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101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641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167篇
综合类   240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62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严志 《中外医疗》2016,(14):29-31
目的:探究眼睑分裂的不同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需要进行眼睑分裂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A组(n=20)、B组(n=20)和C组(n=20),A组患者采用全厚皮片移植术;B组患者采用转移或推进皮瓣术;C组患者采用皮片移植+皮瓣转移术。首先对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然后比较3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较好,所有患者的上伤口在1期即全部愈合,未出现明显的睑缘切痕;A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例,占5.0%。B组中,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C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例,占5.0%。3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眼睑分裂的方法较多,全厚皮片移植术、转移或推进皮瓣术以及皮片移植+皮瓣转移术均有较好的效果,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并且痊愈的效果较好,手术的操作也较为简便易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超高频皮肤整形仪祛除眼部先天性黑色素巨痣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勇  赵新华  叶莉  石彦平 《中国美容医学》2003,12(6):585-586,F003
目的:观察超高频皮肤整形术对眼部先天性黑色素巨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超高频皮肤整形技术治疗15例眼部先天性黑色素巨。结果:15例患者经过1-3次治疗后,其中12例患者皮肤病损基本恢复正常,3例皮肤病损患者比治疗前明显好转,有效率达100%,不留任何瘢痕。结论:超高频皮肤整形术治疗眼部先天性黑色素巨的效果显著,无副作用,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治疗头顶部巨大皮内1例郭静萍(太原市河西区中心医院外科太原030024)关键词皮内植皮中图号R758511病例患者女性,35岁,主因发现头顶部肿物半年入院。该肿物初始为红枣大小,无痛无痒,进行性增大,6个月即有15cm×16cm,呈圆盘状,质...  相似文献   
4.
5.
近期我们见到面积广泛、表现特异的表皮1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女,27岁.因面、颈、胸背、四肢起疣状物20余年就诊.自述生后不久全身出现黑斑,无自觉症状,后逐渐增多、高起.10余岁时,增长较快,近2年皮损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1岁。因全身多发性血管瘤及血肿,并便血、贫血31年,症状加重11年于2006年4月16日入院。患者出生时即发现全身多发性血管瘤及血肿,便血、贫血。因贫血较重需每2年输血1次。输血前血红蛋白最低达20g/L,输血后血红蛋白多在80g/L左右。23岁行唇部及右颈部血管瘤切除术。无类似家族史。体检: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散在米粒至黄豆大小的血管瘤和血肿及淤斑。血管瘤呈黑蓝色、斑块状,压之不褪色,部分为乳头状可压缩的黑蓝色囊性血管瘤。[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CO2激光治疗面部色素痣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口腔粘膜白色海绵状斑痣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例白色绵状斑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病变均发生于非角化粘膜,2例有家族史,光镜显示皮增厚,棘细胞水肿,气球样变,角质颗粒多,表层不全角化明显增厚。3例电镜观察,基层和上基层细胞内张力细丝聚集成束,中、上棘层细胞内张力细丝质化,电子致密颗粒贴近细胞膜,经张力细丝与桥粒相连,并出现角化粘膜有的层板状膜被颗粒。  相似文献   
9.
1病历摘要 患者,女,25岁。出世后其母发现女婴双侧乳头部棕褐色,表而粗糙,随年龄增长皮损向上突起,但无炎症迹象无任何症状,故末引起家人足够重视14~15岁始增长明显,皮损有时可臼行脱落,时隔不久又能长出,多年来保持不变。平时饮食、营养、精神状态良好:在当地多方求诊,无法确定诊断,遂于2003年7月来我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平时体健、无急慢性传染悱疾病,家族无类似皮肤病。  相似文献   
10.
颈深部恶性蓝痣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lue news)是1种较少见的黑素细胞增生引起的皮肤损害^[1]。恶性蓝不常见,而发生在颈深部皮肤以外部位者更为罕见。现将笔者搜集的1例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