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982篇
  免费   5670篇
  国内免费   2608篇
耳鼻咽喉   131篇
儿科学   829篇
妇产科学   333篇
基础医学   1549篇
口腔科学   137篇
临床医学   12087篇
内科学   5857篇
皮肤病学   609篇
神经病学   1108篇
特种医学   19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1篇
外科学   2655篇
综合类   29788篇
预防医学   5638篇
眼科学   413篇
药学   31684篇
  123篇
中国医学   23836篇
肿瘤学   1530篇
  2024年   534篇
  2023年   1523篇
  2022年   1577篇
  2021年   2333篇
  2020年   2218篇
  2019年   2845篇
  2018年   1549篇
  2017年   2835篇
  2016年   2923篇
  2015年   3496篇
  2014年   5974篇
  2013年   5881篇
  2012年   7507篇
  2011年   7839篇
  2010年   7253篇
  2009年   6814篇
  2008年   7012篇
  2007年   6390篇
  2006年   5985篇
  2005年   6230篇
  2004年   5327篇
  2003年   5072篇
  2002年   3913篇
  2001年   3502篇
  2000年   2732篇
  1999年   2114篇
  1998年   1713篇
  1997年   1352篇
  1996年   1333篇
  1995年   1013篇
  1994年   856篇
  1993年   562篇
  1992年   513篇
  1991年   411篇
  1990年   340篇
  1989年   334篇
  1988年   129篇
  1987年   95篇
  1986年   82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夏璐  唐仕敏 《现代肿瘤医学》2019,(10):1750-1753
目的:比较康莱特注射液联合紫杉醇及紫杉醇单纯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胸腺瘤的不良反应和疗效。方法:2013年8月至2017年12月,经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确诊为恶性胸腺瘤并在我院肿瘤中心进行姑息性化疗的患者68例。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为观察组(37例);单纯化疗为对照组(31例)。28天为一周期,共化疗4周期。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人发生过敏反应。观察组可有效减轻患者化疗不良反应:恶性、呕吐、四肢麻木、关节肌肉酸痛和白细胞下降(P<0.05),可以有效减轻患者胸闷症状和全身疼痛(P<0.05),在肿瘤控制方面,康莱特联合化疗的疗效较单纯化疗稍好,但均未见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胸腺瘤,具有减轻患者疼痛、减轻化疗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患者化疗依从性的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泵注小剂量甲氧明在防治老年高血压患者髋部骨折手术全麻诱导期低血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拟在我院全麻下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诱导前15min开始泵注1. 5~2μg/(kg·min)甲氧明,泵注30min;对照组诱导前15min泵注0. 9%NaCl,泵注30min。记录入室(T_0)、全麻诱导前(T_1)、全麻诱导后1min(T_2)、插管即刻(T_3)、插管后5min(T_4)、插管后10min(T_5)时MAP、HR。追加麻黄碱和阿托品的次数,麻醉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诱导后血压波动明显减少,低血压发生例数及麻黄碱追加次数明显减少(P<0. 05);心率变化无差异(P>0. 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髋部骨折手术全身麻醉诱导前持续泵注小剂量甲氧明能有效预防低血压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对PCI患者凝血功能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PCI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入院后,两组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以及相关血清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凝血指标PT、APT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D-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相关血清指标HO-1、GF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TGF-β1、IGF-1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可有效改善PCI患者凝血功能及相关血清指标,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中成药》2019,(5)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参麦注射液(红参、麦冬)中人参皂苷Rg_1、Re、Rf、Rb_1、Rc、Ro、Rb_2、Rb_3、Rd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05%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6℃;检测波长203 nm。结果 9种人参皂苷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96.7%~102.3%,RSD 2.3%~4.4%。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参麦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用药对脑梗死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拜阿司匹林(100 mg/d)、依达拉奉(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每日2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28 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NIHS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7、14、21、28 d,两组患者NIHSS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治疗后7、14、21、28 d NIHS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21、28 d,两组患者MBI评分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治疗后7、14、21、28 d 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6.7%(26/30)比5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用药对脑梗死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红花注射液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方法使用互联网技术对CHKD以及CNKI数据库中2001年—2018年发表的关于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文献进行检索,分析文章内容,探讨该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以及安全性。结果本次研究一共检索到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文章54篇,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为280例,其中,男患者有124例,占比为44. 29%;女患者共156例,占比为55. 71%。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药物引起全身损伤以及过敏反应,分别占比32. 70%、25. 14%。结论将红花注射液应用于临床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进而引起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而且症状进展较快,严重威胁着患者健康,医务工作者要明确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好防范,出现问题时及时处理,做到临床用药的安全、规范,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