个较低的平台;当pH>5时,k值随pH值的上升而迅速增高。盐酸青藤碱水溶液随离子强度的增加,降解速率增加;溶液的介电常数增加,其降解速率也增加。结论:盐酸青藤碱水溶液的降解属于近似1级动力学过程,降解速率受溶液pH影响显著;降解速率与溶液离子强度成正相关,与溶液介电常数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