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伟儿 《中医正骨》2009,21(3):51-51
肩关节周围炎是由于肩关节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及滑囊发生的退行性变和慢性无菌性炎症引起的软组织广泛性粘连,限制了肩关节的活动所致。自1997年1月至2008年5月,作者采用一次性无痛松解术配合练功五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568例,取得了较肯定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赵伟儿 《中医正骨》2002,14(5):38-38
自1987~2000年,作者采用吊伤散加止痛消肿膏包扎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59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跟骨骨刺是中老年人跟骨常见的一种影像学表现,也是老年性跟痛症的常见原因,对此,以往多采用局封、中药等方法治疗,但疗效欠佳,易复发。为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将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7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理疗加封闭和小针刀治疗,对其疗效进行了对照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APLD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0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伟儿 《中医正骨》2004,16(10):37-38
自1997年6月~2003年6月,我院采用经皮穿刺髓核切吸术(APLD)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03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4年9月~2006年10月,我科采用切开复位胫骨远端前方Meta钢板治疗冠状面Pilon骨折20例,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传统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与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的37例(A组)和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28例(B组)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及神经损伤加重情况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两组Cobb角恢复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经伤椎椎体内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是一种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可靠的方法,与传统跨伤椎4枚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法相比,在术中复位、矫正后凸畸形方面更有优势,能防止早期内固定失败,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急性软组织损伤是由于受暴力打击后,筋脉破损、血溢脉外、气滞血瘀、流通不畅所致。我院自1987—2006年用吊伤散加止痛消肿膏包扎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119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方药阿魏500g,冰片200g,当归150g,生桅子120g,生南星、生草乌、乳香、没药、肉桂、桃仁、泽兰叶、生大黄各100g,红花50g,研末备用。功能活血化淤,消肿止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骨巨细胞瘤组织中P-gp、p27kip1、p53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36例骨巨细胞瘤组织中进行了P-gp、p27kip1、p53蛋白检测。结果 36例骨巨细胞瘤P-gp阳性12例(33.3%),其中Ⅰ、Ⅱ、Ⅲ级阳性率分别为45.5%、26.6%、33.3%;初、复发瘤分别为21.4%、75%,复发瘤明显高于初发瘤,差异有显著性(P<0.01)。p27kip1阳性31例(86.1%),其中Ⅰ、Ⅱ、Ⅲ级阳性率分别为100%、94.7%、33.3%,差异有显著性(P<0.01);初、复发瘤分别为100%、37.5%,差异有显著性(P<0.005)。p53仅在Ⅲ级复发瘤中有3例阳性(8.3%)。结论 P-gp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过表达可能是肿瘤对化疗不敏感的原因之一,其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无关。p27kip1的表达与骨巨细胞瘤的组织学分级、复发及预后差有关,有助于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p53的异常表达可视为肿瘤恶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Sanders分型Ⅱ型以上跟骨关节内骨折使用改良内固定方法(A组)和一般内固定方法(B组)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方法对36例Sanders分型Ⅱ型以上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按就诊时间及自主选择固定方法分为A组(19例)及B组(17例)。A组于X线下行撬拨复位,显露跟骨后不做任何复位动作,给予解剖型钢板内固定;B组为传统切复内固定术。对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失血量、切口长度、植骨例数及手术前后的Maryland足部评分和影像学测量数据进行随访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植骨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血量、切口长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l天VAS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愈合情况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aryland足部评分中功能和疼痛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影像学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内固定与一般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总体疗效相当,但改良内固定有切口较小、手术创伤小、切口并发症较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