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6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评价胶原酶溶解术的近、中、远期疗效,分析机制、适应证等与疗效的关系. 方法 按统一的适应证选择标准、治疗方法,对行胶原酶溶解术、资料完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适应证 1 279例进行复诊、书信、电话等方式随访观察,随访时间和例数分别为 0.5~ 1年(近期) 105例, 2~ 4年(中期) 593例, 6~ 8年(远期) 581例,按统一的疗效标准评价胶原酶溶解术的近、中、远期疗效. 结果 最佳适应证近期、中期、远期优良率分别为 96.1%、 85.4%、 84.8%. 结论 在诊断明确、最佳适应证范围内、规范操作的前提下,胶原酶溶解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热化疗对兔肝VX-2肿瘤血管渗透性影响的生物学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兔肝VX-2移植瘤模型基础上,进行在体肝肿瘤介入性热化疗,观察介入性热增敏与肝组织及肿瘤组织血管渗透性的关系,探讨介入性热化疗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建立可供实验研究的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30只,随机等分为3组(非灌注组、普通灌注组及热灌注组),在X线监视下,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进行灌注,灌注液为生理盐水(温度为60℃),液量30 mL,15 min缓慢推注.灌注结束前5 min,经导管推注10 mg/L伊文思蓝(Evans Blue EB),2 mL/kg,非灌注组直接推注EB,灌注EB后置10 min,取出肝脏用生理盐水灌注肝动脉冲洗血管中残留的EB.切取靠近肝门部的小块正常肝组织、瘤组织,称重后,放入1 mL甲酰胺液中,置于50℃恒温水浴箱60 h,提取液用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测出A620nm,从标准曲线上测出相应的EB含量,以反映该组织毛细血管的渗透性.结果肿瘤组织与肝组织的EB含量在3组中均有差别(P<0.05);正常灌注组与非灌注组肝组织的EB含量、肿瘤组织的EB含量无明显差别(P>0.05);热灌注组与非灌注组、正常灌注组肝组织的EB含量、肿瘤组织的EB含量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介入热疗可以增加肝组织及肿瘤组织的血管渗透性.  相似文献   
3.
Internet医学资源与护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亚玲  倪代会 《医学信息》2002,15(3):149-150
Internet在计算机快速发展的今天 ,使得全世界越来越多的计算机通过各种通讯媒体连接起来 ,形成一个超级的网络 ,并且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中 ,使人类社会步入了网络化的信息时代。各个领域都在密切关注这一伟大举措 ,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作为现代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医学 ,Internet必将对它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医学教育的传统行为模式必将受到这一新生事物的冲击 ,如何利用Internet更好地为医学教育服务 ,已成为目前医学界的迫切需要。充分利用 Internet网上护理信息资源 ,对现代护理教学的改革及发展 ,提高护理人员的医学教学…  相似文献   
4.
兔肝VX2移植癌模型的病理学和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目的 采用三种不同植瘤方式建立稳定的介入实验研究兔VX2 移植性肝癌模型。方法  6 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 3组 ,每组 2 0只。第一组 ,将VX2 瘤细胞 (约 5× 10 7个 )经肝动脉灌注入兔的肝脏 ;第二组 ,将VX2 瘤细胞 (约 5× 10 7个 )经剖腹途径接种于兔的肝左叶 ;第 3组 ,将瘤组织块 (约含 10 6~ 10 8个瘤细胞 )经剖腹途径植入兔肝左叶。对三组进行比较观察 :①不同方式植瘤的成活率 ;②肝内肿瘤体积变化和肿瘤生长率 ;③大体及镜下 (光镜和电镜 )瘤组织形态特征 ;④成熟模型的DSA表现。结果 ①三组植瘤成活率分别为 7/ 2 0、10 / 2 0、19/ 2 0 ,第三组植瘤成活率最高 (Ρ <0 .0 5 ) ,其瘤体呈指数性生长 ;②病理学及CT表明该瘤在肝组织中呈浸润式生长 ,其性状与移植于兔其它部位的VX2 鳞状细胞癌特征相似 ;③DSA影像示移植性肝肿瘤具有丰富的血供。结论 成功建立了兔VX2 移植性肝癌模型 ,瘤组织块种植方式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 ,为肝癌介入治疗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大型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肌瘤是育龄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患者平均年龄约 30~ 5 0岁。临床表现为子宫出血、月经改变、腹部包块及压迫症状。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常用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 ,但手术治疗创伤大 ,造成脏器缺损 ,不被年轻患者所接受 ,药物治疗停药后复发子宫出血。我科从 1999年初开始对 2 2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现将心理护理过程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 2 2例 ,经临床病史、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等确诊子宫肌瘤 ,年龄 2 6~ 5 1岁 ,平均 39岁。 2例治疗前无生育史。多数以经血量增多或经期延长就…  相似文献   
6.
