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目的分析起源于希氏束旁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心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证实起源点位于希氏束旁的房速,简称希氏束旁房速18例,其中男2例,女16例,年龄31~68(40±9)岁,病史1~10年。对患者临床特征、心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希氏束旁房速大多为女性,16例表现为阵发性,为心房或心室程序刺激诱发和终止,2例为无休止心动过速。所有患者房速心电图P波窄而低幅,Ⅱ,Ⅲ,a VF和V1导联P波负正双向,Ⅰ、a VL导联为直立,V2~V6导联P波负向。右房激动标测示心内最早激动位于希氏束附近,并领先于体表P波起始(15±3)ms。16例患者于无冠窦内消融成功,2例于右房希氏束旁消融成功,均无并发症,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希氏束旁房速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心电图特征及心房内激动顺序,应首选无冠窦途径消融,长期随访房速行射频消融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硫酸镁和维拉帕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多源性房速(MA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1名COPD并MAT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镁组及维拉帕米组。硫酸组用硫酸镁2g静脉推注,然后7g静脉点滴5h(1.4g·h  相似文献   
3.
吴书林  方咸宏 《海南医学》2002,13(12):86-88
CARTO系统应用磁场定位标测技术 ,少用或不用X线 ,克服传统射频消融的局限性。在临床各种心律失常消融实践初步显示其优点 ,并且在理论上有助于鉴别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 ,加深对心律失常机制的理解。CARTO系统将心内电生理信息与空间解剖结构结合起来 ,有助于了解不同心律失常机制及起源的特殊心内结构。可鉴别局灶性和折返性心动过速。如果标测了整个折返环 ,激动时间范围将等于心动过速周长 ,且最早和最晚激动点在空间位置上很接近。相反若为局灶性 ,属自律性增高机制 ,将表现为激动时间的全范围通常小于心动过速周长。明确心…  相似文献   
4.
房速常因房内折返激动引起,也可由心房自律性增高或触发活动所致,本文报告1例,由于近二年余,反复发作的房性心动过速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MCT)经射频消融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临床荟萃》2007,22(11):766-766
在过去的10年中,人们对局灶性房速的机制和解剖部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射频消融治疗的进展以及理想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缺乏改变了传统局灶性房速治疗的策略。澳大利亚皇家Melbourne医院Kalman教授介绍了局灶性房速的标测、P波形态和消融策略。73%的房速来源于右房,27%来源于左房。Kalman教授通过Carto标测比较体表心电图发现,在房速的消融治疗中,识别P波的形态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正>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86例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并发短阵室速或并发性心房过速、心房颤动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同时表现有心悸、胸闷、失眠、乏力。在应用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能较好控制心律失常发作,同时对患者自觉症状改善不明显,我们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86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男性40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硫酸镁和维拉帕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多源性房速(MA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1名COPD并MAT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镁组及维拉帕米组.硫酸组用硫酸镁2g静脉推注,然后7g静脉点滴5h(1.4g·h-1);维拉帕米组用维拉帕米5mg静脉推注.结果:在用药后15min及5h,硫酸镁组平均心室率明显下降,P<0.01;而维拉帕米组在用药后15min时心室率下降明显(P<0.01).硫酸镁组在第15min转窦成功率为3/12(25%);在5h内某一时刻转窦成功率为8/12(66%);维拉帕米组转窦成功率在第15min为3/9(33%),在5h内仍是3/9(33%).硫酸镁组的转窦成功率有优于维拉帕米组的趋势.结论:在治疗COPD并MAT方面硫酸镁和维拉帕米均为相对安全和有效的药物,尤其硫酸镁在缓解导致MAT的诱因上有一定的治疗价值,其转窦成功率亦有优于维拉帕米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68岁。因反复劳累后胸闷、气促半年余入院。查体:心脏无明显扩大,听诊无明显杂音,心率75次/分,律齐。血压155/80mmHgo患者有高血压史7年余,平时不规则服药,血压控制欠佳。有糖尿病史7年余,平素不规则服用瑞格列奈,罗格列酮等,血糖控制欠佳。临床诊断:①高血压病;②2型糖尿病。动态心电图示:连续房性期前收缩及房性心动过速,01:14:00出现2.58s长间歇。  相似文献   
9.
吴虹丽  袁文娟  冯晓萍 《当代医学》2021,27(32):128-130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鉴别诊断阵发性房颤与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心动过速患者,均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并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标准,统计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阵发性房颤、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并对比不同疾病类型患者房速前窦性频率、房速频率、持续时间、发作时联律间期、伴发异常情况及睡眠、清醒状态房性心动过速阵数.结果 经临床综合诊断结果确诊,80例患者中阵发性房颤38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42例.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阵发性房颤患者检出率为94.74%(36/38),高于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76.32%(29/38),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检出率为95.24%(40/42),高于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76.19%(32/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房颤患者24 h房速前窦性频率、房速频率高于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房速持续时间长于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房颤患者发作时联律间期与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阵发性房颤患者伴发异常情况发生率高于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且睡眠、清醒状态房性心动过速阵数高于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12导联动态心电图比较,24 h动态心电图在鉴别诊断阵发性房颤与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中的价值更高,故临床应根据24 h动态心电图特征及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刘中梅  赵玲 《云南医药》2000,21(5):457-458
患者 女 ,53岁 ,反复阵发心悸 12a ,伴活动后气促 2月 ,加重 1周入院。患者在 12a前开始无明显诱因感阵发心悸 ,多次自测脉搏为 150~ 170 /min ,在外院一直间断服用异搏定 ,心悸症状减轻。多次在外院诊为阵发室上速、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拟行射频治疗阵发室上速收住。入院体验 :BP16 7/ 10 7kPa ( 12 5/ 80mmHg) ,口唇无发绀 ,颈静脉无怒张 ,心界向左下扩大 ,心率 180 /min ,律齐 ,无杂音。双肺及腹部阴性 ,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反复发作心悸 ,每次持续半h到 1h不等。最快心率 2 31/min ,多为 150~ 160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