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PERK蛋白对结肠癌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分为三组:空白对照(Control)组、下调PERK表达(si-PERK)组、阴性对照(si-NC)组;采用免疫荧光及RT-PCR验证转染效率;利用CCK-8实验检测下调PERK表达后结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5-FU的敏感性变化;Annexin V-FITC凋亡实验检测下调PERK表达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ERK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eIF2α、ATF4、CHOP、XIAP的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RT-PCR实验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i-PERK 组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免疫荧光提示转染效率达80%以上;CCK-8实验发现与si-NC组相比,5-FU对 si-PERK组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明显降低(P<0.01);Annexin V-FITC凋亡实验发现与si-NC组相比,si-PERK组细胞的凋亡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RT-PCR及Western Blot实验发现与si-NC组相比,si-PERK组细胞中PERK信号通路下游关键分子eIF2α、ATF4、CHOP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结肠癌细胞中,抑制PERK表达后,其可能通过下调eIF2α、ATF4、CHOP的表达促进细胞发生凋亡,从而促进细胞对化疗药物5-FU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正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是指从第一环形皱襞开始至十二指肠空肠曲部所发生的溃疡,一般指位于十二指肠降部近端的溃疡,约占消化性溃疡的5%[1]。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是消化性溃疡中比较少见的一种类型,其流行病学特点可能存在地区差异,并随时间而变化。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新疆地区297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复发的临床特点以及复发相关因素。方法随访并统计分析2006—200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确诊的137例初发型U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复发情况。结果137例患者经治疗完全缓解率为38.69%(53/137),部分缓解率61.31%(84/137),总有效率为100%(137/137)。1年累积复发率为26.28%(36/137),2年累积复发率49.64%(68/137),3年累积复发率59.85%(82/137)。其中偶发(≤1次/年)者37例,占27.01%(37/137);频发(≥2次/年)者45例,占32.85%(45/137);55例患者(40.15%,55/137)经首次治疗,随访期间未复发。复发与性别无关(P〉0.05)。〈50岁组的复发率为68.09%(64/94),显著高于≥50岁组[41.86%(18/43)](X2=8.444,P〈0.05)。维吾尔族患者的复发率为70.42%(50/71),显著高于汉族[48.48%(32/66)](X2=6.851,P〈0.05)。左半结肠的复发率为71.64%(48/67)、广泛结肠的复发率为71.88%(23/32),显著高于直肠的28.94%(11/38)(P〈0.05)。重度组的复发率为82.61%(19/23)显著高于轻度组的52.38%(33/63)和中度组的58.82%(30/51)(P〈0.05)。维持缓解组接受维持治疗者占52.73%(29/55),显著高于复发组的31.71%(26/82)(X。:6.053,P〈0.05)。精神紧张可能是导致uc复发最重要的诱因,占64.63%(53/82),其次为饮食不当和劳累过度,分别占56.10%(46/82)和39.02%(32/82)。结论维吾尔族UC患者复发率高于汉族,青壮年的复发率高于中老年人,病变范围、病情严重程度、能否维持治疗与UC复发相关,精神紧张、饮食不当和劳累过度是UC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细胞外泌体中的miR-130a对血管新生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提取食管上皮细胞HEEC、食管鳞癌细胞TE-13和Eca-109所分泌的外泌体及转染miR-130a mimic、miR-130a inhibitor及其阴性对照(NC)后的Eca-109细胞外泌体,并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共孵育。采用MTT、Transwell小室及小管形成实验检测各组HUVE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能力,qRT-PCR检测miR-130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I3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以及PTEN、Ang1和iNOS的表达水平。结果 HUVEC细胞与TE-13、Eca-109细胞外泌体共孵育后,增殖、迁移以及小管形成能力均增强(P<0.01),PI3K与AKT磷酸化水平及Ang1与iNOS的表达水平上调(P<0.001),而PTEN表达水平下调(P<0.001)。qRT-PCR检测结果显示,TE-13和Eca-109细胞外泌体中的miR-130a表达水平均高于HEEC细胞(P<0.01)。下调Eca-109细胞外泌体中的miR-130a表达可抑制HUVEC细胞增殖、迁移及小管形成能力(P<0.01),同时下调PI3K和AKT的磷酸化及Ang1和iNOS表达水平(P<0.001),上调PTEN表达水平(P<0.001)。结论 食管鳞癌细胞外泌体中的miR-130a可能通过激活血管内皮细胞的PTEN/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肿瘤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5.
胡素焕  赫晓磊  高峰 《新疆医学》2013,43(10):131-132
新疆是溃疡性结肠炎的高发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我院每年接诊大量全疆各地的各民族群众,对溃疡性结肠炎在各民族中的检出率作对比分析,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对非糜烂性食管炎(NERD)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年12月~2010年5月门诊及住院患者中有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反流症状的31例临床资料。结果:31位被确诊为NERD的患者在使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后烧心、反酸、胸痛、反食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的有28例,总有效率为90.32%。结论:NERD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及埃索美拉唑治疗后,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7.
赫晓磊 《新疆医学》2012,42(1):55-59
1994年人疱疹病毒8型(HHV -8)被确定为具有某些人Kaposi肉瘤(KS)的感染性因素后,几乎在所有类型的KS中均可观察到HHV -8感染.之后人们对HHV -8的病毒学、致病机制及临床预后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1人疱疹病毒8型相关型卡波西肉瘤(KS)概述KS是一种血管源性肿瘤,又称多发性、特发性出血性肉瘤.自Kaposi氏于1872年报告本病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有关KS的病因学一直未能确定.按照Kaposi描述的多中心发生,全身皮肤及内脏血管广泛受累,紫色的结节性皮肤皮损,被称为经典的KS.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不明原因腹痛患者胶囊内镜(CE)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方法:2006年12月至2011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集已完善胃肠镜检查却未明确诊断治疗的患者80例,均行胶囊内镜检查并分析病变特点。结果:80例患者中,80例患者成功检查,成功完成率为100%。其中42例患者检出病变,病变检出率为52.50%,诊断率为86.25%。结论:对于不明原因腹痛患者来说,胶囊内镜是一项检出率、诊断率高的安全无创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胶囊内镜(CE)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不同年龄层患者的病变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2006年12月~2010年2月间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63例,采集患者信息并分析病变特点.结果 163例患者中,老年组患者检出率高于青年组和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患者检出病变类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以肿物为主;中年组以溃疡、血管畸形为主;老年组以血管畸形为主.结论 各年龄组间的检出率和诊断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E检查对老年组患者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更好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赫晓磊 《医学综述》2012,18(4):606-608
胶囊内镜(CE)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被用于不明原因的消化系出血、小肠克罗恩病、乳糜泻、家族性息肉综合征等小肠疾病的诊断和监测。CE在临床运用过程中弥补了传统胃肠镜的一些不足,但也显露出一些弊端,如何弥补这些弊端是CE未来的发展方向。现就CE的发展过程、临床应用的利弊及对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