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2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1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20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86篇
内科学   504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5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013篇
综合类   1709篇
预防医学   19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88篇
  10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21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352篇
  2011年   410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336篇
  2006年   386篇
  2005年   395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
儿童心脏移植是治疗年龄18岁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手段。1967年美国Adrian Katrowitz实施第一例儿童心脏移植,近五年全球80家单位每年开展500例左右。中国儿童心脏移植起步晚、发展慢。自1995年开展第一例儿童心脏移植以来,目前国内已登记病例超过130例。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心脏移植专家,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最新进展,结合国际指南和临床实践,针对儿童心脏移植受者选择及常用术式的操作要点、程序和方法,以及各类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移植的特殊操作,制订《中国儿童心脏移植适操作规范(2019版)》。  相似文献   
3.
快速全肝血流控制技术在近肝静脉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肝静脉损伤(juxtahepatie venous injury,JHVI)是指主肝静脉和肝后下腔静脉的损伤。由于JHVI可引起致命性大出血,病情急,处理难,死亡率高达50%-100%。笔者应用全肝血流控制技术对1例肝破裂伴JHVI进行修复,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巨大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6岁,因发现上腹部包块2月余于2004年5月16日入院.病后轻微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无发热黄疸等.  相似文献   
5.
经腹经心包全肝血流阻断肝切除七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奇如  耿小平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1):1510-1511
术中大出血是肝切除术的主要危险因素,肝血流阻断方法的应用有效的控制了术中出血,促进了肝外科的发展。然而,全肝血流阻断,尤其是肝上下腔静脉阻断要求技术高,在膈下和肝上间隙游离肝上下腔静脉时显露差、费时,风险大,妨碍了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医疗临床对伤病员进行输血救治工作中,大多数因输血引起的发热反应与多次输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相合的白细胞、血小板有关。经研究证实,大多数患者因受血或受孕,体内产生白细胞抗体,这些抗体大部分属HLA系统的同种抗体,当再度输入含有白细胞的全血或其他血液成分时,有可能产生免疫性发热输血反应,减除全血或血液制品中的白细胞是安全输血的一种措施。应用滤器过滤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经济的方法,已被不少医疗单位采用。目前以聚酯纤维无纺布作高效滤心材料的滤器有两种,一种可供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使用,另一种供医院患者床边使用,还有二者通用的。在去白过程中发生滤器系统阻塞并不少见,往往导致去白工作失败。我站使用一次性去白细胞输血滤器的采血袋多年,针对血站型滤器阻塞采取了一些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上腔静脉梗阻外科治疗(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应用大隐静脉、人造血管与经戊二醛处理后的新生儿脐带静脉,分别为5例上腔静脉梗阻进行6例次转流术或上腔静脉重建术,认为脐带静脉具有取材容易,处理简单,血管口径一致,无静脉瓣,缝合较易等优点;大隐静脉适用于不开胸者,为减轻症状治疗首选材料;人造血管不宜代上腔静脉。上腔静脉梗阻手术治疗指征是,当梗阻发生在奇静脉或其以上,侧枝循环少,左右无名静脉通畅,病人有不能耐受的脑部和呼吸道症状,估计能够耐受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8.
自1981年8月至1996年10月施行心脏直视手术1800例,发现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11例,其中引入左心房1例。全部并发于其它心内畸形,且无特异体征。认为本中仔细探查是对PLSVC诊断的重要环节。本文对注意事项以及对不同类型的PLSVC引流入左房的外科处理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先天性疾患。1985年 10月— 1999年 10月我院共收治 6例 ,经手术治疗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本组 6例。男 4例 ,女 2例。年龄 15~ 70岁。高襻型 2例 ,低襻型 4例。因腰痛、腰胀就诊 3例 ,尿路感染伴发热并肉眼血尿 2例 ,无症状体检发现 1例。尿常规 :血尿 4例 ,脓尿 2例。B超检查 :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右肾积水及输尿管上段扩张。静脉尿路造影 (IVU)检查 :右肾不显影 2例 ,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 (RU) 6例 ,显示右肾积水及输尿管中线移位形成“S”状畸形。CT检查 4例 ,其…  相似文献   
10.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又称环绕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泌尿外科较少见的先天性畸形,易被误诊.我院2003~2008年共收治此病5例,均经影像学检查诊断明确后行手术复位矫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结合文献就其影像诊断学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