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阎清海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肝胆脾胃,病机为湿热毒邪蕴结,脾胃运化失调、升降失司,肝胆疏泄失常,气滞血瘀。临证重视利湿化浊、清热解毒、理气活血,自拟清肝解毒汤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温热之病,最易挟痰,致使病势缠绵,棘手之证丛生。盖热为无形之邪,痰乃有形之滞,痰与热合,则胶结难解。其蒙蔽于上,壅塞灵窍,则神主不明而为昏糊;阻遏于中,枢机不利,则上下失和;流行于下,壅滞气机,又可致二便涩滞。且痰热互结之证,不去其有形之痰,则无形之热难以消解;有形之痰去除,无形之热自易清散。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补缓泻急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肌痉挛疗效差异,从而对补缓泻急针刺法进行系统化整理和技术规范.方法 采用三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给予补缓泻急针刺法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肘、膝关节痉挛程度评分和Barthel指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肘、膝关节痉挛程度评分均有所减低,其中肘关节痉挛程度减轻情况分别为(1.07±0.71)分和(0.37±0.78)分.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痉挛程度减轻情况分别为(1.1 4±0.73)分和(0.56±0.73)分,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增加情况分别为(30.31±1 2.58)和(19.70±10.02).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缓泻急针刺法治疗中风后肢体肌痉挛较之常规针刺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表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表证的病位并不在表,而是外邪侵入机体初期,正气抗邪于外,病势趋向表;表证的脏腑定位在肺;表证也有真伪之分,因此治疗时应注意分辨。  相似文献   
5.
我院从1989年10月~1995年3月用自制中药软肝消水散治疗肝硬化腹水98例,现将诊治体会简介如下: 临床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资料 98例中,男66例,女32例。年龄25~45岁者21例,46~72岁者77例。病程1~10年者56例,11~17年者42例。其中有甲型肝炎  相似文献   
6.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首诊时中晚期肝癌约占85%,发现时约70%~80%患者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已成为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1],但其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短期的生活质量下降及肝功能减退等是TACE最常见的副反应(亦称为介入栓塞术后综合征)。我科2008年7月~2010年4月采用解毒疏肝汤防治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患者64例,获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观察报道如下。一般资料64例患者均为安阳市中医院2008年7月~2010年4月住院行经皮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的病人。所有患者均经B超或CT、AFP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丙型病毒型肝炎,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其发病率高,病程漫长,容易反复,预后较差。患者除出现消化道症状之外,多还伴有神经精神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均与中医肝主疏泄的功能失常(肝失疏泄)密切相关。近年来,病毒性肝炎伴焦虑抑  相似文献   
8.
温病"开郁泄热"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阎清海 《新中医》1999,31(9):3-4
“开郁泄热”法在温热病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从《内经》到张仲景的《伤寒论》 ,直至明清时期温病学家 ,对开郁泄热法的论述和治疗各有特色。临床应根据邪热郁阻部位的不同 ,而采用相应的治法 ,无形邪热郁闭上焦 ,宜辛凉疏达 ;邪热炽盛壅郁中焦 ,宜辛寒开泄 ;有形热结阻于肠腑 ,宜行气导滞通腑 ;热邪夹秽闭塞清窍 ,宜辛凉芳香通窍。治法虽有不同 ,但其要旨均在于开郁通滞 ,使气机通畅 ,邪热外达 ,则疾病向愈。  相似文献   
9.
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患者病理主要表现为“湿”、“瘀”、“虚”三个方面。据此特点,研制了软肝化纤胶囊(主要由生黄芪、醋鳖甲、炮山甲、冬虫夏草、三七粉组成)。1996年以来,共治疗肝纤维化患者52例,经治疗半年,临床症状大多消除或缓解。其中ALT正常者34例,波动者18例。治疗半年后ALT正常者11例,7例始终不正常。治疗前血清白蛋白异常者32例,均值为33.5±3.8g/L,服药半年后上升为39.3±3.2g/L。球蛋白异常者33例,治疗前均  相似文献   
10.
痞证,又称痞满。泛指心下痞塞不通、触之无形不痛的病证。前贤诸家论治痞证,每从寒热错杂、虚实相间的病理入手,多以泻心汤,寒热并用,消补同进。今观《临证指南医案》叶天士治痞证,除继承前人经验外,每参以开肺、益胃、化湿、祛腐之品,方精效切,不落窠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