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24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7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对HRV和QTd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期溶栓治疗能显著下降急性心机梗死患者的住院死亡率 ,远期预后也显著改善[1 ] ,已成为急性心机梗死的最有效治疗方法。但早期溶栓治疗能否提高心率变异性 (HRV) ,减少QT间期离散度 (QTd) ,从而提高副交感神经张力 ,改善急性心机梗死中植物神经对心血管调节的不平衡状态 ,并减轻心室复极时的不匀齐性[2 ,3] ,目前报道尚不多 ,作者就此探讨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996年 9月~ 2 0 0 1年 1 2月本院内科共收治确诊为急性心机梗死患者 2 60例 ,其中符合以下条件的 1 5 8例纳入本研究组 :①首次Q波型心机梗死 ;②测定HRV及QTd时无电解质紊…  相似文献   
2.
Objective Since intoxication with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is common, a supplementary screening method for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therapeutic and supratherapeutic ranges would be a valuable diagnositc tool, particularly in delirious and unconscious patientsSetting 109 patients treated with amitriptyline, 8 patients treated with doxepin, 10 patients treated with clozapine, and 72 normal control subjects matched for age and sex were tested for heart rate variability while resting.Results Considering time and frequency derived measures, which are rather independent of heart rate, the patients showe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parameters (p<0.0001), a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subjects. Of the patients presenting delirious symptoms 6 showed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more than 4 standard deviations below the mean control value.Conclusions As heart rate variability can be easily calculated, this measurement is suggested as a useful tool to quickly exclude or support the diagnosis of chronic intoxication with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or clozapine.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OSAS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前后HRV的变化,评价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变化情况。方法对51例OSAS病人在有效治疗前后同步进行PSG检查及动态心电监测,统计其HRV的时阈指标SDNN、rMSSD及频阈指标LF、HF及LF/HF,采用SPSS/PC统计软件中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处理。结果SDNN、LF、LF/HF等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rMSSD、HF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效治疗OSAS可使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得到恢复,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常中老年人心率变异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心率变异分析(HeartratevariabilityHRV)目前被认为是一项预测心性猝死,特别是预测心肌梗死后病人猝死危险性的独立、敏感的指示。目前尚缺乏大样本HRV时相分析正常值范围。本研究采用英国OXFORD公司MedilogEXCEL长程心电图分析系统,分别用标准差法(Standarddeviation,SD)和HRV指数法(HRVIndex)对120名(男:女=97:23)40一70岁(平均57岁,<60岁者66人,≥60岁者54人)健康人的24小时HRV值进行测算。其结果为,SD:118.15±15.37ms.HRVIndex18.62±2.31;中年组(<60岁)平均SD:;122.03ms.平均HRVIndex:20.16;老年组(≥60岁)平均SD:107。92ms.平均HRVIndex:16.41。两种方法的结果均显示。HRV日间低于夜间,中年人高于老年人,3小时9时HRV最低,与晨间冠心病急性发作事件高峰相吻合。本文并对HRV的昼夜变化规律及其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以生理信号分析为主,表情行为观察和情绪主观感受评价为辅,对多名被试的情绪进行识别.60名大学女生接受恐惧-快乐-轻松的情绪诱发,有效数据55名,对应每个情绪片段,根据信号标记以及GSR微分,截取1min的生理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应用SPSS对各生理参数进行情绪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然后采用逐步多类判别法,提取特征参数以识别情绪.结果表明HR、HRV、R波、T波各生理参数对情绪较敏感;提取出HFP,HR max,PNN50,LF/HF,Ratio,LFP,Mean NN 7个特征参数,构建情绪判别函数Fuction1,Fuction2和Z1、Z2,Z3;轻松的判别正确率为88.0%,快乐的为92.0%,恐惧的为80.0%,总体判别正确率为86.7%.以生理信号分析为主,辅助表情行为观察和情绪主观感受报告,是一种有效的情绪识别方法,所得数据客观、准确,提高了情绪识别率.  相似文献   
6.
汽车驾驶员模拟精神负荷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汽车驾驶员精神负荷状态下的心率变异性分析对于揭示驾驶员职业应激特点,预防驾驶员职业疾病,保护驾驶员身体健康及提高行驶安全性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警惕任务代替驾驶员实际精神负荷,应用功率谱分析研究了模拟应激状态下心率变异性(TP,LF,HF,LF/HF)的变化趋势.本实验中,心率变异性频域主要指标如LF、HF、LF/HF表现出显著的线性趋势.结果表明,健康人在持续应激状态下,交感神经张力显著增加,迷走神经张力显著降低.实验结果表明HRV与精神疲劳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对心率变异性(HRV)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心率正常者与心率失常者HRV之间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上的差别。人在正常状态和病理状态下的HRV信号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是不同的,当出现病理心血管事件时,指数α减少,因此李雅普诺夫指数可作为人体是否异常或处于何种异常状态的特征刻画指标,本文心率正常者HRV信号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为0.45907,心率不齐者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是0.41472。它们均为混沌信号,但是处于心率不齐状态的节律混沌程度明显比处于心率正常状态的节律混沌程度低。  相似文献   
8.
郑华  徐影  李艳  张薇 《医用生物力学》2004,19(3):173-175
目的 通过心率变异性 (HRV)变化测定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的自主神经活动状况。方法 用2 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 ,对 2 0例健康者 ,77例CRF患者 (其中 30例氮质血症 ,4 7例尿毒症 )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CRF患者心率变异性的测定结果为 :SDNN 85 .2 8± 19.96 ,SDANN 75 .5 5± 2 2 .4 7,r-MSSD19.2 2± 11.82 ,PNN50 6 .7± 14 .79,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健康者 (P <0 .0 1)。氮质血症期与尿毒症期心率变异性无明显差别。结论 通过HRV时域分析发现 ,CRF患者有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紊乱。CRF氮质血症期患者已出现HRV下降 ,提示CRF患者早期就存在自主神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昼夜节律变化与心脏自主神经的关系。方法:对无症状心肌缺血者及健康者均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监护,从而分析其心率变异性(HRV)。结果:无症状心肌缺血组的HRV较正常对照组的HRV明显下降(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组其白天的HRV较夜间下降更低,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P<0.05)。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迷走神经活性减低有关,自主神经受损是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经前期综合征(PMS)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2004年11月至2005年10月在大同市第七人民医院体检的253名有PMS表现的职业女性进行调查。[结果]心理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均分中,恐惧因子无变化,其他各因子均分均有下降(P〈0.05或〈0.01);心率变异频域分析,心理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TP增加(P〈0.01)、LF/HF下降(P〈0.05)。[结论]对PMS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调整其心理状态,使交感神经、迷走神经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