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7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痛综合征(CP/CPPS)的诊疗特点。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英文数据库MEDLINE自创立至2015年12月中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痛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并分析针灸治疗该病的选穴特点、配穴组成、针灸频次、疗程及疗效。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其中针灸治疗CP/CPPS辨病取穴占77.2%(17/22),出现频率较高的穴位为三阴交(54.5%,12/22)、关元(50%,11/22)、中极(45.4%,10/22)、八髎(45.4%,10/22)、阴陵泉(45.4%,10/22)、秩边(45.4%,10/22);针灸治疗频次每日1次最多(59.1%,13/22),疗程为1个月最多(45.4%,10/22)。疗效显示针灸可以显著减少CP/CPPS患者NIH-CPSI与IPSS量表评分并且可能提高IIEF量表评分;针灸总有效率为25%~90%;随访24~33周,针灸对降低CP/CPPS患者NIH-CPSI量表评分仍有显著作用。结论针灸治疗CP/CPPS临床常见辨病施治,选穴组方多为腰骶部与下腹部局部穴八髎、秩边、肾俞、关元、中极。以及下肢远端穴三阴交、阴陵泉;临床可采用针灸隔日1次,连续治疗1~2个月的方案。针灸对于改善CP/CPPS症状有较好的近期效果,同时也有一定的持续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子午流注辨证低频治疗仪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44例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辨证低频治疗仪治疗,对照1组采用普通低频脉冲治疗仪治疗,对照2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共治疗2周。治疗结束及疗后3个月,采用VAS量表、WOMAC量表评价3组的疗效,同时在治疗期间评价其安全性。结果:3组疗后和随访时VAS评分、WOMAC量表总分、疼痛评分和关节僵硬评分均较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两个对照组。结论:子午流注辨证低频治疗仪治疗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保证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形成合理的现场质量控制内容和清单,分析了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影响因素,综合考虑质量控制内容的科学性和现场操作的可行性,在国家"十一五"课题"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综合治疗方案优化与临床评价共性技术和质量控制研究"现场质量控制内容和清单基础上,提出以PICOST为核心内容开展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现场质量控制,尤其要注重对干预实施者技能(I)和盲态结局评价(O)的质量控制,并形成了现场质量控制清单,供课题承担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4.
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为腰椎管狭窄症之主症 ,多见于中老年人 ,临床表现以间歇性跛行为特征。目前治疗仍以手术减压为主 ,病人痛苦大 ,且有一定的风险。我们采用针刺疗法治疗 30例 ,近期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和住院病人 ,其中男 2 0例 ,女 1 0例 ;年龄 4 2~ 79岁 ,平均 60岁 ;平均病程4 5 7月。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间歇性跛行的临床表现 ,即长期站立或步行一定距离后即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感觉异常 ,或无力、疼痛 ,而当改变姿势、休息片刻后上述症状即明显缓解。多数患者有慢性腰痛史 ,有L4 、L5或L…  相似文献   
5.
针灸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诊疗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所致二便、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的诊疗特点,为临床治疗方案优化提供依据。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1997—2015年)、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1997—2015年)、维普数据库(VIP Date,1997—2015年)、PUBMED(1997—2015年)中关于针灸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的文献,总结具体的干预措施、治疗介入时机、辨证及选穴特点、治疗频次、总治疗时间、疗效及其评价指标、随访及其安全性。结果:针灸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导致的二便、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以单纯电针为主,占40.82%(20/49),介入时机多在发病3个月以内;其辨证特点以辨病结合辨主症为主,占81.63%(40/49);膀胱功能障碍以下腹部和腰骶部的任脉和膀胱经的中极、关元、肾俞、次髎及损伤部位夹脊穴为主;肠道功能障碍以下肢部和腹部的胃经和任脉的天枢、关元、上巨虚及损伤部位的夹脊穴、督脉穴为主;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以四肢部和背部的膀胱经、大肠经和胆经的阳陵泉、曲池、合谷、环跳、委中及损伤部位夹脊穴等为主;治疗频次以1次/d,1周5~6次为多,占63.27%(31/49);总治疗时间处于1~29周不等,以4周为最常见。针灸治疗二便、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的疗效为75.0%~96.7%,随访示有一定远期疗效,未出现不良反应报道。结论:针灸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所致二便、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有一定的疗效,但由于多数是非随机对照文献,且其疗效标准不一,故确切疗效有待于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针灸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电针内关穴防治胃镜检查时出现不良反应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腧穴主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248例首次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和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照组,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单盲(盲数据处理)的方法,评价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在缓解呕吐、咽部不适等主要观察指标上,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主要观察指标"恶心"和一些次要指标上,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电针内关穴可以防治胃镜检查时的呕吐、咽部不适等主要不良反应,初步评价电针内关穴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索临床研究患者报告的结局(PRO)的方法,选择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为进一步制定中风痉挛性偏瘫自觉症状评定量表提供帮助。方法:参照社会研究方法学,以PRO为标准,对临床52例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访谈,结合文献,积累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报告的10个结局指标,并进行量化,对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患者评测,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过对数据的信度、效度、反应度等统计分析,制定较完善的“中风痉挛性偏瘫自觉症状调查问卷”表。结论:PRO在评价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有明显优势,为补充中风痉挛性偏瘫评价指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电针治疗症状性良性前列腺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取穴:次髎、会阳,均取双侧.次髎穴的位置在以髂后上棘与脊柱连线为边长,向下作一等边三角形的顶点,按之有明显的凹陷,用3~4寸毫针沿第二骶后孔向斜下刺入,使局部有沉重胀及放电感,可见会阴部肌肉收缩.会阳穴在尾骨下端两旁,距督脉0.5寸用2.5~3寸毫针向外下方刺入2~2.5寸,使局部产生酸胀痛感,并可见肛周肌肉不自主收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钡餐后胃动力与血清胃泌素及临床症状评分变化的相关关系。方法:根据罗马Ⅲ标准纳入17例FD患者(FD组),进行临床FD评分,检测空腹血清胃泌素,行空腹胃钡餐动态摄影检查,与10例正常人(正常人组)对比。胃钡餐动态摄影主要测量指标包括:胃潴留液高度、胃中间横带宽度、蠕动波频率、蠕动波最大宽度、蠕动波最大深度、蠕动波通过时间;胃泌素检查采用钡餐当天清晨空腹血清学检查。对FD患者临床评分与FD胃动力检测各项指标及胃泌素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使用SPSS 13.0软件,采用配对t检验或符号秩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as 8.2简单线性相关及Spearman秩相关指数分析。结果:FD患者与正常人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FD患者与正常人血清胃泌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 3)。FD患者与正常人胃动力检测指标胃潴留液高度、胃中间横带宽度、蠕动波频率、蠕动波通过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P=0.0000;P=0.000 2;P=0.000 6)。上腹疼痛与胃蠕动波频率呈负相关,胃泌素与钡餐胃动力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胃钡餐动态摄影可直观观察胃动力变化,胃泌素体现了胃动力相关激素水平,可作为评价FD及其疗效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