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8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口腔癌术后近距离腔内照射控制复发的疗效及影响因素、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口腔癌术后配合放射治疗患者238例,其中143例单独给予近距离腔内照射,95例同时给予近距离腔内照射和外照射.100例同期仅行手术治疗的病例作疗效对比.计算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结果:手术治疗、术后配合腔内照射或同时配合腔内及外照射患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是62%和22%,79%和62%以及71%和43%,3种治疗方法对肿瘤的5年和10年局部控制率分别是54%和52%,78%和76%以及72%和69%.UICC分期、病理分级、组织来源及肿瘤发生部位对生存率和局控率均有重要影响.结论:术后配合放疗可有效地控制口腔癌术后复发,尤以术后配合腔内照射更佳,该方法治疗后并发症少且疗效显著,可望成为新的、常规的口腔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设计中X轴方向不同铅门大小的剂量学差异,探讨鼻咽癌VMAT设计中最优的铅门固定大小。方法:在Eclipse 11.0计划系统中采用5种铅门固定方法分别对10例鼻咽癌患者设计放疗计划,比较5种计划得到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以及机器跳数。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5种固定铅门技术得到的靶区D95、Dmean和HI等剂量学参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铅门在X2方向全关(FJ1)计划组的CI好于其他计划组(t=-2.97~-1.06, P<0.05);FJ1计划组得到的脊髓Dmax、左右侧腮腺、喉以及口咽的V30和Dmean等剂量学参数均优于其他计划组(t=-5.83~1.14, P<0.05),而对于脑干、耳蜗和颞叶等器官,5种固定铅门技术无明显差异(t=-0.99~2.99, P>0.05);FJ1计划组的机器跳数高于其他计划组(t=8.15~8.86, P<0.05)。结论:5种铅门固定技术均能满足临床要求,而FJ1计划组能够更好地降低危及器官照射剂量,但同时增加了机器跳数,增加了照射时间;而铅门在X2方向从半开到全关(FJ2)计划组相比于FJ1计划组对于器官的保护较差,但提高了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3.
康盛伟    王培    祁国海    刘操  龚岚  黎杰    肖明勇    唐斌    郎锦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20,37(8):945-950
目的:对新型国产二维矩阵剂量验证系统在临床条件下进行测试,检验其是否能够满足临床使用需要。方法:参照GB15213-94对用来检测国产二维矩阵剂量验证系统的医用直线加速器进行检测调整,使其达到国家标准。使用新型国产二维矩阵剂量验证系统,对标准照射野下的绝对剂量重复性,标准照射野下的剂量线性,平坦度、对称性,真实病例放疗计划验证进行测试。结果:标准照射野下的绝对剂量重复性检测,其变异系数小于0.7%,符合测试要求;标准照射野下的剂量线性检测与电离室检测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异;平坦度检测±3%以内、对称性检测±2%以内,均满足临床使用要求;真实病例计划验证γ通过率均大于98%,完全满足临床放疗计划验证要求。结论:新型国产二维矩阵剂量验证系统具备点剂量、面剂量测量功能,能够对加速器基本剂量性能进行检测,达到临床使用要求;能够实现放疗计划系统的DICOM数据导入,与实际测量结果比较分析,达到临床计划验证要求。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的治疗手段是以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随着调强放疗等精确放疗技术和放化综合治疗的广泛应用,初治鼻咽的局部控制率已经提高到90%以上。为了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愈率、降低复发或远处转移,放疗与化疗的结合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热点。由于同步放化疗已成为局部晚期鼻咽的标准治疗,新辅助化疗是鼻咽癌综合治疗研究的热点,新辅助联合同步放化疗是否获益一直存在争议。同时调强放疗的大量应用,同步化疗的地位受到怀疑,新辅助化疗在调强时代能否替代同步化疗及新辅助化疗后靶区应如何勾画值得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就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灌注CT血容量图(BV)评价兔VX2脑瘤模型大体靶体积(GTV)、临床靶体积(CTV),并设增强CT(CECT)作为对照.方法 对20只成功建模兔VX2脑瘤模型行灌注CT检查,测量脑瘤兴趣层面在增强CT、血容量(BV)图像上长、短径,并与其同层病理学GTV、CTV结果比较.结果 20例GTVBV长、短径平均值分别为(11.98±3.29)、(7.03±1.82)mm,GTVCECT的分别为(6.36±3.85)、(3.17±1.93)mm,同层病理学GTV的分别为(8.19±2.29)、(4.83±1.31)mm,CTV的分别为(12.87±3.74)、(7.71±2.15)mm.GTVBv与GTV病理长、短径均不同(t=7.17,P=0.000和t=8.37,P=0.000).GTVCECT与GTV病理、CTV病理长、短径也均不同(t=-3.18,P=0.005和t=-4.24,P=0.000;t=-11.59,P=0.000和t=-9.39,P=0.000).GTVBv与CTV病理长、短径相似(t=-1.95,P=0.067和t=-2.06,P=0.054).采用CECT评价CTV病理的长、短径外放比例平均值分别为81.83%±40.33%、276.73%±131.46%,利用GTVBV评价脑瘤CTV的长、短径外放比例平均值分别为7.93%±17.84%、12.52%±27.83%(t=-7.36,P=0.000和t=-8.78,P=0.000).结论 灌注CT的BV图较传统CECT能更好评价脑瘤的解剖学靶区.  相似文献   
6.
