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的表达及作用。方法使用碱烧伤诱导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模型,将25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5只,右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左眼作为实验组,每日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新生血管,分别计算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大鼠角膜HIF1α、VEGF没有表达或在上皮基底膜有微弱表达,新生血管组角膜全层HIF1α、VEGF表达明显增强,其表达部位主要分布在形成的新生血管区域和上皮全层。结论本实验HIF1α表达水平与角膜新生血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角膜碱烧伤诱发CNV模型,采用裂隙灯照相、免疫组化和RT-PCR等方法,分别检测使用Tet前后HIF-1α和VEGF在SD大鼠CNV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角膜,HIF-1α和VEGF没有表达或在上皮基底膜有微弱表达;在新生血管对照组,角膜全层HIF-1α和VEGF表达明显增强,其表达部位主要分布在新生血管形成区域和上皮全层;用药组角膜新生血管密度明显减低,HIF-1α和VEGF相应在角膜基质层新生血管形成区域表达减少。经SPSS软件分析,3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Tet可以有效地抑制大鼠角膜碱烧伤诱发CNV的生长,降低角膜新生血管HIF-1α和VEGF的表达。[眼科新进展2007;27(2):102—10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眼眶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入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2例眼眶肿瘤切除术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2组,每组36例。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为(4.2±3.9)分,低于对照组的(7.1±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4,P<0.00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22%,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75,P<0.001)。结论舒适护理的实施能够提高眼眶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睡眠质量,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球头硅胶管逆行泪道植管术在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对112例(147眼)行球头硅胶管逆行泪道植管术,观察其疗效。结果治愈87例(114)眼,好转21例(28眼),无效4例(5眼),治愈率77.6%,好转率19.0%,无效率3.4%。结论球头硅胶管逆行泪道植管术疗效肯定、易于开展、推广型强,可以作为鼻泪管阻塞疾病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晶体前膜形成的机制和处理方法。方法35例人工晶体前膜形成中,Ι级10例,II级25例。I级前膜采用托吡酰胺及地塞米松眼液点眼治疗,II级前膜采用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及安妥碘,同时给予托吡酰胺眼液点眼治疗。结果I级前膜10例用药3~4 d消退;II级前膜24例3~7 d消退,1例因前膜过厚,机化过重,药物治疗未能吸收,后经手术剥除治愈。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扩瞳、激素、安妥碘联合治疗人工晶体前膜是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单纯引线型硅胶管植入与引线型硅胶管植入联合激光治疗泪小管阻塞进行观察,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单纯采用引线型硅胶管植入的方法(A组);另一组采用泪道激光联合引线型硅胶管植入的方法(B组)。结果:单纯引线型硅胶管植入治疗泪小管阻塞治愈率为77.6%,泪道激光联合引线型硅胶管植入治疗泪小管阻塞治愈率为87.5%。结论:泪道激光联合引线型硅胶管植入治疗泪小管阻塞治愈率更高,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碱烧伤后不同时期角膜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瘦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FGF)的表达,探讨它们与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关系.方法 使用碱烧伤诱导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模型,采用浸润1 mol·L-1 NaOH溶液、直径为3 mm的单片滤纸,准确置于大鼠右眼角膜中央30 s,制作CNV模型.25只SD大鼠右眼为实验眼,随机分成5组,每组5眼,左眼为正常对照眼.每天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新生血管,分别计算新生血管长度和面积.并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碱烧伤后4 d、7 d、14 d、21 d,实验组CNV面积分别为:(2.55±0.15)m2、(4.15±0.36)mm2、(10.21±0.45)mm2、(8.56±0.06)mm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角膜碱烧伤后1 d,实验组瘦素、VEGF的表达开始增高,碱烧伤后14 d达高峰,14 d后瘦素、VEGF的表达下降,21 d后显著下降;其表达部位主要分布在形成的新生血管区域和上皮层;正常对照组瘦素可微弱表达于角膜上皮层和基质层,VEGF没有表达或仅在上皮基底膜有微弱表达.实验组角膜瘦素、VEGF阳性表达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χ2=29.07,P=0.001;χ2=35.51,P=0.001),瘦素与VEGF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95,P=0.001).结论 瘦素和VEGF表达水平与角膜新生血管的生成具有相关性,瘦素可能成为治疗CNV的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Tet)对体外培养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PF)增殖的影响.方法:用20、40、80和160μmol/L的Tet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PF,24、48及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P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Tet在20、40、80和160 μmol/L浓度下作用24、48及72 h,能够抑制HPF增殖(F时间=235.632、342.039、586.788和584.667,P均<0.001;F组间=372.672、474.734和389.467,P均<0.001).Tet干预后PCNA蛋白表达下降(F=185.623,P=0.009).结论:Tet可抑制翼状胬肉HPF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
甲钴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视神经炎74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甲钴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视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临床确诊为视神经炎的74例患者11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视神经乳头炎38例55只眼,球后视神经炎36例63只眼.将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7例59只眼.治疗组给予半球后注射甲钴胺注射液500 μg/次,1次/d,10次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后改口服甲钴胺500 μg/次,3次/d.全身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5mg/d,1周后改为强的松龙30 mg/d口服,每5天减量,每次减量5 mg,同时口服维生素B110 mg,3次/d,使用能量合剂、血管扩张剂.对照组除不使用甲钴胺外,其余治疗同治疗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组59只眼中,显效42只眼,占71.19%;有效15只眼,占25.42%;无效2只眼,占3.39%.其总有效率为96.61%.对照组59只眼中,显效30只眼,占50.85%;有效26只眼,占44.07%;无效3只眼,5.08%.其总有效率为94.9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0,P>0.05);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5,P<0.05).结论 甲钴胺联合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治疗视神经炎.  相似文献   
10.
羊膜移植联合CSA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7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羊膜移植联合CSA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78例(92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行羊膜移植联合1%CSA滴眼液滴眼和5-Fu注射液在手术部位结膜下注射,观察术后翼状胬肉复发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诊时间6~12个月。结果78例92眼只有1眼复发,且复发程度较术前明显减轻,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羊膜移植联合CSA和5-Fu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