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ROI-C椎间融合器植入颈椎C5~6节段后对下颈椎C3~7整体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椎间盘与椎体生物力学特性及力传导模式的影响。方法采用ROI-C植入和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两种术式建立颈椎C5~6节段退行性病变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两种术式下C3~7颈椎段在前屈、后伸、侧弯和轴向旋转时ROM以及椎间盘、椎体和内植入器械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ROI-C植入后对邻近节段ROM的影响相对较小,减小了椎间盘的负荷,但椎体应力显著增加,C5椎体应力增加了251%。植骨融合内固定后,手术节段ROM减小86%~91%,邻近节段ROM以及椎间盘和椎体应力均明显增加。结论 ROI-C植入对颈椎ROM和椎间盘应力的影响较小,对椎体应力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ROI-C植入和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临床植入手术方案的设计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Neer 3部分骨折的疗效.[方法]99例老年肱骨近端Neer 3部分骨折患者,53例行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A组),46例行人工肱骨头置换(B组),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和肩关节功能等进行临床随访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优良率分别为88.68%和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掌握良好的手术技巧下,应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Neer 3部分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仍存在较多尚未解决的问题,选择时需慎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到软骨细胞分离的合适方法及优化冰冻保存软骨组织的配方。[方法]来源于骨关节炎膝关节置换术的软骨标本被用于本次试验,采用300或400 u/ml II型胶原酶(CTII-1或2)进行软骨细胞体外分离,保存在不同组成的冷冻剂中,进行梯度冷却并保存在液氮中48 h,随后进行软骨细胞活力及增殖潜力的测定。[结果]CTII-1较CTII-2更能分离出高活力的软骨细胞(P<0.05),并且300或400 u/ml的底物酶浓度比较合适。10%DMSO+90%FCS是一种比较合适的冰冻保护剂,能够最大程度保留软骨细胞的增殖潜力与活力,并且毒副作用小。[结论]通过相关的优化措施诸如软骨细胞体外分离底物酶以及冰冻保护剂的组成,从关节软骨组织中分离具有高增殖潜力的活力软骨细胞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操作和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老年女性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47例,其中骨质疏松患者21例,非骨质疏松患者26例.观察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引流量和并发症.采用HSS 评分法对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采用X线摄片对股骨假体力线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切口大小、术后引流量、假体力线上无统计学差异,所有股骨假体大小与股骨髁匹配,骨质疏松组中1例术后X线摄片发现内侧胫骨平台轻度劈裂,但骨折无明显移位,其余患者无感染、脂肪栓塞或下肢深静脉血栓,无假体位置不良.所有患者均获得了完整的随访,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12~60月).末次随访患者膝关节内侧间室疼痛明显减轻,HSS 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无假体位置不良、脱位及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 老年绝经后女性骨关节炎患者中合并骨质疏松十分常见,通过注意手术技巧术中操作避免使用暴力,术后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和股骨假体力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经腰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辅助单边钉捧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初步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15例腰椎间盘病变患者进行微创TLIF治疗。其中,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48~64岁,平均年龄54.7岁.病程1.5~3.0年,平均2年。其中L3-43例L4-5,8例,L5-S17例:单节段病变12例.双节段病变3例.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7.6±1.0)分,欧氏失能指数(ODI)评分为(42.4±2.7)分.Prolo功能评分为(10.5±1.6)分,、所有患者均有下腰痛.仅有单侧下肢痛、麻木。结果手术时间120~240min,统计数据(182.3±35.5)min。术中出血150.420mL.统计数据(280.7±81.2)mL。住院天数7~35d.统计数据(17.7±6.2)d。所有病例随访时间8~21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5.2个月。术后VAS评分(3.0±0.8)分,ODI评分(16.4±2.9)分.改良Prolo评分(17.0±0.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9例,良4例,可2例,总优良率86.7%。该组15例18个融合节段,术后6个月三维CT重建,有15个节段融合,融合率833%。结论微创TLIF辅助单边钉棒系统同定具有软组织损伤小、出血量少、不破坏对侧的正常结构、住院时间短、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长期结果还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6.
