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张仲景《伤寒论》中关于自愈条文的归纳分析,初步探讨了《伤寒论》自愈机理,即:自然病程的结束是伤寒病的自愈的机理之一;正气的来复是伤寒病自愈的根本,人体生命活动的自然调和现象是伤寒病自愈的基础,以及中医辨证论治的内涵和外延,强调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中医学的精髓,当全面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2.
陈刚 《国医论坛》2007,22(2):17-18
荀子说:"兵要,在于善附民而已."古代农民起义总有一个口号,这个口号就是在于"附民而已".用药如用兵,治疗亚健康也必须"附民".  相似文献   
3.
瑜伽起源于印度,距今有5000多年历史。 据说古代印度祖先通过长时期观察与思虑,发现动物肢体非常的灵活,动物、植物生命力都非常强,很少生病,有自愈能力,便仿照动植物的各种动作形态来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于是就形成了瑜伽体势,一直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4.
凡是手、脚等表皮被火、热气、热油、蒸气烫伤后,马上刷面碱水浸泡,能当即止痛,还可以防止和消除水肿、水泡。如边泡边往水中继续溶解面碱,增大碱水的浓度,效果更好;直到将烫伤部分离开面碱水后而不感疼痛为止。这样处置后,不用包扎,不仅不疼,而且不感染,不治自愈。  相似文献   
5.
盘志强 《医学文选》2003,22(6):885-885
外部性脑积水又称蛛网膜下腔积液 ,是发生在婴儿期的一种良性自愈性疾病 ,是非梗阻性脑积水的一种特殊类型。本文对 9例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水的 CT征象进行分析 ,以提高对此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9例外部性脑积水中 ,男性 6例 ,女性 3例 ;年龄 1个月至 2岁。平均 6.5个月。 4例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3例为早产儿 ,2例有外伤史 ,2例有颅内感染 ,3例有抽搐史 ,2例原因不明。1 .2  CT扫描方法 以听眦线为基线 ,从其上方1 cm开始向上扫描直至颅顶 ,层厚 5~ 1 0 mm,层距 5~ 1 0 mm,一般扫描 8~ 1 1层。…  相似文献   
6.
前颅底硬膜外入路治疗脑脊液鼻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20例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资料,探讨前颅底硬膜外入路手术治疗脑脊液鼻漏的方法.方法 本组共20例脑脊液鼻漏患者,其中前颅底骨折19例,鼻部脑膜脑膨出1例,采用经颅底前硬膜外入路行脑脊液漏修补术.结果 术中15例迁延性鼻漏患者、5例急诊患者有前颅底骨折、硬脑膜破损.20例全部治愈,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神经组织经颅底缺损疝出导致黏膜、硬膜、蛛网膜难以修复,是外伤后牵延性脑脊液鼻漏不能自愈的重要病理机制.前颅底硬膜外入路修补脑脊液鼻漏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第58条田:“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这是中医治病之总纲。纵观《伤寒论》全文,可见自愈证遍及各篇,它显示了人体对疾病本来所具有的自然痊愈力的威力。(伤寒论)所述各种自愈证中,有自汗出而愈者,如94条:“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仅停,必先振票,汗出而解。”有自翩血而愈者,47条:“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觑者愈。”有自下血而愈者,如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有下利而愈者,如287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  相似文献   
8.
脓疱疮亦称脓痂疹,俗称黄水疮。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感染所致,多发生于头面及四肢暴露部位。皮损初期为丘疹——水疱——脓疱,易破,流黄色稀薄之脓液,结黄色或灰黄色痂,中央无自愈倾向,向周围皮肤蔓延再发新疮易感染。每年夏季是本病的多发季节,特别是儿童多发此病。若治疗不及时,可并发多种严重疾病,如:肺炎、肾小球肾炎,败血症等。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基础上,收集并反复验证治疗此病的验方,此方简单,疗效奇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病程是否会影响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 BPPV)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7年12月确诊的428例原发性PC BPPV,其中男155例,女273例;年龄16~89岁,中位年龄53岁;病程0.5 d至7年,中位病程7 d。按照1周、1个月、半年为时间节点,将患者分为短期组、中期组、中长期组及长期组。并经Epley或李氏复位法治疗的患者,记录患者治疗3 d及治疗1周的疗效,并统计复位治疗的有效率。结果通过手法复位,4组患者治疗后3 d有效率分别为:94.55%(208/220)、90.80%(132/147)、86.27%(44/51)、90.00%(9/10);治疗1周后有效率分别为:97.73%(215/220)、97.28%(143/147)、96.08%(49/51)、100%(10/10);两个时间点的治疗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PV的病程或自愈性并不会引起手法复位的短期疗效,BPPV的自愈性可能与患者的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临床病例:刘大爷患糖尿病已有7~8年了。当时一查出来血糖就高得吓人,在医生的建议下,刘大爷开始接受胰岛素治疗,并一直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并把多年的烟酒嗜好也彻底戒了。这些年刘大爷血糖控制得还算不错,但为此作出的牺牲也不小。刘大爷经常对别人感叹:要是还能像从前那样,吃喝不受限制,无需打针吃药血糖也不高,那该有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