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50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开展已近20年,截至去年,全国已收集各类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5万份。1998年以来,上报数量逐年大幅度上升。仅去年一年,全国收集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就达7万份,几乎是过去15年的总和。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与发达国家药品安全监测工作相比差距还很大。拥有2.5亿人口的美国,一年获得的不良反应报告达28万份;而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去年全年收到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也只有7万份。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约为5%;住院病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每年也有500~1000万人,但上报率却仅有1%。虽然国家和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2.
刘璐 《中外医疗》2014,(3):166-166,168
为提高收集的医疗安全信息的完整性、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同时确保主动自愿报告系统能得到切实有效的实施,该院对不良事件上报系统进行了有效的改进,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综述护理接近失误的识别与上报现状,并引用瑞士奶酪模型对接近失误的原因分析及干预进行归纳总结,主要包括组织影响、不安全监督、不安全行为先兆、不安全的行为,以期为减少接近失误、改善患者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7,(36):5056-5059
目的:为完善医院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上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就某三级甲等医院所有科室医务人员对ADR的上报情况及漏报原因等进行调查,并就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967份,回收问卷900份,回收率为93.07%;其中有效问卷875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7.22%。受访者中能够正确回答产生ADR的主要原因("是药三分毒"和个体差异)的分别只占42.51%和49.26%;1年中未接受过任何ADR培训的占35.89%,不了解ADR上报制度及途径的占33.83%,表示会主动并详细填写ADR报表的仅占30.06%,对上报ADR存在的困难认为无专职人员是最主要的(占61.49%);表示上报过ADR的只占41.60%。对导致医务人员漏报ADR的原因选择比例从高到低分别为:对ADR不确定,医院又无可供查阅的相关信息(占45.94%);ADR报表填写烦琐(占34.97%);无院内ADR监测部门电话(占33.60%);不知道上报程序(占33.49%),等等。结论:该院医务人员的ADR上报情况尚不理想,大部分人都有不同程度的ADR漏报现象,而医院对ADR监测工作的管理和宣传、培训不到位是漏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对减少压疮发生率、提高压疮治愈率、提高护士对压疮管理的满意度具有明显效果。方法将某医院2012年1-12月未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的作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年实施该制度的作为实施组。然后对两组压疮发生率、治愈率及护士对压疮管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降低至4.54%,压疮治愈率达到95.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组护士满意度达92.71%,明显高于对照组68.09%(P<0.01)。结论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增加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规范临床压疮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8,(6):721-725
目的:为评价我国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不良反应(ADR)上报指标提供参考。方法:8名药学专家以焦点组访谈法初拟我国医疗卫生机构ADR上报指标,后采用系统评价法对初拟的ADR上报指标进行循证分析,再采用德尔菲法调查确定ADR上报指标的上报要求、计算公式、含义、意义及参考值,并评价结果的可信度。结果:初拟指标包括ADR上报率、ADR报告合格率和严重的、新的ADR构成比。系统评价共纳入30篇文献(管理规范文件15篇、文献研究15篇),均提出ADR上报的必要性及上报要求,但均未提及ADR上报指标的计算公式、含义及意义。德尔菲法调查确定,ADR上报率参考值范围为≥0.01%,ADR报告合格率参考值范围为≥90%,严重的、新的ADR构成比参考值范围为≥1%;总体评价结果可信。结论:ADR上报指标及其参考下限值的确定可督促医疗卫生机构积极上报ADR,提高上报质量,并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对严重的、新的ADR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从个人、组织、社会三个层面围绕阻碍护士主动报告患访暴力事件的相关因素及应对策略进行综述,阻碍因素包括人格特征、认知水平低下、上报意识淡薄、心理压力过大、上报流程不完善、上报培训不到位、处理流程不规范、部分媒体报道失真、法律和经济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旨在为提高护士主动报告患访暴力意识,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药品采购量统计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上级机关及业务部门经常需要医院上报药品采购情况,统计区间和统计项目要求也不尽相同,而且往往时间要求急。在工作中,笔者发现其常用格式包括药品名称、编码、规格、单位、进价、数量、金额、药品生产厂商、供货商等信息。目前医院使用的HIS系统虽然能够对上述药品信息进行管理,但却不能生成符合要求的报表。通常是根据药品采购入库相关信息用人工统计查询或通过用数据库工具开表的方法对HIS数据库进行相关的统计。这两种方法的工作效率都不高。  相似文献   
9.
孙金山  孙薇 《地方病通报》2008,23(6):64-64,70
目的 研究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传染病流行动态、流行强度、病种结构. 方法 总结27年来博州地区法定上报传染病,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统计分析. 结果 1976年以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急性传染病总趋势显著下降,发病率逐年递减. 结论 疫苗的广泛使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网络直报使传染病报告管理得到普遍加强,疫情报告及时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一日适应制教学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发展的,是针对实习生对新科室环境陌生,实习要求不明确,制度不熟悉等而改进的,自2005年7月改进一日适应制带教方法后,通过师生之间的评价表,不安全因素上报表分析,师生间满意度提高,不安全因素上报率下降,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