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71篇
  免费   1077篇
  国内免费   472篇
耳鼻咽喉   151篇
儿科学   309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774篇
口腔科学   74篇
临床医学   1879篇
内科学   2806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544篇
特种医学   3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102篇
综合类   2149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778篇
眼科学   113篇
药学   1324篇
  26篇
中国医学   569篇
肿瘤学   85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257篇
  2022年   354篇
  2021年   688篇
  2020年   561篇
  2019年   467篇
  2018年   444篇
  2017年   485篇
  2016年   497篇
  2015年   484篇
  2014年   910篇
  2013年   970篇
  2012年   739篇
  2011年   805篇
  2010年   692篇
  2009年   585篇
  2008年   553篇
  2007年   567篇
  2006年   601篇
  2005年   473篇
  2004年   382篇
  2003年   341篇
  2002年   273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患者应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慢性泪囊炎于本院接受治疗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接受泪囊鼻腔造口治疗,研究组取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胆囊切除术是公认的胆囊良性疾病的治愈手段,国内外学术界对于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已有明确共识。近年来,“保胆手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颇受热议,一些医生将“保护胆囊”的学术观点等同于“保留胆囊”的手术技术,这种误解可能导致病人出现差异性的预后。因此,临床医师应明晰“保护胆囊”理念与“保胆手术”的差别,对胆囊良性疾病的诊疗原则有正确的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Gold nanoparticles (Au NPs) hold great promise in food, industrial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due to their uniqu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However, influence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GIT), a likely route for Au NPs administration,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u NPs has been rarely evaluated. Here, we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GIT fluids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u NPs (5, 50, and 100?nm) and their implications on intestinal epithelial permeability in vitro. Au NPs aggregated in fasted gastric fluids and generated hydroxyl radicals in the presence of H2O2. Cell studies showed that GIT fluids incubation of Au NPs affected the cellular uptake of Au NPs but did not induce cytotoxicity or disturb the intestinal epithelial permeability.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的胃肠功能和C反应蛋白所造成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乃是我院肝胆外科于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2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对其进行平均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13.6±3.5)小时、肛门排气时间(16.5±2.7)小时以及排便时间(25.7±3.3)小时,均明显少于开腹式手术组患者(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45%)明显低于开腹式手术组患者(25.80%)(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为(10.4±2.5)mg/L,少于开腹式手术组患者(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促使患者的胃肠功能在术后更快的恢复,提高患者的C反应蛋白,从而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6.
Direct peroral cholangioscopy (POC) using an ultra‐slim upper endoscope is one modality of POC for intraductal endoscopic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bile duct. Choledochoduodenostomy (CDS) is one modality of biliary bypass surgery that provides a new route to the bile duct. We carried out direct POC using an ultra‐slim upper endoscope without the use of accessories in 10 patients (four sump syndromes, three bile duct strictures and three intrahepatic duct stones) previously undergoing surgical CDS. Direct POC was successful in all patients. The use of an intraductal balloon catheter was required in one patient for advancement of the endoscope into the bile duct. Distal bile ducts with sump syndromes were cleared using baskets and water irrigation under direct POC. Cholangiocarcinoma was diagnosed in one patient with hilar bile duct stricture after cholangioscopic evaluation and a targeting forceps biopsy under direct POC. Intrahepatic duct stones were successfully extracted after intraductal fragmentation under direct POC. Oozing bleeding occurred during intraductal lithotripsy but stopped spontaneously. Direct POC using an ultra‐slim upper endoscope without the assistance of accessories can easily be carried out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DS.  相似文献   
7.
  1. Download : Download high-res image (232KB)
  2. Download : Download full-size image
  相似文献   
8.
人类微生物群是由寄生在人体上皮屏障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组成的,其中大部分位于肠道内,与宿主之间形成共生的关系。机体肠道微生物的组成虽然受到年龄、饮食、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但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是相对稳定的。近年来,肠道菌群与恶性肿瘤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肠道菌群不但能够维持局部稳态,还能调节机体代谢、炎症和免疫等生理过程。有研究表明,微生物群,特别是肠道菌群能够显著调节机体对癌症治疗的反应性以及机体对毒副反应的敏感性。检查肠道菌群中各菌种之间的比例可作为筛查恶性肿瘤的新方法。本文将综述微生物群具有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抗肿瘤治疗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证据,以及其中所涉及的微生物种类,从而为恶性肿瘤精准治疗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