回顾性分析2005-07/2006-11本科收治的单侧跟骨骨折患者8例,应用可注射型人工骨替代骨MIIG[R]X3联合经皮撬拨复位穿针固定治疗,根据美国足外科协会所制定的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总分100分)来评价术后患足功能.定期复查X射线片,观察材料及宿主反应,骨折愈合情况,肢体疼痛及关节活动情况.8例获得完整随访,并发症发生率为12.5%(1/8).Bohler角改善18°~25°,Gissane角改善30°~35°.8例患者中优6例,良2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均未发生皮肤坏死,血肿、深部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国人单髁置换(UKA)假体尺寸进行临床研究,从而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UKA假体提供良好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3月采用UKA术(Oxford第3代假体)治疗205例患者的资料。总结国人UKA假体包括股骨和胫骨假体的大小分布情况,分析股骨-胫骨假体的最佳匹配关系,对国人流行病学资料[年龄,性别,左/右侧,身高及身高体重指数(BMI)]与股骨假体大小进行单因素分析(碧检验)和多因素分析(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以此205例资料为依据,初步建立国人UKA假体相关参数的分布图。结果(1)UKA假体分布:股骨假体尺寸分布,XS-6.3%,S-71.7%,M-22.0%,L-0%,XL-0%。(2)胫骨假体尺寸分布,AA.28.8%,A.38.0%,B-20%,C-11.7%,D-1.5%,E-0%,F-0%。股胫假体的最佳匹配关系:胫骨AA匹配股骨XS,胫骨A和B匹配股骨S,胫骨c和D匹配股骨M。(3)相关性分析:身高结合性别综合判断,其与股骨假体大小明显相关(P〈0.01),而年龄,左/右侧,BMI与股骨假体尺寸分布均无明确的相关性(P〉0.05)。(4)初步建立了国人UKA假体相关参数的分布图。按照此标准,术前采用身高结合性别这一指标判断股骨假体大小的准确性达到84.9%,而术中采用胫骨假体判断股骨假体大小的准确性达到61.1%。结论中国人群UKA假体分布不同于欧美人群。国人的假体分布图能够较好的指导术中选用合适大小的股骨假体,然而临床上需要进一步积累病例数以建立更适合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8.
<正>膝关节单髁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UKA)是针对终末期单间室骨关节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目前多用于内侧单间室膝关节病变的治疗,与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相比,具有更好的活动度改善、更快的功能恢复、更接近自然的步态、更好的运动学提升及更少的并发症的优势[1-5]。目前,UKA置入假体的两种固定类型是骨水泥型和生物型,两种类型在假体设计、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单侧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联合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unilater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uPS)治疗腰椎退变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10月~2008年10月,48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采用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按照手术切口及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18例采用单侧TLIF联合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B组30例采用后正中入路TLIF术联合双侧椎弓根钉固定(bilater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bPS)治疗。术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一般情况、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结果。[结果]A组随访12~25个月,平均19.1个月,B组随访9~36个月,平均24.6个月。两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ODI评分与个人平均器械费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满意率、植骨融合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侧TLIF术联合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具有切口小、出血少,不破坏对侧的正常结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器械费用低,功能恢复满意的优点,是治疗腰椎退变疾患的较好选择,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等离子叠加臭氧治疗腰椎间盘性所致腰腿痛的机制。方法自2005年1月-2009年10月,对288例经保守治疗无效后通过CT或MIR及椎间盘造影证实为包容性椎间盘病变患者实施了叠加治疗,其中男157例,女131例,年龄22~74岁,病程3个月~8年。结果按VAS疼痛程度由术前平均6.5降至术后48h平均2.7,术后3个月3.1;按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学组制定的手术疗效标准,术后48h及3月优良率分别为94.1%及93.4%。结论叠加疗法系两个微创技术通过同一个穿刺点和穿刺途径,在物理、化学机制和消融范围上的全方位的叠加,获得了比单一方法更加满意的疗效,达到了损伤的最小化和疗效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