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本中心在建院近八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将人力资源及管理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通过分析中心1999至2008年期间的相关人事及科研报表,参考政府相关部门文件,从人员结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科研产出等方面,了解中心人力资源发展情况,分析促进或影响人力资源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思考中心未来人力资源发展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本文的数据主要体现本中心人力资源发展特性,但其中所表现出的共性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外邪“直中血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冠军  董少群 《河南中医》2010,30(5):435-436
直中血络感邪致病理论的建立,首先完善了中医感邪途径,不仅弥补了只有由外及内自皮毛而入、从口鼻而入在理论上的不足,也弥补了只有感邪由表及里、传变由外至内、病住由浅到深在逻辑学上的缺陷,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乙型肝炎中医学病因性质及命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冠军 《中医研究》2010,23(1):12-13
病毒性乙型肝炎(以下称乙肝)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虽然病毒、宿主、发病等之间的复杂关系仍未完全揭示,但对于HBV为本病始动因素的认识没有异议。中医学对本病的病因有湿热、脾虚、气郁、湿毒、阴毒、疫毒、杂气等不同认识,由此影响医者在临床上对于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把握、治疗方法的确定及预后的判定。同时本病在中医学疾病命名方面尚未统一,历代各医家命名各异,不利于对本病古方整理及病因病机理论的研究。笔者认为有统一乙肝病因及命名之必要,现简述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4.
5.
完带汤治疗慢性腹泻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符合诊断标准的脾胃气虚型慢性腹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完带汤治疗;对照组60例,予参苓白术散方,治疗30天。结果:治疗组痊愈43例,好转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3%(95%可信区间为94.43%-99.97%);对照组治愈22例。好转3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0%(95%的可信区间为91.23%-99.38%);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u=3.3545,P=0.0009),治疗组每治疗28人,可较对照组减少1例无效患者(NNT=28,95%CI=26.27-29.87)。  相似文献   
6.
1 消化性溃疡血瘀证诊断要点①胃脘疼痛 ,痛点固定 ,或按之疼甚 ,或疼如针刺、刀割 ,或昼轻夜重 ;②嘈杂吞酸 ,或胃脘痞满 ,并伴有口干欲漱水不欲咽 ;③病程超过半年以上 ;④既往有呕血、黑便史 ;⑤面色晦暗、黧黑或两颧毛细血管扩张 ;⑥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 ;⑦胃镜检查见  相似文献   
7.
马冠军 《北京中医药》2017,36(9):818-819
通过对《内经》关于腹泻病辨治方法的研读、梳理与总结,认为《内经》不仅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还蕴含辨病论治、审因论治、对症治疗等诊疗思路,奠定了中医学四维论治之基础。根据不同疾病的不同病机、病因、证候、症状表现,制定辨病、审因、辨证、对症"四维一体"的诊治思路与方法,既是对经典理论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对临床诊疗体系的完整构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滋病的中医病因和命名。方法:分析艾滋病病因、致病特点。结果:艾滋病符合湿邪治病的特点。结论:艾滋病病因为外邪,宜命名为异湿。  相似文献   
9.
马冠军  牛海英  胡浩 《光明中医》2010,25(8):1482-1483
乙型肝炎病毒致病隐匿,缠绵难愈,表现复杂,病位广泛,易犯脾土,与湿邪致病特征相符,宜命名为"异湿"。"异湿"之名,既体现出湿邪的特征,又体现出"皆相染易"之性,具体明确,针对性强。确认异湿是乙肝的唯一始动因素,是中医异气理论的发展和具体运用,对乙肝的辨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伤寒杂病论》黄疸病四维论治体系。方法:对《伤寒杂病论》黄疸辨治模式进行疏理总结。结果:张仲景并非仅用辨证论治,还应用有辨病论治、审因论治、对症治疗,开创了四维论治之先河。结论:根据黄疸病不同的病机、病因、证候、症状表现,制定四维一体的治疗方法,既是对经典的全面传承与发展,也是对临床辨治体系的完整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