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43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临床医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深入发展,使输血学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成分输血,具有针对性强、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综合利用节约血源等优点。然而,部分临床医师对输血的认识滞后于输血医学的发展,往往以输全血来满足患者某一种血液成分的需求,致使临床不良反应和血液资源的浪费。为提高广大临床医师的认识,促进成分血的临床应用,本文将成分输血的有关内容作一简述,以便于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2.
应用我院临床各科10年来开展成分输血的资料,将1994年全院输注成分血(血浆、红细胞、血小板及冷沉淀)的用量与1985年的作比较。结果表明,我院1994年输注的成分血比1985年有明显增加(P〈0.001)。1994年输注的血浆、红细胞、血小板及冷沉淀分别为1985年13倍、62倍、4000倍和66倍。提示我院输血技术水平近年来取得了较大提高,克服了过去那种不管是什么病都是输全血的不合理现象,逐步  相似文献   
3.
成分血以其高纯度、高活性的生物性能;高疗效、低风险的临床效果,为某些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但由于诸多因素,某些医疗单位的成分输血比例仍然较低,为此将常用成分血的性能及临床应用做如下简述,以便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西宁地区成分血利用率的调查与分析,探讨阻碍该地区成分血利用率的主要原因。方法:通过西宁地区与成分血利用率相对较高的济南地区之间对比,找出差距及其原因。结果:认为成分血品种利用比例不合理,是阻碍成分输血发展的主要因素。结论:提高临床合理利用成分血的比例,提高血小板等的利用率,是西宁地区输血技术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应用红细胞膜免疫磁珠法及传统方法进行成分血中抗A/抗B效价检测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应用红细胞膜免疫磁珠检测血浆标本中高效价抗体的方法。方法采用新鲜细胞试管法、微柱凝胶法及红细胞膜免疫磁珠法进行血浆样本抗体效价检测。将试管法检测效价≥128的样本10倍、15倍、20倍稀释后,用红细胞膜免疫磁珠检测,测定其凝集强度。结果微柱凝胶法最敏感,其次为试管法,红细胞膜免疫磁珠法低于试管法1个滴度。将试管法检测效价≥128的待检样本15倍稀释后,用红细胞膜免疫磁珠检测,其凝集强度≥2+。结论红细胞膜免疫磁珠可做为标准红细胞抗原应用于抗体效价检测,将样本进行15倍稀释,若凝集强度≥2+,则可视其带有高效价抗体。  相似文献   
6.
少白细胞成分血中微量白细胞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预防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或人白细胞抗原(HLA)同种免疫引起的输血反应,可使用白细胞滤器等方法将红细胞悬液中绝大多数白细胞滤去,制成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其中的白细胞残余量要求≤2.5×106/U(200 ml全血制备)[1],因此对制品中微量白细胞准确计数非常重要.笔者参考了国内外文献,将几种不同测定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宁爱梅 《家庭护士》2007,5(6):40-41
成分输血是现代医学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1].但对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极低体重儿,在输注成分血时,因剂量不易掌握(早产儿、极低体重儿有时每次只需输15 mL~20 mL,而我院血袋最小规格为100 mL),速度不易控制(输注速度最慢要求4mL/h),另因早产儿在出生后前几天,不显性失水量大及入量不足,可引起高渗脱水而导致高钠血症[2],输血前后生理盐水用量要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成分血制备工作中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总结平日经验及相关文献,针对成分血制备工作中常见的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提高自身保护意识,将职业危害降至最低限度。结论:成分血制备人员能通过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甚至避免职业危害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成分血制备工作中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学习与观察,针对成分血制备工作中常见的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提高成分血制备人员对职业危害严重性的认识,加强自身防护意识,改善成分血制备的曩工作环境,力求将职业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讨论:成分血制备人员可以通过行之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减少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