图像融合技术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是现代放射治疗最主要的技术之一,可较大程度地控制剂量分布,使肿瘤控制率得以增高[1,2].  相似文献   
7.
由西部放射治疗协会、四川省西部放射治疗协会、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重庆市肿瘤医院承办,四川省肿瘤医院协办的中国西部地区第十二届放射肿瘤学术会议暨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放射治疗专委会2017年学术年会于2017年8月17—20日在山城重庆隆重召开. 大会承办方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王阁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主任委员王绿化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对西部放射治疗协会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西部放射治疗协会促进西部地区放射肿瘤学科发展的积极推动给予高度赞赏. 本次大会围绕"同心前行,齐心合力,西部更精彩"的会议主题,邀请了100余名国内外放射肿瘤学专家、学者就头颈部、胸部、腹部、盆腔肿瘤放疗,放射生物,放射物理及临床多中心转化医学专题进行了50余场次精彩的学术报告和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研究自适应调强放疗(adaptive radiation therapy,ART)或单程调强放疗两种不同体外放疗模式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剂量学改变及初步临床疗效与毒性反应,探索局部晚期宫颈癌外照射合理模式。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间112例行根治性放化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FIGO:IIB~IVA期)病例,根据患者外照射模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单程放疗组,共62例患者,外照射全程未更改放疗计划;B组:自适应放疗组,共50例患者,按首程放疗计划(plan1)照射完成15次(27~30Gy)后重新制定放疗计划(plan2)并且按新计划完成后续治疗。两组患者外照射结束后均接受高剂量率腔内近距离后装治疗。放疗期间两组患者均行顺铂单药同步化疗。比较B组两程计划肿瘤体积和危及器官剂量学改变,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评价比较患者急慢性毒性反应发生情况及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B组中plan2与plan1相比,肿瘤平均体积从(107.67±32.02)cm3,退缩到(63.21±25.78)cm3,平均缩小(41.12±13.02)cm3,平均退缩率为(35.48±5.16)%,P<0.05。直肠平均剂量[Dmean (34.18±0.99)Gy vs.( 37.09±0.74 )Gy,P=0.011]、最大剂量[Dmax (50.15±0.69) Gy vs (52.05±0.77) Gy,P=0.003]、1cm3体积受照剂量[(D1cc 48.21±2.02 )Gy vs (49.90±4.19 )Gy,P=0.045];膀胱平均剂量[Dmean(34.46±0.50)Gy vs (35.36±0.54) Gy,P=0.023]、最大剂量[Dmax(52.53±1.19) Gy vs (54.88±0.89) Gy,P=0.028]、1cm3体积受照剂量[D 1cc(50.60±3.28) Gy vs (52.61±4.64) Gy,P=0.021],以上剂量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急性腹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39% vs. 30%,P=0.046),其它急性及慢性毒性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5个月和27个月,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 90.9%和95.2%(P>0.05),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0.4%和93.3%(P>0.05)。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外照射过程中肿瘤体积可显著性缩小,采用 ART技术与单程放疗相比3年OS和PFS无明显差异,但ART技术可以降低直肠、膀胱的受照剂量,降低患者治疗期间急性腹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所有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均应进行营养不良三级诊断,包括营养筛查、营养评估和综合测定。营养风险筛查推荐 采用NRS 2002 量表,营养评估推荐采用PG-SGA 量表。不推荐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常规进行营养治疗。临床医师应该综 合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PG-SGA评分)及放疗过程中急性放射损伤(RTOG 分级),筛选出具备营养治疗适应证的患者, 选择合理的营养治疗路径,及时给予营养治疗。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营养治疗采用五阶梯治疗原则,肠内营养途径的选择 采用四阶梯原则。不推荐放疗前预防性置入营养管,除非患者存在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明显体重丢失(1 个月内大于5% 或者6 个月内大于10%)、BMI 小于18.5、严重吞咽梗阻或疼痛、严重厌食、脱水、预期将发生严重放射性口腔或食道黏 膜炎。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能量摄入推荐量为25~30kcal/(kg·d),但应在放疗过程中根据肿瘤负荷、应激状态和急性放射损伤 动态调整。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应该减少碳水化合物在总能量中的供能比例,提高蛋白质、脂肪的供能比例。谷氨酰胺对 降低放射性皮肤毒性、放射性黏膜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有益处,ω-3 PUFA 有利于提高放疗患者免疫功能,调节机体炎性 反应,建议在肠内营养配方中加入。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肠内营养过程中,医师应该根据不同观察指标的反应快慢对肠内 营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定期评价。患者出院后,如果仍存在经口摄入营养不足或营养管依赖的情况,应该给予家庭肠 内营养治疗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超长食管癌2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性分析超长食管癌不同方法治疗后的疗效,探讨超长食管癌的治疗对策。方法 地1987年3月至1992年8月间215例超长食管癌单纯外放射治疗、外放射+腔内放疗、单纯手术治疗、术后放疗和术前放疗患者的生存率采用kabplan-Meier分析、log-rank检验,其它结果采用卡方检验,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失败的原因。结果 超长食管癌术后放疗和术前放疗疗效较好,术前放疗不增中手术并发症,能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