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s, cHL)伴纵隔大肿块患者接受不同强度心脏保 护方案化疗序贯放疗后的心脏毒性的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 2011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我科收治的初治 cHL 伴纵隔大肿块患者共 150 例,患者均接受化疗序贯放疗治疗。根据不同强度的心脏保护方案分为表柔比星 + 博来霉素 + 长春新碱 + 达卡巴嗪方案组(EBVD 组)、EBVD 方案联合心脏保护剂右丙亚胺(dexrazoxane,D)组(EBVD+D 组)和多柔比星脂质体 + 博来霉素 + 长春新碱 + 达卡巴嗪方案组(PBVD 组)。收集分析整个治疗中以及治疗结束后 2 年的资料包括:患者基线特征、肌酸激酶同工酶 -MB(creatine kinase-MB isoenzyme,CK-MB)、B 型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心肌肌钙蛋白 T/ 心肌肌钙蛋白 I(cardiac troponin T/I,cTnT/TnI)、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以及心脏毒性相关的症状。统计同一期间我科收治的所有非纵隔大肿块 cHL 患者的心脏毒性发生率。结果:3 组之间的严重心脏毒性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EBVD 组(29.4%) > EBVD+D 组(18.9%) > PBVD 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5)。初治cHL 伴纵隔大肿块患者心脏毒性发生率为 18.7%,不伴纵隔大肿块患者发生率为 5.6%。心脏毒性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18%),ST-T 改变或 T 波异常(42.7%),QT 间期延长(16.7%),窦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33.3%), BNP 增高(13.3%),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下降(1.3%),CK-MB(10.7%)、cTnT/TnI(6.0%)等生化指标增高。伴纵膈大肿块的 cHL 接受化疗序贯放疗治疗的心脏毒性更多地发生于年龄 > 50 岁、吸烟、肥胖、糖尿病以及接受高剂量纵隔放疗(≥ 36 Gy)的患者(P < 0.05)。结论:初治 cHL 伴纵隔大肿块患者较非纵隔大肿块患者更容易发生严重心脏毒性,高危因素包括年龄 > 50 岁、吸烟、肥胖、糖尿病以及接受高剂量纵隔放疗。采用新型蒽环类制剂替代传统蒽环类药物或加入心脏保护剂右丙亚胺可降低该类患者发生严重心脏毒性的几率。  相似文献   
3.
垫球是通过手臂或身体其它部位的迎击动作,使球以垫击面反弹出去的击球动作。垫球主要用于接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有时也用来组织进攻。接发球和接扣球是组织进攻的基础,是比赛中争取少失分,多得分,由被动转为主动的重要技术,是稳定队员情绪,鼓舞士气的重要手段。正面双手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管理模式在危重症患者血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0月本院ICU收治的120例危重症患者按时间分段分为两组,每组分别60例。对照组危重症患者实施传统血糖监测管理,试验组危重症患者实施动态血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危重症患者住院期间血糖最高值、血糖最低值、血糖恢复时间及低血糖、高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危重症患者血糖最低值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危重症患者血糖最高值、血糖恢复时间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血糖最高值和血糖恢复时间低于或短于对照组。两组危重症患者低血糖发生率、高血糖发生率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低血糖、高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动态血糖管理模式在危重症患者血糖中的应用,能使危重患者血糖得到动态的、连续的监测,从而更加合理地调节治疗方案,稳定患者血糖水平,减少异常血糖的发生率,此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