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的建立及其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目的 用 3种不同植瘤方式建立稳定的兔Vx 2移植性肝癌模型 ,分析移植性肝肿瘤的DSA影像特征。方法  6 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2 0只。第 1组 ,将Vx 2瘤细胞 (约 5× 10 7个 )经肝动脉灌注入兔的肝脏 ;第 2组 ,将Vx 2瘤细胞 (约 5× 10 7个 )经剖腹途径接种于兔的肝左叶 ;第3组 ,将瘤组织块 (约含 10 6~ 10 8个瘤细胞 )经剖腹途径植入兔肝左叶。之后 ,对 3组兔比较观察 :1.不同方式植瘤的成活率 ;2 .肝内肿瘤体积变化和肿瘤生长率 ;3.大体及镜下 (光镜和电镜 )瘤组织形态特征 ;4 .成熟模型的DSA表现。结果  1.3组植瘤成活率分别为 7/ 2 0、10 / 2 0、19/ 2 0 ,第 3组植瘤成活率最高 (P <0 .0 5 ) ,其瘤体呈指数性生长 ;2 .病理学及CT表明该瘤在肝组织中呈浸润式生长 ,其性状与移植于兔其它部位的Vx 2鳞状细胞癌特征相似 ;3.DSA影像示移植性肝肿瘤具有丰富的血供。结论 成功建立了兔Vx 2移植性肝癌模型 ,瘤组织块种植方式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 ,为肝癌介入治疗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大型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逆转录病毒转染法建立耐药性大鼠CRBH-7919细胞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高效、稳定的大鼠CRBH-7919多药耐药细胞系.方法:利用逆转录病毒转染法将带有mdr1 cDNA全序列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HaMDR转入到大鼠CRBH-7919细胞中,MTT法检测细胞系在不同化疗药物作用下的存活率;免疫组化检测细胞的P-糖蛋白(P-GP)表达,RT-PCR检测细胞内mdr1 mRNA的表达量,PCR检测mdr1基因转移到细胞内的基因片段.结果:转基因的细胞系对阿霉素、丝裂霉素的耐药性分别提高 9和7.9倍,免疫组化见转基因细胞系P-GP表达增加,RT-PCR示细胞内mdr1 mRNA的表达量增加,PCR表明转基因细胞内扩增出mdr1片段.结论:利用逆转录病毒转染法成功建立了大鼠CRBH-7919多药耐药细胞系,该细胞系具有耐药强度高、耐药性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经肝动脉介入热疗对荷瘤兔VX2肝肾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经肝动脉介入热疗对荷瘤兔肝肾功能及生命体征的影响,探讨介入热疗治疗肿瘤的安全性。方法 建立可供实验研究的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10只;30min内经兔肝动脉缓慢匀速注入60℃生理盐水40mL。分别于灌注前及灌注后1,3,5和7d检查肝、肾功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荷瘤兔的呼吸、心率、体温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但1h内均可恢复正常;ALT,AST于灌注后开始升高(ALT7倍,AST2倍),之后逐渐恢复,1wk后恢复正常;胆红素、白蛋白及γ-GT无明显变化。对肾功指标的监测表明,热疗对肾脏无明显影响。结论 介入性热疗对荷瘤兔生命体征及肝肾功的影响是轻度的、可逆的、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患者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医疗过程尤为关注,2002年4月国务院颁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试行是社会迈向法制化的体现,我院通过组织全院人员认真学习,从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严格落实诊疗护理操作常规,合理收费方面入手,科室不定期进行《条例》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胶原酶溶解术的近、中、远期疗效。分析机制、适应证等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按统一的适应证选择标准、治疗方法,对行胶原酶溶解术、资料完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适应证l279例进行复诊、书信、电话等方式随访观察,随访时间和例数分别为:0.5~1年(近期)105例,2~4年(中期)593例,6~8年(远期)58l例,按统一的疗效标准评价胶原酶溶解术的近、中、远期疗效。结果:最佳适应证近期、中期、远期优良率分别为96.1%、85.4%、84.8%。结论:在诊断明确、最佳适应证范围内、规范操作的前提下,胶原酶溶解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